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是为社稷当皇帝,夺门之变后,明英宗为何对他如此心狠?

如题所述

古今中外,皇室的手足相残不绝于史。明英宗与明代宗虽是兄弟,不过两人相处起来,更像是友商,当面和气,暗地里却相互算计。

明英宗朱祁镇是正牌皇帝,原本只用待在京城就行,但他经不起太监的煽动,跑去战场前线,结果酿成“土木堡之变”,明军大败,天子也被拐到大草原。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明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按常规惯例,应该由太子朱见深继位,但太子年幼,于国不利。于谦为了延续大明江山,力排众议,奏请太后,将朱祁钰扶上皇位。朱祁钰登上皇位后,重用于谦,并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明朝得以转危为安。

蒙古俘获了明英宗,原以为奇货可居,可以向明朝索取利益。不曾想到,明朝坚持抗战,导致蒙古除了最开始索取一点甜头,后面再无好处,明英宗对于他们


也就成了无用的“摆设”。

由于明朝与蒙古持续的战争状态,原来的双边贸易也不复存在,这就让经济上依赖内地的蒙古部落损失不小。蒙古首领也先逐渐意识到,继续与明朝争斗下去,弊大于利,于是便萌生将明英宗送回的想法。

明英宗毕竟曾是大明的皇帝,对于他被俘,上至文武百官,下至贩夫走卒,无不觉得是奇耻大辱,希望他能尽快回归。但是,此时的皇帝朱祁钰却不这么想,因为明英宗对天下臣民依旧有很强的影响力,一旦回来,朱祁钰自己的合法性就存疑,因此,在他内心深处,倒希望明英宗像宋朝的徽、钦二帝,永远回不来。

景泰元年,经过几次磋商,明英宗还是回到大明,不过没有往日的风光,连礼仪都一减再减。朱祁钰在东安门内迎接明英宗,他行拜见礼,明英宗答拜,两人还握着手,哭泣着,相互推让良久。很明显,这是一场例行公事的表演秀,一切都是逢场作戏。

仪式完毕,朱祁钰将明英宗送入南宫,厚重的宫门关闭,此后整整七年,明英宗再也没有跨出宫门半步。对于这位兄长,朱祁钰极为冷漠,为了避免出现复辟而采取严密的监视措施。

景泰七年底,朱祁钰身染重病,卧床不起,连元旦贺礼也无法参加。石亨等大臣知道消息后,觉得朱祁钰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们联合一些明英宗旧臣,在景泰八年初发动“夺门之变”。病榻上的朱祁钰,自知行将就木,听说兄长复位,倒还有些释然,毕竟皇位没有落入他人之手。

正月二十一日,明英宗颁布复位诏书于天下,宣布将景泰八年改为天顺元年。受够了软禁的明英宗,在诏书中大骂朱祁钰,否定他的一切;接着,又以太后的名义发布制谕,宣布废“景泰僭子仍为郕王。”

从皇位跌落下来的朱祁钰,被迁移到西内居住,生母吴太后复号宣庙贤妃,废后汪氏仍为郕王妃。

朱祁钰迁到西内,病情曾一度好转,但不久又恶化,很快便一命呜呼,享年二十九岁。当时就有传说,朱祁钰是被宦官蒋安用帛勒死的,至于蒋安是奉明英宗的密令,还是投英宗所好,就不得而知。不管朱祁钰具体死因是什么,明英宗都摆脱不了最大嫌疑人的身份,因为:

一、两个人为了皇位,没少算计对方。朱祁钰上位后,不仅软禁朱祁镇,甚至连朱祁镇所立太子朱见深也废除。这种为了皇位的私心,昭然若揭。

同理,朱祁镇东山再起后,一方面为了报仇,另一方面为了坐稳皇位,朱祁钰的下场自然不会好到哪去。人不狠,坐不稳,万一朱祁钰病情好转,再来个反“夺门之变”,明英宗就彻底完了。

二、朱祁钰去世,明英宗是最大获益人。只有朱祁钰去世,他的影响力才会彻底消失,那些望风梯荣的大臣才会彻底屈服于明英宗。

从明英宗赐给朱祁钰的谥号“戾”来看,他对朱祁钰可谓恨之入骨。按照谥法,“不悔前过曰戾”,“戾”字又有乖张、罪恶、暴行的含义。死了都如此恨,活着岂不要“寝其皮,食其肉”?

秋媚说:朱祁钰有没有私心?肯定有,毕竟想当皇帝是人之常情,但他功劳是主要的,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大明王朝,安定了天下人心。朱见深继位后,为朱祁钰平反,并认可他往日的功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31
因为两个人为了皇位没少算计对方,朱祁钰上位后,不仅软禁朱祁镇,还将朱祁镇所立太子朱见深也废除。
第2个回答  2020-03-31
明英宗觉得是朱祁钰和于谦一起将他的皇位夺走,并且完全弃他于不顾,因此明英宗十分痛恨朱祁钰!
第3个回答  2020-03-31
因为在他当政的期间,并没有把国家的经济给发展起来,这对于国家的老百姓来说是最大的损失。
第4个回答  2020-03-31
因为明英宗也想当皇帝,所以才对朱祁钰心狠,只有杀了朱祁钰明英宗才能做稳皇帝。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