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的俗名叫什么名字

如题所述

1. 植物简介
薤,别称藠头,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百合科葱属。它原产于中国,已有3000~4000年的栽培历史。薤的叶浓绿色,细长管状,三角形截面,叶鞘抱合成假茎,基部形成粗的鳞茎。鳞茎球形,白色,是主要的食用部分。薤适应性广,对气候要求不严格,生长发育适温为15~19℃,较耐弱光、耐阴,适宜间套作栽培。
2. 营养价值与用途
薤营养丰富,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6克、脂肪6克、碳水化合物80克、灰分7克、钙640毫克、磷320毫克、铁210毫克、维生素C140毫克、硫胺素0.2毫克、核黄素1.2毫克、尼克酸8毫克。薤的鳞茎和嫩叶均可炒食、煮食,鳞茎可醋渍、盐渍、蜜渍加工成腌渍蔬菜,制成罐头远销。药用方面,薤有理气宽胸、通阳、祛痰功能,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胃神经官能症、肠胃炎等症。
3. 特征特性
薤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作2年生栽培。根为弦状,茎为盘状短缩茎,叶片丛生,基叶数片,长50厘米左右,细长,中空,横断面呈三角形,有3~5棱,不明显。薤的鳞茎为短纺锤形,长3~4厘米,横径1~2厘米,着生于短缩茎上,白色或稍带紫色。薤的生育周期分为苗期、鳞茎形成期、鳞茎膨大期和开花期。
4. 类型与品种
目前国内常用的薤品种有大叶薤、细叶薤、长柄薤和三白荞头等。根据各产地的不同,民间也命名了薤的一些品种,如开远甜薤头、梁子湖畔薤头和江西薤头等。
5.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在江南地区一般于8月中旬至9月初播种。播种前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45000~60000千克,深翻,耙平。然后做成宽2~2.5米的小高畦。薤多用鳞茎繁殖。播种前,选用形状整齐、肥大、分蘖少、无腐烂变质的鳞茎作种用。剔除个小、腐烂、伤残者。种鳞茎去除干叶,剪掉长根,保留1.6厘米长。在高畦上按行距25厘米开沟,沟深8~10厘米。栽植时,如每穴1个种,则穴距7~8厘米;如每穴2~3个种,则穴距15~16厘米。栽种后覆薄土,以稍露茬柄顶端为宜。全畦种完后,薄铺一层碎草,同时浇盖腐熟的厩肥一层,每公顷15000千克左右。播种后,应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7~10天即可发芽出土。出苗后开始追肥,每15~20天一次,每次每公顷追腐熟的人粪尿15000千克,或复合肥225~300千克。一直追到翌年收获前助天为止。生长期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无雨时3~5天一水。大雨后注意排水,防止长期水浸。生长期中耕除草2~3次,在鳞茎膨大期结合中耕适当培土。翌年夏季期间,生长势渐衰,可行束叶,促进鳞茎肥大。
6. 发层前景预测
薤在中国是稀特蔬菜,栽培面积较少。但是薤的食用价值很高,又是国际上畅销商品,中国的出口蔬菜之一。因此,大力发展,扩大面积很有必要。目前薤的栽培局限于江南诸省,其实,华北地区利用塑料大棚等保护设施也可以进行栽培。今后在北方适当栽种,以供人们消费很有必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