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在国内历史剧中算什么水平的

如题所述

告诉你个小窍门:看剧先看编辑、之后是导演,再之后是演员。
编辑是灵魂,是片子的根本,只是国内没有给编辑该有的地位与社会声誉;
导演是躯干,再好的本子,需要好导演表达出来;
好演员是会调本子的。
陈宝国、焦晃、倪大红、归亚蕾、李立群等这些老话剧出身的,一般都不会很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30
在中国大陆的电视剧史上,《大明王朝1566》不仅是无法超越的高峰,也是一部从所未见的奇剧。
奇有其四
视角之奇
本剧以全新的史观,全新的视角切入关键的历史节点,不再是一部断代史或者人物纪传的传统视角,而是一个事件,带出几个中心人物,继而带出一个王朝的观察思考,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两千年来中央集权和帝制统治的教训总结。
从这个意义上来,《大明王朝1566》秉承了《万历十五年》以来,带给中国思想界冲击的「大历史观」和从历史事件入手的分析方法,见微知著,鞭辟入里,带给主流观众全新的认识角度。
全剧并未聚焦当时的主要历史事件——嘉靖末年长达十年的抗倭战争,而是将历史剧很少涉及的,且不为观众所熟知的政府财政收入支出放在了首位,别出新意。
剧中所有的政治斗争,都是围绕怎么挣钱和怎么花钱来进行的,进而带出派系之争和波澜诡谲的政治风云。剧集开篇第一集,讲的就是嘉靖和群臣的财政会议,如何勾销当年开支,制定来年预算。
这一视角依附的基础,就应该是现代史学观的核心要素——税收,美国政治家查尔斯·亚当斯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税收史」,而用黄仁宇的话来说,就是政府精确化管理的实施程度决定王朝的命运。
终明一朝,除了张居正改革的十年,财政赤字,入不敷出始终是压在政府心口上的一块大石,原因无他,就是皇族贪婪无度,海瑞最后的著名上疏也是看准了这一要害,直接揭示了皇帝才是贻害天下的蛀虫,「嘉靖嘉靖,家家皆净」。
从反腐入手,直接对准制度的要害开炮,这是《大明1566》的厉害之处。
手法之奇
《大明王朝1566》舍弃了中国历史正剧的制作模式,它不再以大场面和史诗模式做为基点,而是将智斗权争更密集地压缩在室内戏中,整部电视剧基本就是一出密室调度的经典范本。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更接近于英美的政治剧集,比如最知名的《纸牌屋》,剧本、表演和台词类似舞台剧手法,紧紧围绕「塑造角色」这一中心任务来运作。
是以,《大明王朝1566》除了给观众极大的历史观冲击,更重要的是,它把历史人物写活了,即使它的中心事件「改稻为桑」并无史实依据,很多真实历史事件也张冠李戴,但观众并不以为意,相反觉得故事精彩,人物鲜活。
从结构上来说,《大明王朝1566》其实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前34集围绕「改稻为桑」这一过程中,带出裕王府和严党的政治斗争,从而把当时的政治生态环境交代明了,再加上一点抗倭的支线;第二部分是后12集,没了当替罪羊使唤的严党,嘉靖直接和海瑞硬碰硬,最终以海瑞上疏气死嘉靖作为落幕。
身为九五帝尊,杀过无数二品以上大臣的嘉靖,为何单单放过区区六品的海瑞?《大明王朝1566》对这个著名的历史迷案的解答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另外,中国电视剧中很少有用长达六集的笔墨来具体描述一个政策从抉择到实施的全过程,而《大明王朝1566》从第一集到第六集不仅精准地刻画了从中央到地方,官僚阶层是如何层层施压的,还在于通过这个过程把所有关键的人物角色带入其中,赋予其不同的性格和对策,然后从这些对策之间的博弈中去揭露制度的不堪,堪称高明。
第2个回答  2019-01-07
国产历史剧的巅峰。

与走向共和,雍正王朝,汉武大帝,康熙大帝这些比肩。甚至可以说比以上几部都要高一些,排第一都不为过。这部剧除了在道具和历史常识上有点瑕疵之外,其他的都无可挑剔。
演员的演技,思想的维度,情节的设计,都堪称完美。
嘉靖皇帝,海瑞,沈一石,杨金水,吕芳,严嵩,严世蕃,徐阶,张居正,胡宗宪等等一众角色的扮演者,演技都十分到位。
看这部剧,不舍得快进一秒钟,因为每一秒钟都是戏。而这部剧所揭示的政治涵义更是发人深省。有兴趣可以搜一搜《大明王朝1566》的深层解析。
第3个回答  2020-06-10
我认同《大明王朝1566》就是大陆最好的电视剧之一,但是这句话里,没有之一是不行的。
这部剧是由著名导演张黎所导演拍摄的一部历史题材正剧。
说起张黎很多国产剧的老粉丝都知道,执导了非常多优秀的国产电视剧。他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也是最好的大陆电视剧之一。
《大明王朝1566》在豆瓣评分达到了9.7分的成绩,是国产电视剧中的佼佼者,这点毋庸置疑。
2007年这部剧在湖南卫视首播,因为题材等原因收视率也一直处于中下游。
2017年在优酷平台也是独播之后,才逐渐被大众所知。
这部剧在历史选材上别出心裁,选择了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嘉靖与明朝有名的清官海瑞为核心人物,讲述这段历史上所发生的历史故事。
严党暴政和嘉靖的晚年政治观点一度让当时社会民不聊生,就在此刻清官海瑞不畏强权站了出来。
其中的官场沉浮,嘉靖对于清官和奸臣之间的制衡之道,以及整个官场的风气和人性的复杂都被一一展现。
十几位老戏骨的表演真正诠释了什么叫演技,真的场场戏都能让人感受到什么是表演的魅力。
这部剧实在太烧脑太精彩了,这也是为什么观众喜欢,称其为最好的历史电视剧。
因为历史片正剧这一相对比较无聊的题材,导致了他的观众群体还是比较少的,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在服装的选取上出现了太多的问题。
在服饰上选取了许多不符合当时明朝衣物上的设定,很多服饰造型确实是缺乏美感,这直接导致了许多观众对其印象大打折扣。
当时很对对于这部剧的吐槽也针对这一点,不得不说一部剧的观赏性不仅仅是故事和剧本本身。
很多外在的东西,像是服化道之类的也必须非常精良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最好”。
总体来说,这部剧作为一部精致打造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其情节、剧本和演员表演方面非常优秀。
服装道具上的很多问题我们可以说瑕不掩瑜,但这一点却又是电视剧最好解决的一个点,仅仅因为这点瑕疵就去否定一部剧是完全不合适的。
但是在我看来,如果一部剧我们说他最好,那一定是方方面面都要比别的剧要优秀。
仅仅是一方面不如别的剧优秀,就要被沦为“最好之一”了。
第4个回答  2019-01-07
我很喜欢看历史剧,所以当央视的《卧薪尝胆》和湖南台的《大明王朝》几乎同时播出时,我不好取舍,只有跳着看。但渐渐地我忽悠了《卧薪尝胆》,专心地看起了《大明王朝》。在我看来《大明王朝》无论从编导水平,还是演员表演以及场景的设置都大超越了《卧薪尝胆》,但是悲哀的是在媒体的评论上,说《卧薪尝胆》好话的多于《大明王朝》,不知是由于《卧薪尝胆》是央视拍摄而《大明王朝》是地方台拍摄的原因呢?还是我的欣赏水平确实不如那些评论名家?但愿是后一种原因,不然我的心要更加悲哀了。
  《大明王朝》的编导是把握了明朝1566年这段时间的精髓的,在众多历史人物中突出了处于权力最高端的嘉靖和处于道德最高端的海瑞两个极端人物,在漫长的历史时间中抓住了外扫倭寇和内肃吏治这段非常时间,在矛盾普遍的中原大地上集中解决东南部“改稻为桑”的国策引出的巨贪问题。由于剧情集中,矛盾突出,人物个性鲜明,整个电视剧显得非常真实和有张力。虽然编剧说过,《大明王朝》是充分的史实加上合理的艺术加工,但是在看到26集的今天,我觉得《大明王朝》就是明史,剧情的合理和流畅,让我忘记了这是一部电视剧,只感觉到当年的风云在我眼前翻卷。看到嘉靖修道时的荒诞和用人时的反复无常,看到海瑞单审郑、何两人时的坚忍不拔和良苦用心,看到胡宗宪为了顾全对恩师的义和皇帝的忠不顾自身安危的表现,还有严嵩的老谋深算、赵中贞的老奸巨滑、小县令王用汲的忠厚坦荡,都被演员表演得淋漓尽致又不着一丝表演的痕迹。
 《大明王朝》人物刻画的丰满度也超过了以前的历史剧,不谈海瑞的母子情,只看看另类皇帝和奸党严嵩的父子情吧。刚开始我认为皇帝不喜欢儿子裕王,因为儿子很怕老子,老子也很少召见儿子。昨天戏里当皇帝看到海瑞置身险境依然坚持原来对贪官郑何两人的供词时,不仅感慨地说:都说裕王是一个孱弱无主见的人,他也荐了海瑞这个人才啊!可见他对儿子裕王也是托以重望的。严嵩呢在闭门半个月内,儿子严世番几次上门催见,他死也不开门,儿子说,你不要送终的人啦?他说不要了。可是当得知对立派徐阶接见弟子后,他晚上叫来了儿子,给儿子出谋划策寻找脱身之道。严嵩不是不爱儿子,他是在见与不见之中权衡利弊,是怕一招不慎祸及儿子。嘉靖和严嵩虽然位居人之颠峰,整日陷入权利之争,但是作为一个人也有舔犊之情。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