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好坏与价格成正比吗?

如题所述

颜真卿楷书

一幅书法作品摆在你面前,怎样去衡量它到底好不好呢?这不仅仅考量你的眼光和品味,同时也考验你的境界和水平,你可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很好,但就是说不出来到底怎么好。那么,有没有具体什么标准去衡量呢?其实,衡量一幅书法具体达到什么水平,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掌握了这几个衡量标准,以后再有书法作品摆在你面前时,你也能够煞有介事地说出个一二三了,对着一堆字侃侃而谈,不至于干张嘴说不出来啥了。

王羲之集字

衡量标准

一:书法的格调高低

格调的高低取决于书家的一言一行是否暗合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如儒家所讲的中庸之道、道家的道法自然等。这既是做人的气质,也是书法的格调。一般一个人的知识、文化、气质、品德、修养等等都能在书法中体现出来。当然了,对中华传统文化里的哲学思想你要充分了解,没有这个基础也是不行的。

赵孟\\《大学》

二:书法技术的丰富

变化是产生美的源泉。要有变化,就要造险。书法的造险,主要包括笔法、章法、墨法、字法的造险。其中首先要解决的是笔法的造险。

1长线与短线的对比。把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长线。长线连绵不断,短线干脆利落。

2粗线与细线的对比。细线最考验技术,能把细线写得饱满圆润是不容易的。

3直线与曲线的对比。书法中没有绝对的直线,所有的线条都有一定弧度。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有弧度的直线才是高级的直线,有直线的弧线才是高级的弧线。把直线变成弧线会非常饱满,线条会有弹性。高级的曲线是曲中有直。曲线就像钢筋一样,把它弯曲后它会弹回去。

4直线与斜线的对比。在一幅作品中一定要有直斜对比,如王羲之写的“谢”字,把直线变成斜线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关系。米芾也掌握了这一点,并且在他的作品中很夸张的表现出来。

王丙申楷书

三:技术的难度系数

一个字的好坏取决于线条的质感,像启功的字,很多人都去模仿,甚至很多人都去造假,但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尤其是他的细线条,任何人都没办法模仿得一模一样,因为写起来非常有难度。一个字是否精彩要看有没有“字眼”,每一个字都会有字眼,就像诗歌有诗眼一样。“眼”就在于那一点点的变化。

1宽可走马,密不容针。如“将”字将“寸”放大,把“水”处理成左密右疏就是这样。

2外部空间的打开。字型舒展、开阔,字要放开,不是松散,是紧凑中的一种开阔。

3绮侧的变化。在绮侧与连带方面做得好。

4单字与字组的变化。很多时候左右摇摆的东西没有,就会很简单。

5形式与色彩很重要。形式和色彩就像一个人穿衣服,衣服穿得好就能弥补身材的缺陷。身材的缺陷可能十年八年没办法改变,但可挑选一件适合自己的衣服弥补。

张海书法

四、识形

书法是线条形象的艺术,“形”有四要素。赏得“四要素”则入第一境。

一曰格式。书法以条幅、中堂、横披、匾额、斗方、扇面、对联、尺牍、手卷、页册、题画等格式最为经典。

二曰书体。书体以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魏体、章草、行草等最为常见。

三曰色彩。书法的色彩以白纸、墨字、红印组合最为耐看。

四曰构成。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以正文、题款、印章构成最为普遍。

五、赏质

书法不同于写字。书法要讲究“法度”,“合法”才能“质美”。其“法”有四。赏得“四法”则入第二境。

一曰字法。字乃书法之根本。聚点画而成字,点画之间应当“平衡对称,对比和谐,主次得宜,疏密适度,多样统一。”

二曰笔法。用笔贵在因体而变、稳实丰富;中侧(锋)互换,法出有源;笔力遒劲、力透纸背。

三曰章法。章法即整幅书法作品的“布白”。它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以笔势连绵,气脉畅通、节奏分明,若如“行云流水”。即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四曰墨法。墨有六彩之说,即“浓、淡,枯、湿,燥、润”。若能“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则可达到“无声而乐的和谐”,“五光十色的神采”,“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籍谈笑”的境地。

六、寄情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刘熙载语)。书法的目的是“畅寄幽情”。书法艺术的最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人的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

欣赏书法不仅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点画、章法的精巧,而是要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修养。因此,欣赏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通过书法作品与书法家“对话,交流”。而赏得此境需要赏者“见智”、“见性”,悟得书法之“出法”、“意境”、“气质”之妙理。

【华夏万家美术馆签约艺术家作品欣赏】

袁汝波《花开枝头低》

何家英《独坐黄昏后》

苏士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河南省华夏美术馆于2007年建馆,是由河南省民政厅批准、河南省文化厅主管的民营非企业公益性文化机构,位于郑州郑东新区CBD中央公园内绿地中心千玺广场27层,展厅面积近3000平米,与会展中心、艺术中心相邻,被业内美誉为“空中艺术馆”。华夏美术馆以“弘扬民族文化推广艺术大家”为宗旨,以“让每一个家庭都享受到真正的书画艺术”为使命,打造中国书画艺术产业标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巧是书法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方式。《说文》曰:“巧,技也。”巧,是对技巧的灵活、熟练、精明的运用。梁武帝《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言:“巧,谓布置也。”所谓布置,需要用心经营,越发巧就越需要煞费苦心,大到整幅书法作品的章法的绝妙安排,小到单个字的点画、结构的精美表现。因此,巧的作品往往呈现给人以美感,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灵飞经

书法创作中需要有巧的表现。巧能够做到创作中“美其形”、“完其形”的基本要求,起讫收束有致、并合收敛有理。《兰亭序》就是一幅非常巧妙的作品,作者从容地把笔运毫,字的结构形态,欹侧而能整饬,妩媚却又天然。既雕既凿,不露痕迹。

寒夜思友

熟能生巧,巧是书法达到熟的表现。书法创作需要有很实在的积累,苏东坡所言:“作字先要手熟,手熟则神气充实而有余。”一个人刚接触书法时通常会动作不顺畅、点画不到位、用墨不协调,整幅作品给人感觉不利索、不贯气,出现的呆墨滞墨多。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被一块块乌云散乱遮盖,毫无晴空万里的明朗。而后逐渐熟练,手越来越灵巧起来,卷面就随之洁净起来,线条的粗细长短精准,丝毫的余墨不会漏出。赵孟頫的熟,是导致他心手相忘、下笔便有晋人风度的长处之一。他日写万字而神气不衰,可谓是精熟之极,驾驭笔法和结字的技巧无懈可击。

小窗幽记摘录

巧的具体表现在小。越小的东西越容易表现出巧,越大的东西越难以表现,所以人们常说小巧。小巧是一种小技,就是在细微的地方下工夫。在书法创作中则是只争一点一画之奇,只寻一字一韵之妙。赵孟頫的《道德经》就极为细致的规划着每一个字的空间,巧妙地将笔画的繁简、造型不一的字在大致相同的空间里展开,使之在不中有变化之美。明代的台阁体,也多是小字小巧,可谓是字字珠玑。然而,这样容易被束缚住,难以对整体进行驾驭。写出来的作品呈现出来的只有小情调、小格局,甚至会呆板,没有情趣。书法家不能拘泥于小巧,不能太过于费心布置。

行书

黄庭坚在《李致尧乞书卷后》就批判过:“凡书要拙多余巧。近世少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巧多了,刻意布置的痕迹越重,随之出现很多在非书写因素上下工夫的。现在有些人常常为了一个展览的形式会让作者绞尽脑汁,用什么颜色的纸,什么颜色的墨,怎么样拼接等等。总之最后展厅呈现出的巧色太重,如同一桌丰盛的酒席,桌上摆放着各种让人垂涎欲滴的菜肴,但是客人们一尝竟都是甜食,不免会让人发腻,无以下饭。赵孟坚《论书法》云:“态度者,书法之馀也;骨格者,书法之祖也。今未正骨格,先尚态度,几何不舍本而求末耶?戒之!戒之!”

真正善用巧者,追求的是“大巧若拙”。与巧相对的是拙。《说文》释:“拙,不巧也。”拙的作品犹如一块璞玉,未经雕琢,呈现出朴素、含蓄的情调。她没有巧的外在丽质,刚开始也不如巧讨人喜欢,但是接触越久则越看越顺眼,越来越有味。选择以巧表达书法语言,就像走一条市井大道,玲琅满目、热热闹闹。而以拙的方式表达书法语言,就如同走一条质朴无华的路径,清寒悠婉、博渊深邃。书法中的“大巧若拙”,成为比工巧更为高级的审美标准。

拙是书法的一种情调,甚至是书法技巧,书法语言的精神回归。词语“弄巧成拙”,是用来形容一个人自作聪明,结果把事情弄砸,是一个贬义的词。而若放入书法当中,一个书家若能将巧化为拙,那他必然是需要很高的做巧基础,所以很多书家都以拙来定位自己的终极目标。这种定位并没有错,但是拙的形成,离开了技巧的积累和个人对于书法的理解而形成的理论来支撑,不过就是一张空壳,表现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

小篆扇面

纵观整个书法史,巧拙二字其实在一直不断而反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不止是书法的风格展现,各种书体的发展过程也由此体现出来。我们可以列出这么一个思路:先秦的甲骨文和大篆的自由结体——小篆的整齐划一——两汉隶书的风格多样——拙朴的魏碑书法——法度严谨的唐楷——宋四家的“尚意”——赵孟頫的日书万字——傅山的“四宁四毋”,乃至碑与帖的此消彼长,都是对巧与拙的追求。巧拙二字体现了人们审美趋向的转变,当任何一面发展到极致的时候便会消亡。

元初王若虚在《滹南诗话》中云:“以巧为巧,其巧不足,巧拙相济,则使人不厌,唯其巧拙,及能就拙为巧。”巧和拙在一起,就像一个既有外表美丽又兼质朴、直率的性格的人,使百看而不腻。书法亦如此。

文/唐燕琳

个人简介:

唐燕琳,福建师范大学书法硕士。

师从著名书法家朱以撒教授,现为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州市女书法家协会会员。文章散见于《福建日报》、《中国书画报》、《中国书法报》、《书法报·书画天地》、《中国文化报》。

2009年

入选青海省“和谐海西杯”书法大赛。

入选山西省第七届书法临摹大赛。

2012年

太原师范学院建党九十周年书法展优秀奖。

2013年

获福建省规范汉字比赛二等奖。

参展记录:

2010年入展首届山西省双塔印展。2011年入展山西省第二届书法新人展。2013年入展福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首届书法展。2015年入选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主办、北京华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书写大学校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展

第2个回答  2017-12-26

一副书法作品的好坏,即书法艺术欣赏之谜,可以说是世界艺术欣赏之谜中最难的,原因有三:

1、书法欣赏的时间比较长,书法的产生、流传至今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2、书法的字体较多,大概有五种字体,每个字体包含的分字体,加起来有十几种。

3、书法创作的经典作品的艺术水平非常高,历代的书法家就有好几十个。

那么如何欣赏书法呢?简单两点为你说清楚:

一、书法的基本知识

1、了解字体种类。

2、了解书家成就。这是从历代几十个书法名家中,挑选出的十八位代表性的书法家。

3、了解书法特性

(1)什么是书法?

书法是一种复杂的汉字书写现象。

(2)什么是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是反映人格的汉字笔墨艺术,而不仅仅是毛笔写出来的汉字。书法艺术与非艺术,具有本质区别。

(3)什么是真正的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的三个特点:笔法精妙、造诣深厚、风格强烈。

二、欣赏要点

1、欣赏书法的标准,就是书法的艺术性。

书法是人类的精神产品,欣赏标准是客观的,是说得清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得懂。所谓欣赏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一种片面性。

2、欣赏书法从哪里着眼?

欣赏书法的要点,就是书法艺术的本质特性。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则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南朝·齐·王僧虔《笔意赞》)

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唐·张怀瓘)

余少时学书,得古之断碑遗碣,效其布置形似,自以为至矣。间有谀之曰:“比之古碑刻,如烛取影,殆逼其真。”则又喜自负,闻有谈用笔之法者,未免非而不信也。及稍见古人之真迹,虽豪发运转,皆遒劲苍润,如画沙剖玉,使人心畅神怡,然后知用笔之法,书之精神,运动于形式之外,尤未可昧而少之也。(明·解缙)

我国自来法书与名画并称,千百年来,人无异议,法书是艺术的一种,已有定评,本文不更论列。本文所论述的只有三端:一笔法,二笔势,三笔意。(现代·沈尹默《书法论》引言)

书法艺术形神统一论

=由法生形,形中有神=形式即内容≠形式主义(只讲形式,不问内容)≠空洞的形式(实用书写之形式)

书法欣赏形神关系分析法

由法到形(一画一太极)→笔画┐

↓│

因势结字(一字一太极)→结体┼神

随意布局(一幅一太极)→章法┘

3、从局部到整体的欣赏方法

(1)从笔画看笔法是否精妙

细心观察每一笔画是否具有“一画一太极”的阴阳平衡、圆润劲健、真气弥漫的太极形态。宋代米芾论笔法说:“得笔,虽细如髭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椽亦偏”。

拿米芾的标准来讲解王羲之的“少”,每一笔的笔划都是“圆健厚”,入木三分。除了像刀一样锋利,“和”也是“圆健厚”。

再来看这个“春”,偏、短、薄,基本功很差,不懂笔法,是用偏锋写出来的。

(2)从字形看笔势,就是看笔画组合是否精彩。

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结体是否具有“一字一太极”的笔画结合阴阳相配、气势生动的太极形态。

“茂”,很多笔画之间都有一根细细的相连的丝线,每一个笔划都是圆弧型的,这就是生动的笔势,流畅的笔势把所有的笔划组成一个整体,显得很精神。

“为”,上实下虚,上密下疏,笔势组合协调、自然,像王羲之画出来的少女,感觉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就太瘦,欣赏笔势的关键要注意字的重心是否稳、动态。

(3)从构图看整幅书法的章法构成是否精神,是否具有耐人寻味的笔意,即“一幅一太极”的字形组合阴阳相发,神韵飘逸的太极形态。

王羲之的兰亭序,整个章法构成、整幅字的形态精神都是在非常精彩的,欣赏整体书法的神韵是书法欣赏中最难的,不仅要观察直行文字的书写是否自然流畅得体,还要观察看行与行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是否成为一个整体,“一幅一太极”,最重要的是字里行间能否透出高雅的神韵。

“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赵孟\\)

“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董其昌)

《兰亭序》是很自然写出来的,字形的大小变化非常多非常大,就像“之”二十多个,但个个都写得不同,个个都写得精彩。

书法是艺术,在于字的变化多。《兰亭叙》写得精彩,既自然又生动,所以说是一件神品。

墨点字帖©整理发布

Thanks:)

用 心 练 字 的 人

都 在 这 里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