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几篇“雨”的散文

文化散文、议论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您只需说明作者及文章名即可,谢谢!

听 雨 的 奢 侈

林如求

近日夜雨,雨水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响声随着雨势,时骤时疏,时轻时重,朦胧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

就像“令人不见古时月,夸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无太大的区别,令时的雨点拍打树叶、钿润花草、敲击河滩、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也决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例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高兴放声高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晚唐的李建勋对春雨的感受就要复杂得多:“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深情的怀念和咀嚼。南宋词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对雨从感怀到慨叹,更是把人生的悲凉况味传连至今,简直痛人心髓。

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地百感交集和痛彻心髓,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却迥然不同.

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雷鸣电闪风狂雨骤,令我惶恐万分。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即令是和风细雨.我也不太喜欢。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只有一个锅盖太的大竹笠,以它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裤难免要淋湿。冬春时节.没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脚踩在凉冰冰的地上,更难受!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嗒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

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渐渐也喜欢起雨来了,不仅喜欢和风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因为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风,没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力度。别的无庸费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狂风骤雨,而无雷鸣电闪.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谲瑰丽的杰作《天问》。正是大自然的雷电风雨触动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怨屈、激愤、.忧虑、沉痛、苦闷、彷徨、坚贞、无畏......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杰作。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家如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风写雨的真谛。

身居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除了台风登陆,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套因此生出一种遗憾。但我还是喜欢雨,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自是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当今污染严重,整日笼罩在电视卡拉OK歌呤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这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太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

如是,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你也就不会觉得无稽和过分了吧?

雨的随想 汪国真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晴也是雨;心雨的时候,雨也是晴。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忤。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冷,让太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的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上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 .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较。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又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有诗如雨,便觉得好奇。


徐速
在自然气象中,大多数人都喜欢爽朗的晴天,尤其是孩子们,在阳光下跳跃,欢笑,更显得生趣盎然;一看天色阴沉了,便哭丧着脸,皱着眉头,唉声叹气地:――“糟糕!又要下雨啦!”
“少年不识愁滋味”,大概只有雨,才能在那些小心灵中体验到忧郁、失望,以及无可奈何的感触吧!我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可是,曾几何时,这心情随着岁月改变了,而且改变得恰恰相反,连自己也很奇怪,我竟然喜爱了从前憎厌的东西――雨。
近年来,每逢落雨的日子,我总感觉到精神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恬静、安适。仿佛雨滋润了大地,也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
大概是都市生活太烦嚣了,在阳光下,到处都挤满了仓惶紧张的面孔,这人群中有你,也有我;大家都忙着上班下班,上学放学。即使在假期,人们也为着寻乐忙。过一次马路,搭一次车,买一张戏票,都像冲锋陷阵似的。这现象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讽刺,一面向缥缈无际的太空放卫星、射火箭,一面却拼命挤在一起而且在制造“划地自限”的蠢事;偶然想起西洋的古雅典哲人的街头雄辩,中国魏晋时代的竹林清谈,那些悠闲的,高雅的,罗曼蒂克的情调;在今天看来,也变成神话般的天方夜谭了。
有什么方法将人类紧张的心情松驰一下?算来只有雨天,一场风雨,才有这么大的神奇力量;在熙熙攘攘的名利途上,泼一瓢冷水。
十号风球刮起了,巴士和轮渡都挂上红旗。只有这时候,你才有福气毫无牵挂地坐在家里,即使你还有什么赶着要办的工作,你也会自我安慰地说:“一切等天晴再说罢!”
雨,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宁静、萧瑟,但却给你的家庭带来了欢欣、温暖。雨,将丈夫送到妻子的身边,将子女送到了父母的身边;家,不再是平时那样――只是吃饭、睡觉的“公寓”了。
当然,你不会跟家人整天絮絮不休的,孩子们很快就会找到邻舍的小朋友,玩着室内的游戏去了。做主妇的自有绒绒线球和猫陪着。现在剩下你一个人了,于是,你在书橱里找到你那本爱读的书,上次的情节读到哪里?读吧,安静地读吧!你不用时时刻刻地看手表了,反正天气是昏暗的,你是从时间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奴隶。
雨仍在下着,当雨雾中闪烁着一点点的灯光时,你知道是夜;但是,这是和平时不同的夜。
在香港,夜也是不太清静的,夜游的无赖汉越来越多了,汽车的速率和声音比白天更快更大,烂醉的水兵和苍白无血的神女规律性地出现在街头。即使你住在后街陋巷里,你还会听到卖馄饨的叫卖声,比北京的硬面饽饽更令人凄怆刺耳。
谢谢雨,它将这些可憎、可悲的声音都隔绝了。于是,你可以拿起笔,摊开纸,随心所欲的写下一点东西,无论是散文、诗,它都会流露出自然的性格,在这样的环境中,诗兴、灵感都自然而然地涌到你的笔下来。
希望你不是一位职业文人――靠写稿来买米买柴;那样,你的作品里才没有烟火味。写好了夹在笔记簿里,留着自己欣赏吧!十年,二十年,你会想到这是雨送给你的珍贵的礼物。
不要等到太疲倦,你就上床休息好了,合上眼,你才会真正地感觉到时间和空间都是你自己的。没有月亮偷窥你心头的秘密,也没有星星向你眨着讽刺的眼睛,大地是一片漆黑,你可以静静欣赏你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你所遭遇的,憧憬的……
你也许要失眠了,因为你从来没有这样空闲的时间思考过,现在你想得太多了?有点累,那么,最好转移你的注意力,雨,正好在你身边。
淅淅沥沥的雨,敲打在玻璃窗上,像一支有节奏的曲子,你会领悟到“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妙境和“红楼隔雨相望冷”的幽情。虽然,你的寓所没有那样诗意的环境,你也许更没有跟你相望的意中人;不要紧,你尽可以运用美学上的“移情作用”,咀嚼李商隐美丽的诗境。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你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李后主这首“浪淘沙”吧!
去国十年,万里作客,雨,给你带到平日忘怀的那些熟悉的地方去。――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你的故乡在莺花细雨的江南吗?
“年来此日,长是萧萧雨。”你的故乡在潇湘夜雨的湖畔吗?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你的故乡是鸿雁飞不到的岭南吗?……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雨,又给你带来淡淡的哀愁了!
在你单调而双繁杂的生活里,平添一份淡淡的哀愁也是好的;现在,你可以背诵一首古人听雨的名句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须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你现在是少年?壮年?还是“而今”的鬓星之年?可有过“歌楼上”、“客舟中”、“僧庐下”的听雨经历么?
雨敲开你的心扉了,往日的悲欢离合,是有情?是无情?一切都变了,只有雨和缓地将你唤醒。天亮了!雨还是有气无力地下着,这仿佛是自然的规律,大雨过后,多半还有一阵小雨跟着来的。
你尝过雨天散步的滋味吗?雨天散步的地方,最好是山路、海旁、或者是偏僻的街道。
微风细雨,吹拂在你的脸上,颈上,凉凉的、痒痒的,起初你还会觉得不大习惯;耐心等一会吧,你会觉得这是最好的享受。当小雨凝成水滴,流到你的眼睛里、颈子里,你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呀!调皮的小雨点!
雨中的景色似乎比平时美些,近处的使你觉得特别表葱,远处的更朦胧可爱。大概我们看惯了中国画的淡墨山水,“人在画图中”,即使你不是画家,你也会觉得东方艺术的含蓄美。
向自然接近一点吧!尤其是平时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们。解开领口,脱一鞋袜,在溪水里洗洗吧!“沧浪之水清兮,可发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雨落在潺潺的溪水里,仿佛飘起孺子的歌声!
也许你是幸运的游人,在归程中,雨停了,伴着你的是一道彩虹,一弯新月。
收音机正播出气象报告:“预测明日天气良好,吹不定向风……”
天晴了,但你会在心里说:“什么时候再会下雨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8
散文 说 雨

小编温馨提示您:看了这么久小说,累了么?点这里听首歌吧,边看边听,这样会感觉好一些哦!

近日翻到一篇文章,说在小雨中漫步居然可以健身。我不将舒猿臂展熊腰与雨里漫行的功效等同来看。我以为那种沐着细雨偕丽人徜徉的情致倒是健心法门,不然为衣食而劳苦奔波者该不致心力疲疲而筋健骨壮长盛不衰了。

雨于人类的作用因人而异,农人因生计关联,谓之干露。非农人怎样看待雨,我不敢以偏概论。读<<知堂小品>>见周作人先生把雨冠之以“苦”来形容,虑及的是“后园泥墙坍塌招至梁上君子摸索北房的铁丝窗”,且书房进水寸余,信封也只能在炕上书写;“夜来哗喇喇的雨声像耳朵里粘着面条似的东西,睡的很不痛快”。周先生以为只有小孩和虾蟆才喜欢雨。他也知道涝“于乡下的穷朋友是很大的一个不幸”,但他不愿虚伪地代为悲切。在这里我无意褒贬士大夫一类阶级的东西,提到这些纯粹是卖弄我读过几本杂书而已。

关于雨,或欣喜或悲切的故事,我们都能随手拈出几例。即便无类似经历见识,当前铺天盖地倾灌入耳的流行歌曲中,凡生死离别失恋情变也总是用雨帘作为背景来衬托的,其哀婉意境便很可以想见。

在我10岁前后那3 年里,下雨对于我尚不坚强的承受力而言,岂止是周先生那种“不很听惯”的“嫌恶”。下雨和天塌在我那时的心中,分明就是情状和实质上的同一个概念。

妈遭至挫折期间,携着我在一个偏僻乡下村小学相依为命。我与周遭农人的区别,便集中表现在对雨的态度上。而我们居住的那间屋子,更拉大了差异的距离,我与农人几乎站到了彼此反目的立场。

小时听故事说,一个病中的财主,雨夜里大呼“害怕”。家人猜遍了可能害怕的缘由,终是没能猜出他怕的“屋漏”是什么怪物。我家屋漏还好解决,妈请匠人将屋面青瓦逐片翻盖了,再漏则顺雨滴放个锅碗瓢盆接住,叮叮当当的声音就不敢计较了。

劈头泼来的雨是止住了,谁知那屋墙角渗水。屋是地主庄园的堂屋,后作浮财分给了学校。说来滑稽,我们祖业悉数充公,然后我们又住别人充公的房产。类似颠来倒去的均贫富行动,自古不知多少。而今放眼一看,贫富差距更加正常地被拉大了。

我和妈心安理得地住在土老财的堂屋里。那是一间好屋,依山而建,堂屋在最后一进,自然最靠屋后的山体。一旦下雨,山洪涌在屋后。那水沟瘦瘦的,还常被山边滑下来的泥堵断,排水不畅,雨水淌在沟里,就顺墙角浸进屋子。

那后墙3 层,土砖泥筑,石灰粉糊,要穿过极不易。而那水也就偏不直接往屋里溢,因为能看出漏水的口子便可救治。可那水是绕着基石缝隙曲曲折折往屋里渗透,让你找不到缺口,屋子里却是迅速漫起寸余的积水,漂起灶边柴草和床下鞋屐。

特别让人难受的是屋后那山是坟山,于是进入屋里的水就不可避免地令人想见一股尸体味。

一场中雨时,屋里就汇流成塘。看后墙坍塌的半截泥墙、屋子逢中一条水沟和门坎下的小孔,估计水灾不仅我一家独受。想来,原主人是依照自然法则,让水往低处流,流进屋子再流出屋子。

妈不堪满屋泥泞水涝之苦,沿后墙挖出一溜锅底大的坑,当雨水在坑里积满,就立刻舀进桶或盆里端出去倒掉。因此,我少年时代所受的劳动教育,几乎全是在雨天搬运屋里的积水。

那种劳动使我筋骨肌体得到摔打锻练,但心底对下雨的恐惧也随之产生,并与日俱增。雨期是非人可料及的,坐在教室或安睡之中,雨前的雷声和乌云都会引发内心的恐慌。人便是如此,灾难来临前夕,心理遭受的折磨比处于灾难之中更甚切。由此,在天气变化之际,与邻里农家子弟的纠纷不可避免。特别是天旱年辰,农家衣食温饱全寄托在雨里,而我却宁受烈日酷暑,单怕下雨。这种恐怖心理发展到后来,仅见雨伞一类雨具,也会惶惶然仿佛大难临头。

这种恐惧延续到我长大成人,总没有勇气体会雨中散步的雅趣,完全以一副小资产阶级的心态对待雨,与劳动人民产生了隔膜,甚至跟周作人先生的怨雨情结不谋而合。

我想我是没救了。心理已根深蒂固地不健康,遑论在雨中走一遭得以肢体的健康。
第2个回答  2010-08-08
细雨 朱自清
夜半赏雨 封铃
雨的随想 汪国真
秋雨 张爱玲
围城 钱钟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8-08
还有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第4个回答  2010-08-08
听雨 季羡林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