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感觉自己思维缓慢,反应很慢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人们常说“脑子越用越灵光”,其实是指人的思维会越发散就越活跃。那么思维是如何发散的呢?还是让我结合着最近的我整理的《聊斋志异》阅读笔记来说吧。

在初读《聊斋志异》时,我将整部小说按照故事主题分为了九大类,分别是历史线(反映明末清初)、民俗风情线(反映不同地方文化、民俗)、奇闻轶事线(反映各类奇闻怪事)、赏善罚淫线(反映道德教化)、社会黑暗线(反映社会包括官场、商场、平民等的黑暗现实)、科举线(反映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爱情线(反映才子佳人的爱情)、玄幻线(反映仙鬼妖道)、作者亲历线(反映作者曾亲身经历的事情)。

如此分类的原因是这些故事与这些主题有联系,即——联系是思维发散的基础,就像政治常识中所说的那样,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那些客观存在的联系便是思维发散的基础。

除了按照上面的主题类别排序外,还可以按照文章的时间顺序分类,如将故事中代表时间的关键词摘出:“崇祯XX年”、”顺治XX”、“康熙XX年”……最后整理出来的,就是反映从明初期、中期、明末清初再到清康熙年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的政治事实、奇闻轶事以及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实录。

这仍然是客观联系构成的结果。然而《聊斋志异》中还有很多故事是没有准确的时间标记的,但我在查看蒲松龄生平介绍时发现,他在中年时代曾经南游为友人做幕宾,而且他终生只南游过这一次,于是,我便联想到,名著中诸多发生在南方的故事是否都发生在这段时期呢?随后,我查阅了相关的译注参考书,证实这些记述的在南方发生的故事有80%都出自这次南游。

这便是联系构成联想的例子。

所不同的是,由联系直接构成的思维发散客观性比较强,只需将明显的关键词(如具体年份)连接即可,而联想则需要一定的主观意志,是自己从客观的联系而自主地想到的,是一种客观联系占60%,而主观意志占40%的思维发散。

另外,还有一种主观性更强的思维发散。

在《聊斋志异》中有很多反映“轮回”、“宿命”的故事,无论是人、鬼、仙、妖、道还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有很多故事中提到佳人才子说,与才子前世有缘,今生才能永久相守;或前世有缘,今生才能相守几个月或几年,然后缘分已尽而离开......

如果要把这些独立的故事编排成一个完整的“轮回爱情”系列,那么,为了保证故事的圆满和曲折跌宕的冲突起伏,就需要把不同的“前世今生”集合到一个人的身上,让故事中的“前生缘”完整,也减少因为主角频繁更换而造成的故事情感的削弱。此时,就要根据故事中所涉及的地点、时间、具体人物身份、事件因果等元素,在尽量不改变作者写作原意的基础上,将故事进行合乎原文主体信息的串联。

这又是主观的联想构成联系的例子。

还有许多涉及狐狸的故事,有正面,也有负面,将这些故事全部联合在一起,构成一部聊斋狐狸家族史,将其中的诸多单个狐狸故事通过各种情感、事件、物件等元素的联想串联,也可以让原本短小无甚激烈情感冲突的故事迸发出人情味儿来。这个过程中,则需要将联系、联想高度融合,从各个角度的宏观及微观处发散思维,让所有的故事融合得宛若一部情节紧凑的影视剧或小说。

所以,显而易见的客观联系是思维发散的基础和原因,联想是联系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结合,二者联合形成精心设计的思维发散的风暴。

对于联想发散的具体工具, jint速读记忆专家建议可以用思维导图,如果发散的内容不是很多,框架不是很庞大,则可以用手绘的思维导图;如果像我这样,需要将一整本书进行整理,则可以用专门的思维导图软件,至于具体制作方面的经验,以后再与大家分享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02
反应慢,可能产生的原因:过度疲劳,应该休息。或者是每天学习,工作时间太长,平时运动少,开始会感觉到懒散,后期,会发现自己的反应逐渐变慢。应该尝试进行一些运动。做休闲运动,玩玩修仙游戏
脑子灵活程度,多指思维敏捷程度或者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是要锻炼的,可以尝试做做一些发散思维的游戏,题型,脑筋急转弯(其实这个的功效不是很明显),一些智力运算题,推理题。多看一些书,或者报刊,杂志,多吸收各种人对各种事物的观点,有助于促进思维。
玩一玩网上的一些敏捷,智力的游戏。不要太刺激,也能锻炼思维和反应
想要思维敏捷是要慢慢锻炼的,我推荐是找到自己喜欢做到事情,从而进行锻炼,这样容易坚持下去。速成是没有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