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枫桥夜泊》全诗抒发了诗人什么的心情?

如题所述

抒发了诗人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

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原诗:

《枫桥夜泊》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释义: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作者简介: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


扩展资料:

这首诗歌抒发的是一种羁旅行役的客子之愁,但诗歌没有过多地书写愁本身,而是通过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渲染出一个凄清悠远的意境。只在第二句中以“对愁眠”淡淡地点出了愁绪的存在。

而至于为何而愁,愁的程度如何都没有细说,只让人从细密的景物中去感受,去体会,这种写法其实最能引人遐想了,使得这份客子之愁具有多元的层次,你看他也许是对家乡的思念,也许是久经跋涉的疲惫,又也许是包含着人生道路的失意。

枫桥夜泊的特色就在于以一个包容性的意境最大程度地含扩了客子之愁的丰富性,同时又是如此的明净、惆怅却不苦涩,细腻却不抑郁,这正是枫桥夜泊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因此这首诗里的乌啼,月落、半夜钟等等意向也在后人的诗歌里头不断地出现,不断地被回应。

一首《枫桥夜泊》,不仅奠定了张继在中国诗歌史上不朽的地位,也让寒山寺闻名天下。《枫桥夜泊》的诗碑见证了枫桥和寒山寺的千年风霜。寺以诗名,诗以寺传,诗歌赋予古迹以文化之魂,古迹散发着诗歌的思想和艺术之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和谐共生在这里得到了最佳的演绎。

与这首诗相映,枫桥和寒山寺也因此名气越来越大,据范成大的记载,他们原本并不出名,寒山寺连建寺的历史也搞不太清楚,自从张继作诗题咏之后,不但诗歌吟咏至今,枫桥寺也知名于天下,从此以后,南来北往的旅客未有不栖此桥而题咏者。仿佛所有来到这里的文人墨客都不由自主地受到张继诗歌的感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枫桥夜泊(唐代张继诗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抒发了诗人客居他乡的羁旅情怀

《枫桥夜泊》中作者泊船江边,夜深难眠之时,走向船头,翘首仰望,只见斜月西沉,霜气逼人,在这深秋的夜晚,宿巢的乌鸦不知受到什么惊扰,而发出一声声的啼叫。这个景色和声响是极其空旷寒凉而凄楚的,它更加触动了诗人本来就很寂寥愁苦的心。岸边鲜红的枫叶,江心闪烁的渔火,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景。然而对心绪不佳的诗人来说,美景引发的却是别一番滋味:枫叶,成了深秋寒凉、一年将尽的象征;渔火,使人想起渔家孤寂冷落、飘泊不定的生活。这和诗人的羁旅愁怀暗自吻合,于是就更使他黯然神伤,无法安眠了。

“愁”字,真可谓脱落自然,准确地传递出诗人此时此地的满腹惆怅。也正是这种“愁”让作者难眠,远方寒山寺里传来的钟声,声声敲在游子的心坎上,是多么的冷寂、孤单,这也更增添了一种愁绪,将作者的羁旅愁情推向高潮。

由此可见,全诗借“愁”字表达了作者的羁旅愁思,而且将这种愁情一步步推向高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9-28
孤独,身在异乡,寄托思念,远游思乡
第3个回答  2014-09-28
思念家人,家乡
第4个回答  2018-12-08
对亲人的思念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