金南宋,战和事实 结果,内容,影响

如题所述

1,富平之战

此战之前,完颜宗弼(兀术)渡江攻宋受挫,暂时放弃再度遣军直趋江浙攻灭南宋的企图,采取在中原扶植南宋降臣刘豫建立伪齐政权,让其接管淮东、淮西和京西三个攻宋战场,以期建立同南宋之间的缓冲地域。同时为解除南宋对其占有的河东地区侧翼武力威胁,决心集结重兵先攻取陕西地区,遂将攻宋主要方向由东南转移至西北,企图先攻陕西,尔后入川东下,迂回灭宋。由扬州辗转至越,州(今浙江绍兴)的宋高宗,由于不知金朝改变攻宋方略,犹恐金军再度秋高南下,遂命知枢密院事兼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在陕西发动攻势,以牵制淮南金军,使其不能集兵南下。锐于抗金而又短于用兵的张浚亦急于转守为攻,拒纳曲端按兵据险,先行防御,待一、二年后再进行反攻的正确建策,按宋高宗旨意大举反攻,准备先分兵攻取同州、麟州、延州(今陕西大荔、富县、延安),然后与金军决战。
建炎四年(1130年),张浚得悉金军主力入陕,认为决战时机已到,以赵哲、吴玠等5路大军,步、骑18万人,号称40万,向地处关中平原的耀州(今陕西耀县)富平地区集结,张浚亲自坐镇邠州(今陕西彬县)督战。由于准备仓促,以及张浚在战役指挥上恃众轻敌,互不协同,以致南宋大败。此战,张浚将自己过时全部推倒部将身上,斩杀多个将领,此举导致军心惊惧,环庆路将领慕容洮叛投西夏,泾原路将领张中彦、李彦琪叛降金军。
此战之后,张浚退守秦州(今甘肃天水市),金军利用缴获的大批粮草军资,乘胜向陕西内地大举进攻,攻占陕西5路大部地区,宋军仅守住阶、成、岷、洮(今甘肃武都东南、成县、岷县、临潭)、凤(今陕西风县东北)等州,及凤翔府(今陕西凤翔)的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陇州(今陕西干阳西北)的方山原(今陕西陇县西南)等蜀口要隘,凭险设防,与金军对峙。然而我们熟悉的那个历史教科书南宋地图似乎并不包括这上述很多南宋实际控制据守的地方。
总之,这一战,南宋大败,金势力进入西部的陕西。
2,和尚原之战
南宋初期,经过宋金几次大战,之后,金的统治集团认识到单纯用军事力量,短期内不能灭亡南宋,遂采取“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的策略。建炎四年(1130年),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刘豫的伪齐傀儡政权,统治今山东、河南和陕西地区,使之成为金宋间的缓冲地带,借以巩固自己在北方的统治。在军事战略上,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把主要的军事力量集中在陕西一线,准备从秦陇攻入四川,控制长江上流,然后顺江东下,形成一个大迂回的战略包围圈,置南宋政府于死地。之前的建炎四年九月,宋、金在富平交战(富平之战),宋军由于指挥不力、将领临阵脱逃等原因而全线溃退。富平之战失利后,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成为金军入川的主要障碍。

绍兴元年(1131年)五月,金军兵分两路进攻吴玠军,两路金军企图在和尚原会师。吴玠命令诸将列成阵轮番向先到达的乌鲁、折合率领的金军攻击,初战大败金军,金军无力发起进攻,只得狼狈逃窜。不甘心失败的金,在元帅兀术(既“金兀术”)率领下,纠集各地兵力10万,架设浮桥,跨过渭水,与吴玠所部宋军夹涧对峙,准备与宋军决战。随后,宋金大战爆发。吴玠命先用弓弩击退金兵,随后抓住有利战机,派遣奇军阻断金军运粮通道,金军陷入困境,兀术见势不妙,夺路逃遁。吴玠乘胜追击,令宋军星夜出击,大败金军。兀术中箭负伤逃走。
和尚原一战,俘获金军头目300余人,被俘万余人,缴获器甲数以万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此战,宋军以少胜多,重创金军主力,鼓舞了宋军的士气,扭转了富平战败的局势。此战也是金灭辽破宋以来遭到的第一次大惨败,有的历史记载说:“金人自入中原,其败衄未尝如此也。”“兀术之众,自是不振。” 其后,金军在进攻饶凤关、仙人关等地时,又遭到惨败,被迫退回凤翔,暂时放弃了攻入四川的企图。
3,黄天荡之战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宋军与金军在黄天荡(今南京东北)进行的一次水战。宋军在韩世忠指挥下多次击败金兵,阻扼金军40日不得渡江,将金军逼进死港黄天荡,进退无路,金完颜昌派兵援救,亦被韩世忠所阻。韩世忠本意是待围困日久后,金兵疲惫缺粮时,在一举重创,但完颜宗弼在汉奸的建议下,因势用兵,适时改造舟楫,利用火攻,最后一次击败宋军,终于突围北撤。此战可谓双方打成平手。
4,缩头湖之战
此战,我在另外帖子(http://bbs.tiexue.net/post_5962077_1.html)里面说过了,不再多说。此战不仅战绩大,俘杀金将完颜忒及完颜昌之婿、万户蒲察鹘拔鲁等5000余人——这些可不是那些辽的投降军也不是那些北方汉人组成的伪军而是实打实的女真兵(当时号称满万不可敌)。完颜昌率余部退回楚州,尔后渡淮北撤。张荣乘胜收复泰州。 更可贵的而是张荣带着的是渔民农民组成的“乌合之众”而不是宋军的岳飞、吴玠兄弟等主力正规军。

5,郾城大捷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朝撕毁和约,兀术率精兵一万五千余骑来攻,岳飞奉命坐镇郾城,指挥抗金。此战是岳飞对金最大战绩,其他什么战绩都比较小,这次战绩也是岳飞亮点。此战自然是宋军胜利、金兵败退。岳飞本人于战后向朝廷描述战况,先以背嵬、游奕两支骑兵与女真“拐子马”接战,之后以步兵破金军之“铁浮图”。岳飞捷奏:“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今月初八日,探得有番贼酋首四太子、龙虎、盖天大王、韩将军亲领马军一万五千余骑,例各鲜明衣甲,取径路,离郾城县北二十余里。寻遣发背嵬、游奕马军,自申时后,与贼战斗。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鏖战数十合,杀死贼兵满野,不计其数。至天色昏黑,方始贼兵退,那夺到马二百余匹,委获大捷。谨录奏闻,伏候敕旨。”到底击毙金兵多少,不得而知,有人说几千,也有人说几百。总之,这一战是金兵败退,宋军胜利。
之后宋军反击,攻入郑州、洛阳,兵临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南20公里),岳飞高喊“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至于说什么如果南宋继续支持岳飞北进,定然收复北宋故土甚至收复燕云之地,那是一厢情愿,此战金兵损失多少不得而知,记载并不详细,但最起码金兵的主力依然还在,而且西线在没有推进夺取洛阳等地、形成相互支援态势的情况下,仅仅是东线北进,很容易让金兵利用骑兵机动优势掐断你的后路补给线,到时候一样面临不得不撤兵困境,后来南宋对阵蒙古就杀入过河南山东境内,但不得不撤回来。
6,采石之战
此战是1161年-1164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南侵,欲灭亡南宋,最终失败,而宋孝宗张浚北伐,未能成功,最后签订隆兴和议。这一系列战役中的一个。
1161年七月,完颜亮迁都汴京。九月,完颜亮自将32总管,60万兵力,分四路大举南侵。东路,完颜亮亲自率领,由寿春攻淮南。中路,刘萼、仆散乌者率领,自蔡州南攻荆襄。西路,徒单合喜、张中彦率领,自凤翔攻大散关。海路,苏保衡、完颜郑家率水军由海道直取临安,势在一举灭亡南宋。 金兵势大,来势汹汹,推进很快,但在采石,有文官虞允文带领下,多次大败金军。完颜亮见渡江失败,只得退回和州,接着逃往扬州,完颜亮的严酷导致金内部矛盾激化,为部将完颜元宜所弑。十二月初,东路金军退走,宋军乘机收复两淮地区。此战战绩也没有详细记载。

之后宋孝宗即位,一心北伐,但却准备不足,可见宋太祖之后的宋代皇帝大多急功近利。在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陈康伯为左相,以史浩为右相,以张浚为枢密使,都督建康、镇江、江州、池州和江阴的兵马,开始北伐。张浚集结8万精兵,遣李显忠、邵宏渊两路出师北伐,李显忠自濠州出发,直驱灵壁,邵宏渊自泗州进发,进击虹县。战争最初对宋军十分有利,宋军攻下了灵壁、宿州等地,但李显忠与邵宏渊不和,张浚又统帅无方,当金兵攻打宿州时,邵宏渊没有出兵相救,使李显忠遭到大败,宿州失守,北伐也宣告失败。失败之后主和派又急于求和,宋主和派大臣前去谈判居然示意金攻打两淮,以迫使宋谈判,这样的行为在后来人看来,无疑是汉奸行为。结果金兵南下,攻破两淮,逼近长江防线。人情惊骇。经过朝中大臣激烈争论后,孝宗最后选择和议。金经过多年打战也疲惫不堪,也无意继续南侵。两国遂在隆兴二年十二月签定隆兴和议。
宋金为叔侄之国,金为叔、宋为侄,宋不再向金称臣。 宋朝每年给金的“岁贡”改称“岁币”。 岁币为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比绍兴和议时每年少五万两匹。
南宋交还先前攻占的海州、泗洲、邓州、秦州、商州等地,宋金疆界恢复战争前的状态。
隆兴和议签定之后,直到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宋金两国近40年都没有发生战事。宋朝在宋孝宗治理之下,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贪污腐败的局面,史称乾淳之治;金朝也在金世宗用人唯贤、与民休息下达到盛世,金世宗因此被后人称为“小尧舜”。
7,开禧北伐
宋宁宗时期,在与金朝的关系上,又逐渐趋于紧张。支持大臣韩侂胄对金朝采取强硬的措施。开始,开禧北伐。当时宋有识之士,都明白宋没有准备好,如此仓促上阵,难以有所为。开战初期,宋军收复了一些地方,如泗州等地。但金朝很快进行了反击。由于韩侂胄用人不当等原因,又败。最后,宋朝内部主和派史弥远杀死主战派领袖宰相韩侂胄后,与金国重新订立的和约。条件包括:宋金世为叔侄之国,金为叔,宋为侄 增岁币银由20万两为30万两,绢20万匹为30万匹,宋另给予犒军银300万两 宋金疆界以绍兴和议为准

8,金南宋最后对决
被蒙古军击败后,金国恒山公武仙跑到了南阳(今属河南)的大山里面收拢溃兵,竟然数月之间就得众十余万,声势大振。开始谋划夺取南宋的四川作为落脚之处;如果夺取不了,就改夺进军路上的宋军粮饷。1233年,武仙派手下武天锡进攻光化,打开入蜀的通道,号称聚众20余万。孟珙率军迎击,初战告捷,斩首五千级,俘四百余人。在金武仙转而进军吕堰时,遭到宋军的三面围攻,孟珙部这时也迅速南撤以接应守军,金再次被斩首五千级,俘民夫三万余。孟珙接着向北迫近邓州。邓州守将伊喇瑗害怕重蹈武天锡的覆辙,奉表请降。孟珙入城后,显示出大将风范,“瑗伏阶下请死,珙为之易衣冠,以宾礼见。”随后,孟珙乘胜追击,最后在石穴砦大败金兵,武仙只好狼狈的换上士兵的衣服,带五六个人逃走,剩下的七万多金军纷纷投降。金国打开入蜀通道的计划彻底破产,最后一支十万级别的野战兵团灰飞烟灭。
1233年10月,武仙兵团被歼灭后,孟珙和江海领兵2万、运粮30万石踏上了灭金的征程。此前,九月,蒙古军都元帅塔察儿被金军击败于城下,士气低落,向宋发出邀请联合灭金。在行军陆上,孟珙一举击溃前来阻击的2万金骑兵,追杀到高黄坡,斩首一千二百级。在与蒙古军会合后,双方联合发起攻击,宋军率先杀入了蔡州城!登城的宋军杀到西门,打开门后放入蒙古军队。宋、金、蒙三方城里展开了激励的巷战, 经过激战,金彻底灭亡。金国的降臣带着孟珙找到了金哀宗的尸体,尸体已经焦黑无法辨认。孟珙把尸体一分为二,一半归宋,一半归蒙古。并分了金国皇帝的仪仗器械和玉玺等宝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8
绍兴三年伪齐在金朝支持下对南宋发起进攻,攻占了襄阳府,并取得了京西路的大部分州县。宋将岳飞同年五月初出兵大败刘豫的军队收复襄阳府、随州、信阳军等六个州郡。绍兴四年十月,东路宋军在韩世忠带领下于扬州西北大仪镇大败金兵。绍兴六年十月,将领杨沂取得藕塘之战的胜利。绍兴七年,金朝贵族挞懒一派掌握大权取消伪齐,对南宋政府采取“以和议佐攻战”的诱降策略。绍兴八年三月宋高宗再度起用秦桧当宰相兼枢密使,不顾反对,加紧投降活动于次年春天余金人达成和议,但好景不长,金朝再次发生政变,兀术一派掌握政权,立即撕毁合约,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但遭到宋军顽强抵抗。
西路宋将吴璘,收复了扶风,东路宋将刘锜以少胜多在顺昌击溃金朝将领兀术带领的最精锐的部队“长胜军”的围攻。
接着,淮东韩世忠部北上克复了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淮西张俊、王德部先后渡淮进人宿州(今安徽宿县)、亳州(今亳县)。东西路军的胜利,对中路岳飞部队的北伐很有利。.
岳飞的军队离开鄂州进行北伐,六月二十二日到达德安(今湖北安陆)。他不顾宋高宗班师的命令,先后收复了蔡州(今河南汝南)、颍昌(今许昌)、淮宁(今淮阳)、郑州、洛阳。又派义军首领梁兴等回到太行山,领导各地义军在金兵后方展开斗争。岳飞自己带着轻骑驻守郾城,大军逼近故都开封。双方在郾城会战。岳飞亲率骑兵参战,大破金兵。接着又在颍昌大败金将兀术军队的反扑,取得了颖昌大捷。岳家军在中路的胜利,给金兵以重大打击,创造了收复中原的有利条件。与此同时,黄河以北的义军纷纷响应,到处袭击金兵,牵制了金兵的活动。
但宋高宗忌惮大将久握重兵威胁皇权,于是同秦桧商定,下令各军队班师回朝。兀术见宋军停止进攻,便进行反攻,他在绍兴十- -年(1141 年)正月亲率铁骑十多万渡淮南下,攻占许多城市,直逼长江,结果被宋将刘绮、杨沂中、王德等部在柘皋(今安徽巢县西北)打得大败。岳飞、韩世忠派兵来援,金兵渡淮北去,宋军停止追击,双方实际上仍保持以淮河为界。
宋金再次议和,十一月,南宋与金签订和约,其主要内容为:
(1)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2)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割唐(河南唐河)、邓(邓县)两州及商(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两州之半予金;
(3)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这就是所谓“绍兴和议”。十二月,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岳云和张宪。
绍兴十九年,完颜亮杀金熙宗,自立为帝。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率军南下,宋军不战而溃。长时间的战争以及初登帝位根基不稳,金朝后方出现动乱(金世宗辽阳称帝),完颜亮急功近利在采石之战中败于宋军,不久完颜亮被部将射杀,南宋转危为安。朝廷内以秦桧党徒汤思退为首的主和派得势,宋金双方进行和谈,到隆兴二年(1164年)冬签订了和约,史称“隆兴和议”。其主要条款如下:
(1) 南宋不再向金称臣,世为叔侄之国;
(2) “岁贡”改称“岁币”,每年减少银绢10万两匹,仍支银20两、绢20万匹;
(3)疆界与绍兴时相同(宋放弃新收复的海、泗、唐、邓、商、秦六州)。
宋宁宗即位,于开禧二年五月下诏伐金,不久在金军的反攻下宋军大败,加之以地方上的叛乱,朝廷内投降派的阴谋活动。嘉定元年(1208 年),宋不得不与金重新签订和约如下,
(1) 依靖康故事,世为伯侄之国;
(2)增岁币为银30万两、绢30万匹;
(3)疆界与绍兴时相同(金放弃新占领的大散关、濠州等地);
(4)另付金犒军银300万两。
这就是所谓“嘉定和议”此后,南宋进人史弥远擅权的时代,时间长达25年之久。蒙古军则多次南下攻战,金和南宋都越来越走向衰落。
第2个回答  2015-04-16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南宋淮南,分为东西两路,其地在江淮之间.北宋时曾与两浙、江南并列为农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地区.庆历中,就有“江南不稔则取之浙右,浙右不稔则取之淮南” 之说.南宋以来,淮南成为宋金长期对峙的沿边地区和主战场.农业生产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人民大量逃亡或迁移,耕地抛荒现象十分严重.水利失修,水旱灾害频作,近百年前作为朝廷财政支柱之一的全盛时期一去不返.由于劳动力、资金奇缺等原因,从原来的集约经营倒退为粗放经营,从原来的精耕细作模式回到广种薄收的时代.南宋中期,虞俦曾指出:其耕作方式卤莾灭裂,“大率淮田百亩所收,不如江浙十亩.”此说虽未免有夸大之嫌,反映的却是当时淮南东西路农业一落千丈的实际状况.、、

望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