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制作五个步骤

如题所述

陶瓷制作的五个步骤:泥料制作、坯体制作、坯体干燥、上釉以及烧制。

1、泥料制作过程:从矿层中开采出的紫泥,俗称生泥。似块状岩石,经露天摊晒风化,使其松散,然后经初碎、粉碎,按产品要求的颗粒数目,送风筛选。筛选后的泥灰,由搅拌机搅拌成一块块泾泥,经堆放陈腐处理,再把腐泥进行真空练泥,这样便成为供制坯用的熟泥。

2、将陶土放在拉坏机上,调整拉坏机的速度和方向,开始制作坏体首先将陶土压扁,然后用手指在中心处挖一个小洞,再用手指沿着洞的边缘向外推,使陶土逐渐变薄,最后形成一个圆形的坯体。

3、陶瓷坯体干燥是指坯体中水分排除的过程。坯体经干燥后强度得到提高。这有利于搬运、装窑和烧成,水分减少能防止在烧成初期升温时因坯体水分大量排放而造成废品。坯体经干燥后留有2%左右的残余水分即可。

4、上釉,就是所谓在烧制陶、瓷器时,首先应该烧制毛胚,烧好后拿出来上釉,然后再烧的一种方式。在烧制好的毛坯上涂覆上一层玻璃质的釉层,主要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

5、烧制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陶艺的制作工艺按顺序可分为原料加工(包括配泥和配釉)、泥坯塑制、赋釉及煅烧四大工序,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陶瓷的原料:

陶瓷及其他硅酸盐制品所用原料大部分是天然的矿物或岩石,其中多为硅酸盐矿物。这些原料种类繁多,资源蕴藏丰富,在地壳中分布广泛,这为陶瓷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早期的陶瓷制品,均是用单一的黏土矿物原料制作的。

后来,随着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及对制品性能要求的提高,人们逐渐地在坯料中加入了其他矿物原料,即除用黏土作为可塑性原料以外,还适当添入石英作为瘠性原料,添入长石以及其他含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矿物作为熔剂原料。

目前,陶瓷原料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一般按原料的工艺特性划分为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熔剂性原料和功能性原料四大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7
陶瓷制作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 准备原料:首先,需要准备陶瓷的原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等。这些原料会被混合并研磨,以获得适当的颗粒大小和均匀的混合物。

2. 成型:接下来,将原料进行成型。最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成型和机器成型两种方式。手工成型一般是将原料揉捏、捏塑或拉制成所需形状;而机器成型则使用压制或注塑等方式。

3. 干燥: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经过干燥过程。这是为了除去水分,以防止在烧制过程中产生崩裂或变形。通常有自然干燥和烘干两种方法。

4. 烧制:烧制是陶瓷制作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干燥后的陶瓷制品将被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烧制。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对于获得所需的硬度和颜色非常关键。

5. 饰面和装饰:最后一个步骤是对陶瓷制品进行饰面和装饰。这可能包括上釉、彩绘、贴花等。上釉可以为制品增加光泽和保护,而彩绘和贴花则可以增加陶瓷制品的美观性和独特性。

这就是一般陶瓷制作的五个基本步骤。具体的流程和技术可能会因所制作的陶瓷类型和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