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酱是什么?

如题所述

黄酱是酱油的一种,东北人就直呼其为大酱,它的原料是东北大豆,加上面粉,食盐,山梨酸钾,水等制成的调味品.
做酱的工艺,第一个环节就是把黄豆淘洗干净,用大锅烀熟,然后再用酱杵子将整个的豆瓣撵碎,然后在大个儿的面板上做成一个个长方形的酱坯,用纸包好,开始发酵。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经过三个多月的发酵以后,就要开始下酱了。下酱的时间一般是选在阴历四月中下旬,有利于发酵。下酱时,先把酱块洗净,掰成小块,放到干净的酱缸里,放好水盐,三者比例要适当。然后用做好“酱缸蒙”盖好,继续接受日晒,以便发酵。酱缸蒙是用白色的纯棉布做成,为了防止被风吹跑,四个角一般坠上铁块,中心处还缝上块布。然后每天要捣酱缸。酱靶和酱缸一般高,木制的,再一个方形的木头。每个三次捣酱,才能使发隔完了的酱块变碎,至糊状,同时把捣酱时产生的浮沫用勺子撇出来倒掉,同时去除其中的杂质。
黄酱也是制作韩国菜肴的基本调味料之一。它广泛地用于韩国人的每一餐饭菜之中,也是他们最喜欢的家常菜“黄酱火锅”和“黄酱汤”的主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1
京西炸酱面的特色在于“黄酱”,货真价实的黄酱。过去,黄酱多是自做自用,差不多家家都会做,家家都必做,因为黄酱的用处太多了,可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我专访了一位亲手做过黄酱的八十多岁的老人。说及做黄酱,她还是位老行家。黄酱的主要原料是黄豆和玉米面,最好是黄玉米,就像白面一样细细的面粉,不能粗糙。先把黄豆煮熟稍过点水,再掺进玉米面,和匀,捏成饼子,蒸熟,这叫蒸饽饽。把蒸好的饽饽放入大筐头(没提子的筐),分层码放,一层饽饽一层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码完为止。用厚厚的净布蒙好,放在较暖和的地方存放,有的放在炕头儿上。季节很关键,必须是不冷不热,清明节前后最为适宜,正是地气上升、温度增高的时节。存放二十一天后,饽饽上长满了长长的“毛”(发霉),白毛、黄毛和黑毛,长的毛越长越多越好,不长毛就是不成功。

  然后去毛,把毛扫掉,扫净,砸碎,晾干,用碾子碾得烂烂的,放入大盆,加盐水搅拌,不稀不稠,放在太阳地儿晒,促其发酵。发酵后产生酸臭的异味,数日后异味散发完毕,而后反复多次加盐加水搅拌,慢慢地,异味变香味,等异味完全没有了,黄酱就晒成了。

  晒酱就怕着雨,滴上雨水就会生蛆。天气一阴就得把酱盆盖得好好的,雨过天晴再晒。晒得时间越长越好,颜色黄里透红,香味喷鼻,俗称老黄酱。

  黄豆多,黄酱香,营养价值也高,因此,有条件人家做酱,加大黄豆的比例,多到对半。黄豆故意不碾碎,可谓豆瓣酱。

  社会发展了,有了酿造厂,但这样货真价实的老黄酱却不见了。买的黄酱包装再漂亮,也不是老黄酱味,加上那些坑国害民的冒牌货冲击市场,有损于炸酱面的声誉。

  制作京西老黄酱,并不是天大难事,所以吃上京西风味炸酱面,也一定能办得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07
黄酱 介绍:
黄酱又称大豆酱、豆酱,用黄豆炒熟磨碎后发酵而制成,是我国传统的调味酱。黄酱有浓郁的酱香和酯香,咸甜适口,可用于烹制各种菜肴,也是制作炸酱面的配料之一。
优质黄酱大都呈红褐色或棕褐色,鲜艳有光泽,黏度适中,味鲜醇厚,咸甜适口,无异味,无杂质。
黄酱 营养分析:
1. 黄酱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铁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2. 黄酱富含优质蛋白质,烹饪时不仅能增加菜品的营养价值,而且蛋白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可使菜品呈现出更加鲜美的滋味,有开胃助食的功效;
3. 黄酱中还富含亚油酸,亚麻酸,对人体补充必须脂肪酸和降低胆固醇均有益处,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
4. 黄酱中的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弹性、健脑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黄酱 相关性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严重肝病、肾病、痛风、消化性溃疡、低碘者不食或少食。
黄酱 制作指导:
1. 将大豆洗净去掉杂质;
2. 将洗好的大豆放在锅中煮,煮至用手一捏就碎为止;
3. 放置24小时后,豆由黄色变成棕色;
4. 将煮好的大豆用小磨磨碎,做成馒头型或四方型,然后用纸包好,让其自然发酵;
5. 数月后,将酱坯用清水刷洗干净,然后掰成小块,放在日光下晒干;
6. 将食盐用开水溶化,滤去沉淀物,晾凉后倒入缸中,然后将酱块放入,随后加入清水,使酱块浮起;
7. 将酱缸放在日光下发酵,3天后开始打扒,每天早、晚各打扒一次;
8. 1月后酱色开始发黄,之后,又由黄变红,这时便可食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