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对侠义论中对侠义的阐述

如题所述

武侠小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它的畅销一定程度上反映地是普遍大众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从中更深刻地折射出了中国百姓对侠的渴望与期盼。
到底什么是“侠”?“侠”又究竟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一种精神呢?又是谁践行了这种精神呢?这里,我们不妨就到金庸先生的小说里寻求一些端倪。纵观金庸武侠小说,金庸先生为我们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侠”,而这形形色色的“侠”又给我们带来了种种不同的思考,这种种不同的思考背后又似乎都有着一个共性,那就是在金庸看来:“ ‘侠’是对不公道的事激烈反抗,尤其是指为了平反旁人所受的不公道而努力。”他还说“真正侠义的行为,是自己没什么好处可得,也可能会牺牲自己的生命,如能为国为民,更是‘侠之大者’的风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简单来说“侠”就是肯牺牲自己帮助别人的人,他的主要精神就是侠义为本,而“侠”作为个体,他自己本身就是“侠义精神”的践行者。
比如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郭靖从一个蒙古大漠中持弓射雕的质朴少年,到最后成为一位“为国为民、死而后已”的“侠之大者”,可以说郭靖作为一个被标榜的侠客形象,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侠义”两个字。他幼时为救一个素不相识的路人坚守诺言,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不肯屈服,他坚守的是道义;年少后初涉江湖,见杨铁心父女受辱时,路见不平,出手相助,他伸张的是正义;他爱黄蓉至死不渝,但也不轻易背叛和华筝的婚约,他奉行的是情义;他三次不杀欧阳锋,信守诺言,他求的是江湖信义……而这些还不止,郭靖最令人钦佩的当在于他鞠躬尽瘁、死守襄阳,为国为民的那份仁义。可以说,他的“仁义”就是他道义、正义、情义、信义的源泉。他的所作所为之所以被人们所称道,就在于他以一颗仁爱之心,牺牲自己,成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践行着侠义的行为。
不只郭靖如此,《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也是一样。不同于郭靖的是,萧峰一出场就已经是一位义薄云天的大侠了。可惜峰回路转,萧峰这个多难英雄,却远没有郭靖那么幸运。作为一个契丹人的侠,牺牲自己的利益并不难,难就难在纵使牺牲了自己,在多数时候也仍然是不被主流意识所认可的“侠”。在萧峰这个人物上,金庸更进一步的加深了对“侠”的考验,使其备受煎熬,让他即使在不被认可的情况下,依然孤独地在坚持践行着“侠”的行为。雁门关前,萧峰更是进一步地打破了个人的恩怨荣辱,打破了国家的民族界限,更打破了忠君爱国的传统思想,践行了“侠”的牺牲精神。郭靖、萧峰的出现不只是对武侠小说所要表达的“大侠”精神的阐释,更是一种对人生境界,社会境界的超越。他们不再单纯的是那些“快意恩仇”“士为知己者死”的古典侠士,而完全是站在人民、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超越型侠客。他们同时也表达了金庸的侠义观和价值观即“为多数人谋福利,这就是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和意义所在。”
金庸对“侠”的探索是多元化的,他的“侠”总是有着“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特点。因此除了郭靖和萧峰以外,金庸对“侠”的刻画,对“侠义精神”的追问还延伸到了现实社会中来。他开始着重展现在当代视野下,各种人生境遇中,侠客们人性、人情的复杂变化,揭示出现实世界中侠对“侠义精神”的展现。也就是说侠客既然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本身,被我们放大,那么最终它又必然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如杨过虽然侠肝义胆,但却与其师小龙女产生了不被世俗所容忍的恋情;张无忌虽然宅心仁厚,但其性格的优柔寡断也实在令读者觉得美中不足。金庸这些刻意的安排,使侠客除了行侠仗义外,又激发了他们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生活理想,这充分体现出了金庸对人物个人价值的关怀。侠客身上人性的光辉更加让读者触摸到了侠义的本质,让我们对“侠”有了另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7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