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分封制结果如何?

如题所述

  近来读明史,对明朝的分封制有很大兴趣,写下来给大家看看。
  农民、和尚出身的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对功臣勋戚信不过,唯恐外人夺取他老朱家的江山,通过采取废除丞相、大杀功臣、分封诸王等一系列措施之后,他老人家终于放心了,放心地把江山交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可是他想不到的是,仅仅四年后,他的四儿子朱棣就夺了侄子的江山。虽说都属老朱的后代,但毕竟没按老朱的希望来,他分封诸王的初衷是为了巩固江山,谁料想反而发生战乱,导致社稷不稳,他要知道这样,恐怕后悔不已。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封了二十四个王,加上一个侄子,共二十五个王。初时,这些王爷都有护卫部队,尤其是北方边境地区的王藩,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九王,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北的边防线上,兵权更大,这才有了“靖难之变“。
  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登基后,觉得叔叔们对皇位虎视眈眈,就想削藩,没想到朱棣还是反了。后来朱棣,也就是永乐皇帝上台后,吸取了教训,把诸王的护卫都削掉了,北方边境的一些王藩也都迁往内地,并且严格限制诸王的活动范围,没有圣旨不许擅自离开封地,采取“封而不建”的办法,即“分封而不赠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方式,不掌握当地的军政权利,这才断了再有王爷想复制靖难之变的路。
  看过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人一定会记得里面有个宁王,这个宁王最初藩国在大宁,靠近北京,第一代宁王是朱元璋第十五子朱权,谋略出群,但被朱棣胁迫参加了靖难之变,后来为了控制他,把他的封地迁往内地的江西南昌,并削其护卫,所以宁王这一支对朝廷一直心怀不满。到了正德年间,宁王借口皇帝不理朝政起兵造反,但是很快就被王守仁镇压了,宁王也被废为庶人,藩国被撤。
  明朝的皇子一旦封王之后,就要前往封国就藩,一般情况下一辈子就再不能回到京城了。藩王的儿子中,除了世子可以继承王位外,其余的儿子一般要封为郡王,也都有自己的王府和领地。第三代都封镇国将军;之后各代依次封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亲王岁禄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这就好比一棵大树,主干分出大枝,大枝再分出小枝,小枝又分出更细的树枝。
  亲王的后代越来越多,这些人又不从事任何生产,且大量占有土地,成了国家的严重负担,朝廷渐渐养活不起这么多的宗室,到了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又规定亲王子孙不嗣位者不再封郡王,郡王子孙不嗣位者不再封镇国将军,其余依次亲推。
  到了明末,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地藩王成了农民军革命的首要对象。李自成攻破洛阳后,处死了崇祯皇帝的亲叔叔福王朱常洵,这个福王是万历皇帝的爱子,就藩时被赏赐了大量的金钱和土地,穷奢极欲,民愤极大,处死福王给了明朝重重一击。后来秦王、周王、晋王、襄王、楚王、代王等也先后被农民军处死,宗室也大量死亡。随着明朝的灭亡,明朝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分封制也走到了终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17
历朝历代的分封制结局都是不能实现最初建立者的意图,本意让自己的子孙共享富贵,但是同时出身皇家,又有军队难免遭到君主猜忌,周的灭亡,汉朝七国之乱,淮南王造反,明朝靖难之役,皆因分封制所造成。

明朝的分封制,严格来讲应该叫藩王制。就是每个王必须前往自己的藩地,

叫就藩,不能留在京城。

但是藩王制和传统的分封制又有不同,它们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分封制(见于周和两汉)下的王国是个独立的王国。只要向天子称臣纳贡并服从天子的统治就行了。中央并不直接干涉地方王国的事物,分封王国享有独立的军事、民政、财政权利。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讲,传统分封制下的王国享有“高度自治权”

而明朝的藩王制,除了北方几个边关地区的王外(比如燕王,宁王朱权,正是由于在北方和蒙古打仗,所以他们享有高度军事自主权),其他内地藩王只有在特定情况(如地方上有人造反)下才享有一定军事权利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实际的权利,只是在地方上设有一个王府,享有皇亲国戚的荣誉,不愁吃穿(朝廷每年无偿向藩王供给钱粮,这是朱元璋当年定下的规矩)。 到了洪武后期,尤其是永乐以后,朱棣鉴于自己造反成功的经验。对藩王们指定了很多苛刻的约束条例,很多藩王只享受作乐,不管朝事,被称为“贤王”

另外朝廷再在每个藩王驻地,都会有驻军,一方面保护藩王宗室的安全。另一方面防止地方上有变,藩王好及时组织军队予以应付。除此外藩王并不享有其他军政、民政、和财政权。这些由地方布政使负责,由六部统管!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朱元璋时期,藩王驻扎边境,拥有武装,平时防御北元,战时统帅诸将。结果造成藩王拥兵自重,威胁中央政权,最终靖难之役,燕王朱棣推翻建文帝朱允炆,成为皇帝。由于朱棣是藩王反叛起家,因此加强对藩王的限制,之后历代皇帝为加强对藩王的控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两藩王不能相见,非朝请不得出封地等等,这些举措消除了宗室对皇权的威胁,但也使得宗室成员无所事事,养尊处优,对政权缺乏有力支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9-17
明的分封制有三个阶段:1、洪武封王,朱元璋分封各个儿子为藩王,并且辖有卫所,并根据战事情况有所不同;2、靖难前后: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畏惧于诸位叔叔的兵势着手削藩,灭掉了部分藩王,朱棣造反,各个藩王站队,如宁王的朵颜三卫就归顺了朱棣造反;3、永乐之后:朱棣称帝后(永乐帝)加强了对诸位藩王的控制,藩王就藩后不仅没有了兵权,而且连行动自由业没有了,莫说进京就连出城打猎都要提前向皇帝报告。
第4个回答  2014-09-17
靖难之役。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