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唐诗明白如话,为什么总能让人觉得意蕴无穷

如题所述

首先,从文化的大层面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汉语的博大精深。古诗词常寥寥数语,便风情万种,意蕴无限。但要补充的是,其意蕴之深远不仅是唐诗特有的魅力,还体现了包括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现当代的上下五千年的汉语言文学及中华文化的魅力,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华文化为何能源远流长、绵绵不息,因为中华文化不是单一、死的文化,而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文化。
其次,从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千万个读者就有千万个哈姆雷特。每个阅读个体与个体之间,乃至读者与诗人之间由于人生阅历、悟性、所处年代、所受教育等多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阅读体验、对诗的共鸣点、理解力自不尽相同,所以诗的魅力在于你可以找到一个与你心灵契合的角度去解读它。同样,就个体自身的阅读发展情况来看,随着个人阅历、知识的增长,哪怕是同一句诗,也会有“常读常新”的感悟。

再次,从文学的专业角度来看,诗人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会造成诗词的多义性。拿晚唐颇有影响力的诗人李商隐来说,他的诗歌就常有多义性的特点,其诗意飘渺难寻,却给读者提供了多种解读空间。例如我们熟悉的《无题》: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整首诗并没有什么生涩难懂的词,在当时可谓是人人传诵,但其意蕴却难寻,从古至今关于此诗最后一句主旨的争论从未停休。李商隐善于用心灵化的意象描绘意境,他爱用典故,但他用典故常常不是因为要抒发古意,而是借典故寄托情思,把几个看似无关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新的意境,他跳跃性的思维,心灵化的语言塑造了古诗的多重意境,为我们的多重解读提供了可能。有些诗看似简单,却暗含着诗人的情思波澜。
现在人们阅读文学作品常有一个误区,就是总是迫不及待想挖出它的主旨,好像便得到了它的全部。就像语文的阅读理解题,总是会给人们一个既定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谈到文学鉴赏,王安忆也说过:“我现在很怕别人分析作品,拿出十八般武艺来解构,好作品是不能分析的。” 一沙一世界,一诗意无穷。有时候读一首诗,我们不必刻意去计较它的意思,因为诗本身就是艺术,而好的艺术通常是多解的甚至是无解的。享受诗带给你的朦胧意境吧,这韵味本身就是美的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01
语言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汉语注重意境,像水墨画一样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