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亩地交多少税

如题所述

在很多人的眼里大明皇帝是乞丐出身,了解民间疾苦,肯定会爱护百姓。也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然后一堆人一厢情愿的喊大明万岁等等。
      我们最看不起的儒家,孟子曾经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然而我们的朱元璋当了皇帝读《孟子》的时候,看到这句话就勃然大怒,立马将孟子踢出了孔庙,连《孟子》一书也都进行篡改,对于其中关于民本思想的内容全部删除。这个举动从孟子死后到溥仪退位,只有朱元璋干过。连“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都容不下,朱元璋怎么可能会对百姓好呢?更何况朱元璋连一同打天下的兄弟都送不下去,怎么会对没有半毛钱关系,没有血缘关系,没有见过面的百姓好呢?

      我们先来看朱元璋制定的赋税,朝廷对民众收取田税,其中规定凡是官田每亩收税五升三合五勺,农田减少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因为犯罪查抄等原因充公的官田)一斗二升。
      《明史》:初,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赋,凡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一斗二升。
      田税,宋朝是每亩一斗,元朝是三升,明朝的田税官田比元朝多了二升,民田和元朝规定差不多,比起宋朝轻多了。
      从赋税的角度讲明朝初期还真是轻徭薄赋,休生养息。可实际上操作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比如朱元璋明文规定的田税轻,可是明朝苏州一带的田税远远超过了朝廷规定的税额。
      这个问题,顾炎武就注意到了,他曾经就考察过明朝苏州的田税资料。在朱元璋的洪武年间,仅苏州一府就得全年交纳281万石粮米,而整个浙江一省的田税才不过275万石。
      那一年的明朝全部的田税总额是2943万石,而苏州府的就占全部土地赋税的9.5%。当时苏州登记造册的耕地仅占明朝全部耕地的1/88。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考洪武中,天下夏税秋粮以石计者总二千九百四十三万余,而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万二千余,苏州府二百八十万九千余,松江府一百二十万九千余,常州府五十五万二千余,是此一藩三府之地,其民租比天下为重,其粮额比天下为多。

      可想而知,明朝苏州府的百姓过得有多苦了。明朝史学家谈迁就曾说到,明朝江南一带的的赋税是历史上最重的,当时的田税规定是每亩八斗,比整个宋朝的田税还要高,结果导致整个苏州府的百姓十分贫困,这样的政策不能说是对百姓好吧。
      谈迁说到:“自唐以来,江南号为殷富。宋时亩税一斗;元有天下,令田税无过亩三升,吴民大乐业,元统、至元之间,吴中富盛闻天下。自明初没入张氏故臣及土豪田,按其私租籍征之,亩至八斗,而民始困。盖吴中之民,莫乐于元,莫困于明,非治有升降,田赋轻重使然也。”
      苏州一带的田税之高,那是朱元璋为了报复。因为苏州在元末是张士诚的大本营,朱元璋攻打张士诚时,当地百姓为张士诚守城。朱元璋灭了张士诚后,就对当地规定了非常高的赋税。
      《明史》:惟苏、松、嘉、湖,怒其为张士诚守,乃籍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按私租簿为税额。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大明对百姓好,那么苏州的百姓这时候是不是大明的百姓呢。如果说大明的赋税是一亩地五升田税。那么苏州的百姓交的可是八斗。如果划分等级的话,绝对是一等朱明(收税),二等官员(免税)含读书人,三等普通百姓(五升税),四等苏州百姓了(八斗)。当然了,还有更低等的,比如商人,乞丐等等。喜欢明朝的,可以给自己定位一下,看看自己如果在明朝,在哪个等级。顺便说一下,这只是明初,朱家王爷这个团体还没起来。当他们的数量起来,收的会更重。等崇祯上台后,又加了一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