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人物性格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儒林外史》人物性格特点:

周进、范进:两个人的性格都属于腐儒型的:两个年纪老大而没有考中科举的可怜虫,二人在中举之前都是很穷困的,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从这两个人物身上,可看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之深,使一些文人因迷恋举业而完全被动地失去了自我。二人在中举之前都是很穷困的,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

杜少卿: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写成的,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在杜少卿身上蔑视科举的思想尤为突出。杜少卿说“这学里的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这对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嘲讽,也是批判。

庄绍光:庄绍光并不是逃避俗世,而是在俗世的纷纷扰扰中从容而成功地坚守着自己的人生境界。为书中的正面人物,乃真儒也。书中的庄绍光有作者本人的影子及思想精神,悠然是庄绍光最大的特点。

匡超人:匡超人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动、小说最初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是表现匡超人纯朴孝顺的一面。在流落他乡时,匡超人受社会影响逐步发生了变化,一步步走向堕落,匡超人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

王冕:王冕性格属于比较正面的,王冕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并且敢于怀疑权威,仗义疏财,平等爱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精通;而又安于贫贱,以卖画为生,不与权贵相与,作者通过他的嘴,抨击了科举制度。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创作背景:

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雍正七年(1729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

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乾隆元年(1736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正如作者的挚友程晋芳在《怀人诗》中所揭示的:“外史记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史传。”

则是作一正统记史之外的的儒林传记,并且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以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