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如何建立明朝,灭掉强大的元朝的呢?

如题所述

朱元璋,从一个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穷小子,成长为一个主宰明王朝的大皇帝,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从25岁投奔义军,到40岁登基称帝,我们可以将其奋斗的15年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招揽自己的队伍

从加入义军到攻占应天之前这段时间,朱元璋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招兵买马,招揽自己的队伍。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朱元璋到濠州城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起义军队伍,迈出人人生的关键一步。朱元璋作战勇敢,又富于谋略,很快就被郭子兴认为义子,并将养女马氏嫁给了他。

当时的濠州城有郭子兴、孙德崖、赵君用等五位大帅和数万义军人马。城内各部之间矛盾重重,争斗不断。朱元璋觉得困于濠州孤城非长久之计,必须要向外线发展,并且要有自己的兵马。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回到家乡凤阳募兵,小时候的玩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纷纷投奔,募得七百多人。年底,朱元璋从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二十四人跟随他离开濠州,经略定远。这二十四人史称“淮西二十四将”,是朱元璋之后征战依靠的基本力量。

在进攻滁州途中,朱元璋结识了谋士李善长,在李善长的建言下,朱元璋整肃军纪、保境安民,队伍面貌为之一新。占领滁州后,朱元璋的人马由24人发展到三万人;而且这期间,朱文正、李文忠、沐英、常遇春等战将陆续加入;而后廖永安、俞通海巢湖水师的归附,使得朱元璋具备了南下渡江作战的实力。

短短四年间,朱元璋已从一个小兵成为三万大军的主帅,兵强马壮,人才济济。

第二阶段,创建自己的根据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趁元军与张士诚交战之际,攻占了应天(今南京)。南京虎踞龙盘,地理位置优越。自此,朱元璋以南京为根据地,贯彻“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步步为营,稳固发展。

占据南京的朱元璋四面受敌,地盘狭小,东、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陈友谅,北面是小明王的义军。朱元璋接受谋士刘伯温的建议,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以避免两线作战。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与西面的陈友谅大军在鄱阳湖决战,陈友谅被击败。陈友谅是当时实力最强的对手,击败陈友谅后朱元璋便可轻松对付其他割据势力。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消灭了东面张士诚和东南的方国珍。

朱元璋以南京为根据,稳固发展,采用先难后易的战术各个击破,逐步消灭江南地区的割据势力。

第三阶段,成立自己的帝国

公元1367年,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北伐中原,进击元大都。第二年正月,朱元璋正式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改元洪武。北伐军按照朱元璋的部署,取山东,下河南,攻潼关,各路大军逼近大都,元顺帝北逃。至此,元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结束。

为什么是朱元璋取得了成功?

小编觉得有以下几点:

    战略得当。朱元璋一直谨遵“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注重发展自己的实力,不急于称王称霸。在自己弱小之时,能够韬光养晦,与各方势力结盟,甚至于向元廷求和。位置优越。南京地处各方势力的包围之中,虽然危险重重,却幸运的避免了元朝军队的直接打击,给了朱元璋以发展壮大的时机。朱元璋的统御才能。朱元璋作战勇敢、谋略得当,使他在郭子兴的义军中崭露头角;朱元璋志向远大、军纪严明,使他成为了诸将愿意追随的大帅;朱元璋善待儒士、虚怀纳谏,使他成为谋士们愿意效劳的明主。

元朝看似强大,却空有其表;群雄看似强大,却安于一隅。只有朱元璋,出身虽然低微,但他有志向、有勇气、能吃苦,能纳谏,所以最后取得了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