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难看的装饰物,清朝格格头上的是什么东西?

如题所述

是旗头。

旗头主要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

一般加戴在真发梳成的二把头之上,与之共同构成夸张的大二把头形状。常见的大拉翅是扇面状的中空硬壳,高度一尺左右,下方是头围大小的圆箍。

以铁丝做架,布袼褙(浆糊粘合起来的多层布)做胎,表面包裹黑色缎子或绒布。大拉翅的表面可以插绢花、簪、钗等众多装饰,有时候侧面还悬挂有流苏。

大拉翅、又名大京样、大翻车、达拉翅、答喇赤、旗头、旗头板等,清朝晚期在满族及清宫中为妇女所流行的一种头饰,为板状冠型,呈现如牌楼般高耸挺立的风貌。大拉翅使用的时候用扁簪固定在头上,不用的时可取下。


扩展资料:

“两把头”的发展越来越高大,所以后期的“两把头”几乎已经不可能用真发了,便用假发仿制,真是用青缎制作(这种也是我们现在电视剧里最常见的),街上甚至出现了制作两把头的营生。

在清宫戏里所熟知的正中一朵超级大花两把头造型从何而来呢?首先,这样高大的两把头必然已经是进入民国后的产物,而普通旗人是不会在路上戴一朵如此引人注目的大花走来走去的。此时的两把头不仅更为硕大,花朵与下面的装饰也更为戏剧化了。

而现在清宫戏里的两把头造型绝对是追溯不到民国的,因为她们就是活生生来自于京剧。京剧一直有旗装表现异族番邦的习惯(不论什么朝代,一律穿旗装)。由于“两把头”生活造型到民国后期在现实生活中就几乎不复存在了,所以京剧造型也就一直停留在这个时候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旗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8
是旗头。
旗头主要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
一般加戴在真发梳成的二把头之上,与之共同构成夸张的大二把头形状。常见的大拉翅是扇面状的中空硬壳,高度一尺左右,下方是头围大小的圆箍。
以铁丝做架,布袼褙(浆糊粘合起来的多层布)做胎,表面包裹黑色缎子或绒布。大拉翅的表面可以插绢花、簪、钗等众多装饰,有时候侧面还悬挂有流苏。
大拉翅、又名大京样、大翻车、达拉翅、答喇赤、旗头、旗头板等,清朝晚期在满族及清宫中为妇女所流行的一种头饰,为板状冠型,呈现如牌楼般高耸挺立的风貌。大拉翅使用的时候用扁簪固定在头上,不用的时可取下。
第2个回答  2019-10-02
那东西叫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
第3个回答  2019-12-20
旗头

主要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
大拉翅、又名大京样、大翻车、达拉翅、答喇赤、旗头、旗头板等,清朝晚期在满族及清宫中为妇女所流行的一种头饰,为板状冠型,呈现如牌楼般高耸挺立的风貌。

一般加戴在真发梳成的二把头之上,与之共同构成夸张的大二把头形状。

常见的大拉翅是扇面状的中空硬壳,高度一尺左右,下方是头围大小的圆箍。以铁丝做架,布袼褙(浆糊粘合起来的多层布)做胎,表面包裹黑色缎子或绒布。大拉翅的表面可以插绢花、簪、钗等众多装饰,有时候侧面还悬挂有流苏。
第4个回答  2019-10-02
旗头,主要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
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
一般是插上各种各样的银饰,如花针、压鬓针、大、小耳挖子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