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西方心理学中的"认知疗法"与道家思想的借鉴与融合

如题所述

心理疾病与文化环境密切有关,在文化巨变时容易发生,现代社会就是如此。中国人的心理疾病与中国文化背景有关,而目前使用的心理疗法都来源于西方文化,所以治疗的意义有一定的限制,形成了治疗冲突。此时应用产生于东方文化的心理治疗方法更有意义,中国人更适合于这种方法,治疗后回到原来的中国文化环境中更容易适应,这是道家认知疗法的意义所在。
道家学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是哲学,区别于道教这种宗教理论。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心理治疗方面。
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与心理健康
价值是人们对事物意义的评价。作为社会心理现象,价值既反映了事物的客观效用特征,又反映了人们的一定的价值观念,即人们关于事物价值的观念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在稳定的价值观的基础上,个体形成判断具体事物的利弊,是非和美丑的一定价值标准。又在一定价值标准的基础上,个体对各种事物的价值确定一个主次,大小地位,形成价值体系,从而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情感和行为反应。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个人价值观念的选择作出了可贵的思索,至今仍有重要影响。
1、有为与无为: 人生能否有所作为,是否应该有所作为,这涉及到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它既是个人价值观念,又是其它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儒家主张有为,道家主张无为。
1) 儒家:孔子提出“仁”的概念,把仁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说“仁者不忧”,“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宣传“礼乐”和“仁义”,并期望建立一套伦理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孟子说“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有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有所为,义也。”人本性善,而仁,义,礼,智是人的必要规范。旬子把“有为”理解为“制天命而用之”,旬子认为“自然”有二,一为外部自然界,二为内心的性,“有为”即:“制天”,“化性”。
2) 道家:老子认为有为带来失败和烦恼,“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道是对天道的顺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顺其自然,对事物不要人为的干预,无为就是让事物自然发展,“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要无为中有为,“为学日益,为道人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庄子认为善恶皆属有为,都免不了为其所累。要求人不为物喜,不以物悲,不以物挫志,不以物伤情,达到忘己入天的境界。庄子理解为无所作为。事实上绝对无为是不可能的。道家反对的“有为”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为”,而对顺应规律的为,则可视为无为。
2、利与义:义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一定标准,即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社会需要的反映,利是物质利益,功利,是个人需要的反映。
1) 儒家尚义反利,重义轻利。儒家认为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乱。做人首先要崇尚道义。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强调:“惟义所在”,“先义而后利”,“舍生而取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旬子认为:义和利为人之属性,利是人之本性,尚利是性恶的表现。
2) 墨家义利统一,利义并重。认为“天下莫贵于义,”百姓之利为最高义,其利为公利。
3) 道家义利皆斥。义利皆为“有为”,庄子认为义利是社会强加于个人的东西,是背人性的。应该抛弃。道家也承认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反对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和不择手段地摄取,“利而不害”。
3、欲与理:欲望是思想上明朗地意识到并企图实现的需要。欲为人欲,是生理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欲望。理是控制和调节欲望满足的社会规范。
1) 儒家的节欲观念:节欲称寡欲,部分承认人的欲望是存在的。孔子说:“人生则有欲,欲而不得,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2) 理学家“存理去欲”,要求“存天理,灭人欲。”如宋明理学家朱熹。把理和欲对立起来。理学家也有部分学者提倡理欲一致。还有认为理存在于欲。
3) 道家无欲,寡欲的观念:老子说:“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提倡“少私寡欲”,道家强调欲望对人性的害处,无欲不是消除欲望,而是要求人们知足知止,这才能得到快乐,就是降低自己的期望水平。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 纵欲的观念。
4、利己与利他:人生活在社会,个人究竟应该以自己的利益还是以社会和他人利益为最高利益,历史上有争论。
1) 墨家“兼爱天下”的利他主义思想,墨子推崇大禹的自我牺牲精神,“自苦为乐”。
2) 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主张忧国忧民的利他主义,孔子积极从事社会活动,但是不如墨家。孟子要求量力而行,这“独善和兼善”的态度更现实和符合处世原则。
3) 庄子“为我”的思想:阳子的极端个人主义,孟子说“阳子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庄子认为恶固然不为,善也不必为,人最重要的是保身全性,“修身养性,以尽天年”。
5、结语:价值观念是在个体的需要,利益,志趣,知识等个性特点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塑造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家马斯洛认为:基础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个人需要之间常常有冲突。需要还受到社会的约束,这导致多种价值观念的产生,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一致,或社会需要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个人价值取向是稳定的。可是没有一个社会可以满足所有个人的需要,所以必然存在心理冲突,带来痛苦和烦恼,影响心理健康。我国的改革,传统价值观念和现代价值观念,西方价值观念和东方价值观念在人们心理产生矛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27
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具体来说,“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等。例如:同样的一所医院,小孩可能依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把它看成是一个“可怕的场所”,不小心就会被打针;一般人会看成是“救死扶伤”之地、可帮其“减轻痛苦”;而有些老年人则可能把医院看成是“进入坟墓之门”。所以,关键不在“医院”客观上是什么,而是被不同的人认知或看成是什么不同的认知就会滋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因此,“认知疗法”强调,一个人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常常是受不正确的认知而不是适应不良的行为。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因此,行为矫正疗法不如认知疗法。”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认知疗法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
认知疗法是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在于如何重建人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认知疗法的大师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艾利斯(Ellis)认为,经历某一事件的个体对此事件的解释与评价、认知与信念,是其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根源。因此,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只有通过疏导、辩论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梅肯鲍姆(Meychenbaum)认为,人的行为和情绪由自我指令性语言控制,而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儿童时代就已经内化,虽在成人期意识不到,但仍在控制人类的行为和情绪。如果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形成过程中有误,则会产生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行为。因此,治疗包括学习新的自我指令、使用想象技术来解决问题等。克也指出,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通过发现、挖掘这些思维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的适应环境。

道家认知疗法——适合东方文化的心理治疗法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是中南大学杨德森、张亚林、肖水源等教授基于中国道家哲学的处世养生之道,并参考现代心理治疗的方法而创立的。
道家哲学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哲学派别,道家哲学思想提倡: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反璞归真的价值取向,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柔弱不争的处世之道,重生养生的人生追求。
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10卷的作者,英国学者李约瑟说:“中国人的特性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
林语堂先生说:“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
道家哲学中的许多处世养生之道,无论过去或者今天,都是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它能缓解精神应激、抚慰精神创伤、调整心身状态,对于与精神应激相关的疾病,它是一付对症的良药。
这里介绍一下道家养身哲学的基本原则,对养身保健会有帮助。
(1)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此条由《老子》中的“不争之德”引申发展而来。利而不害,意思是说只做利己利人立天下之事,不为害己害人害社会之举。为而不争,是指做事尽力而为,且不争名不争利,不与人攀比,不嫉贤妒能。前句属起码要求,应从现时做起,后句为崇高境界,需长期修炼。
(2)少私寡欲,知足知止:《老子》及《庄子〃逍遥游》中反复强调了少私寡欲、知足知止。人要生存、要发展,总是有欲望的,但老庄认为欲海难填,要减少私心,降低过高的物质欲望和对名誉地位的追求。只有知足,才会常乐;只有知止,才能避免危险。
(3)知和处下,以柔胜刚:知和处下,是由《老子》中“上德若谷”的思想演化而来。和谐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谦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和处下能减少人际冲突、维持安定团结。以柔胜刚的思想则出于《老子》第四十三章和第七十八章。天下柔弱莫过于水,随圆而圆,随方而方,但大家都知道滴水穿石和水容万物的道理。
(4)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此句是老庄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老子崇尚“静”,即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是与“妄为”的对应。顺其自然,就是说不要勉强去干那些有悖于自然规律的事情,不要强迫蛮干,不要倒行逆施,不要急于求成。要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才能事半功倍、游刃有余。否则的话,就是揠苗助长、费力不讨好。
道家处世哲学的精髓——不过分与他人竞争,不苛求自己,只要尽力就可。能够看到自己已有的成就,所谓知足常乐,没必要增添那么多烦恼。与上下级关系融洽,不孤芳自赏、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与他们的沟通同时也是一种放松,互相学习鼓励,找到工作无穷的乐趣。万事顺其自然,不要跟自己过不去,所谓心安才是最大的福,古往今来,多少能人贤士职位求得一个心安。
道家思想不是一种纯粹消极的保守思想,不是要人去听天由命。它的最高境界是认识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外柔内刚,后发制人,不言自明,不战自胜。
道家认知疗法分为5个步骤:
调查来访者目前的精神刺激因素(A);
了解其人生信仰和价值系统(B);
分析其心理冲突和应对方式(C);
道家哲学思想的导入(D);
评估与强化疗效(E)。
简称ABCDE技术。
道家认知治疗可以帮助倦怠者缓解情绪上的焦虑,并以良好的心态对待世间的事物,从根本上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建立合理的人生信仰和价值系统,全方位的提高个人素养、心理素质、职业道德,颐养身心,摆脱倦怠的困扰。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