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19世纪末社会现状

俄国19世纪末社会现状,包括此时的文官制度,详细点越好

一、政治

这是俄国政治制度转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进程,国家通过一系列改革实现了从传统的管理组织向借鉴西方经验的、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行政体制的转变。19世纪70年代俄国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近代政治体制: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但实际权力仍为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掌握,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地阻挠着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末的俄国社会还是一个封建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极其艰辛,而上层统治者还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二、经济

1、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一战前夕,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
4、1903年,俄国封建落后,各种矛盾突出。
5、俄国发展依赖外国资本,资本主义发展不独立。

三、农业

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民在改革后处境依然艰苦。他们的政治被压迫,经济上仍然依附于地主。他们承担着赎金、贷款的利息和各种手续费的盘剥以及土地税、自治税和村社捐税等各种税务的重压。农民阶级一方面分化出少数富农,他们拥有优良的牲畜、农具和大量土地资金,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他们不但买卖土地,还进行贷款。另一方面是分化出了多数破产的农民,他们不但失去了土地,而且丧失了其他物质资料,沦为农村中的无产阶级

四、文官制度

国家官员制度渐趋完善,最终确立了官员制度的基本运行原则,建立起国家官员的选拔、晋升、管理、培养、监督和社会保障等一整套制度。

扩展资料

尼古拉二世登基的时代,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变革时期。从19世纪末起,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俄罗斯工业体系得到完善,尼古拉二世的资本主义改革造成了俄国国内不小的社会矛盾。

而俄国国内贫富差距扩大,大量农民破产,社会矛盾激化。面对这些情况,他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继续对内改革,对外扩张。

尼古拉二世积极推行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政策、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 还在远东之行时,中国和朝鲜的领土与财富已为皇太子尼古拉所垂涎。

九十年代,俄国开始修筑横贯西伯利亚大铁路。

尼古拉为这条铁道奠基,并当了修筑这条铁道的名义监督。

这表明他企图通过铁路加强对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控制、在远东争夺霸权的迫切心情。

登上皇位后,他更是野心勃勃。他已经是“全俄皇帝和专制君主,兼波兰国王、芬兰大公等等”,却还梦想给自己再加上“中国皇帝”、“日本天皇”等等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俄罗斯帝国末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26

叶卡捷琳娜二世去世后,席卷了整个欧洲的拿破仑军队在这个庞大的帝国遭遇败绩,俄国为整个欧洲挽回了败势。181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孙子、被祖母寄予厚望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骑着白马进入巴黎,被推举为欧洲神圣同盟的盟主,俄罗斯成为欧洲事务的仲裁者。 

然而,由于农奴制带来的社会矛盾无法解决,俄罗斯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依靠武力扩张来维持大国地位的辉煌,只能是短暂的。 

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国和德国也开始了工业化的急行军。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罗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机。1856年俄国和英、法两国间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罗斯从主宰欧洲的顶点迅速跌落下来。

1、贵族地主掌握着国家政权,控制着大量土地。地主的土地占有制是农奴制残余的经济基础。根据1877—1878年的统计,在欧俄49省的9,150万俄亩私人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以上的土地,即约80%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    改革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相反,农民的土地被地主割去了1/5以上,有些省份甚至达40%以上。同时,地主霸占良田和整块的土地,将零星土地和沙地分给农民,地主的土地还像楔子一样楔入农民土地之中,致使农民不得不以高价租种地主的这种楔形土地。

2、封建农奴制残余,使农民在改革后仍然处于十分悲惨的境地。他们政治上仍然受压迫,经济上照旧依附于地主。他们承担着赎金、贷款利息和赎买手续费的盘剥以及土地税、自治税和村社捐税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的重压。因此,广大农民仍然常年在饥饿线上挣扎。

3、农奴制度改革毕竟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使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许多部门中得以确立。俄国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状态。

在农业方面,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明显地表现在农民阶级的分化上。在农村,农民阶级一方面分化出少数富农,他们拥有优良的牲畜、农具和大量土地资金,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他们不仅购买农民所出卖的份地,而且还买进地主所出售的庄园。另一方面是分化出了一大批破产的农民,他们不仅失去了土地,而且丧失了其他生产资料,沦为农村中的无产阶级。这些农村无产阶级和农奴制改革所造成的无地农民就形成了一支雇佣大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九世纪末,根据全俄人口调查材料,俄国雇佣工人大约已有1千万。

农民的分化促进地主经济循着资本主义道路演进。农民破产后,由于失掉了马匹和农具,不能再为地主服工役了,这就迫使地主不得不采取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农民的分化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农村和市场的联系也日益频繁,这些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工业方面,资本主义也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1861~1881年间,布匹的生产增加了两倍,织布工厂排挤了手工织布业。1860~1890年,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产量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煤的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个,1903年已近9千个了。   随着资本主义在工农业中的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铁路的修建也迅速增长。1865~1895年,俄国的铁路已由3,374俄里增至31,728俄里。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俄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走上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了继英法美之后的一大工业强国。   但此时,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19世纪末的俄国处于沙皇统治的末期,沙皇统治的社会还是一个封建社会,而且处于各种社会矛盾激烈交织的阶段,正是这些矛盾最终葬送了沙皇的统治.那时底层的劳动人民处于农奴的生存状态,生活极其艰辛,而上层统治者还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当时统治各个地方的官员一般是公爵,大公之类的人。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26
19世纪末的俄国处于沙皇统治的末期,沙皇统治的社会还是一个封建社会,而且处于各种社会矛盾激烈交织的阶段,正是这些矛盾最终葬送了沙皇的统治。那时底层的劳动人民处于农奴的生存状态,生活极其艰辛,而上层统治者还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当时统治各个地方的官员一般是公爵,大公之类的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8-13
由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制度,使俄国平民与统治阶级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解,到了俄国19世纪末由于俄国是贵族统治政府、一个独裁阶级、沙皇专制统治、爵位等级制度,俄国矛盾激化。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