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剑门关有什么典故或者故事

如题所述

古金牛道的故事

据《华阳国志》、《蜀王本纪》、《水经注》等古书记载,战国中后期,秦惠王见古蜀国第十二世开明王朝国力衰退,蜀王荒淫无道,便欲攻打蜀,但是秦国到蜀国被千万重大山阻隔,根本没有道路可以通行。大约秦惠王深知蜀国人有崇信巫术鬼神的迷信传统吧,于是心生一计,请人凿刻了五个巨大的石牛,赠送给蜀王。秦王派人在石牛尾下放置黄金,每头牛还像模像样地安排了专门的饲养人员。蜀国人一见到这些石牛,以为是天上神牛,能屙黄金。蜀王大喜,便派国中五个有移山倒海之力的著名大力士,开山辟路,一直将石牛拖回成都。但是,因为有了道路,秦国的兵马很快就把蜀国占领了。这就是"五丁开山"的传说,而这条拖送石牛的道路,就是古金牛道,亦称剑门蜀道的最初的来历。另有一说是秦惠王知蜀王好色,于是许诺要送给蜀王五位美女。蜀王派遣五丁开山辟路迎接美女,返回到梓潼地界时,见一条大蛇钻入石缝中。其中一个大力士掣住蛇尾,怎么也把它拔不出来,于是五人一起来拔,最后却导致山崩地裂,五丁和那五位美女同时被压入山下。这便是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一句的来历。

珊瑚壁的传说

珊瑚壁:在剑门关隘东侧的岩壁上有一种淡红色的印痕,这印痕色彩随天气变化而发生变化,若

阳光照射,壁头金光闪闪,若遇烟雨蒙蒙,壁头是红中的带黑,被人称为“珊瑚壁”。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说:五代时,宋灭后蜀,后蜀的宫殿顷刻间土崩瓦解,宫人四处逃命。宋军的首领王全斌派人在成都大搜索,在郊区农户搜查到一名侍女名袁苣,年方十八,美貌如仙,谈吐高雅并能诗善辞,精通琴画,堪称绝色佳人,已在宫中三载,专侍花蕊夫人。宋军将花蕊夫人徐慧妃及其侍女袁苣解送京都,行至剑门关大剑溪边,二人心想,已处家破国亡之境,不能再受凌辱,于是一纵身跳下大剑水。不久,这溪上端壁上显现出形似珊瑚树的影印,后人称它是“红树珊瑚”。

舍身崖的传说

舍身崖,在梁山寺庙侧,距离寺庙的山门10余米。石壁陡峭,电视发射塔就坐落在舍身崖的山峰上。抱着峰顶的树干向下望,无不毛骨悚然,只有胆大者才敢有此举动。千百年来,剑门山区都流传着关于舍身崖的美好而动人的传说:大约在明朝初年,朝中有一位身经百战、屡建功勋的将军,因他看透

了官场的黑暗,朝廷的腐朽,于是弃官出家,隐姓埋名,来到梁山寺削发为僧,法名“枳松”。枳松沉静寡言,待人和善、精通佛学,深得寺内众僧拥戴,被大家推选为主持。一天傍晚,枳松一人在厨房里做饭,不料来了一位约莫30岁的施主。那女施主衣着朴素,但眉清目秀,美丽动人。她见枳松身材魁梧、红光焕发,便问道:“我看师傅气度不凡,相貌堂堂,胸有才略,何苦来这深山老林苦苦修行呢?”枳松一言不答。那妇人又说:“小妇人年前丧失,孤身一个,尚有薄产,若师傅有意还俗,永结伉俪,也好安度后生。”此时枳松有点恼怒,一向严守佛门规戒的枳松强忍怒火,心平气和地说:“我皈依佛门,万象皆空,请女施主好自为之。”女施主无论怎么劝,枳松都无动于衷,依然专心做事,好像眼前没有任何人一样。女施主见言语不济于事,便上前一步动手去拉扯枳松的衣袖。这时枳松瞋目大怒,挣脱了身子,举起捍面杖驱赶女施主。女施主转身即跑,纵身跳下险崖,想必丧命。枳松心想,一个出家人竟闹出人命,佛法怎容,于是他也纵身跳下崖去。原来那位女施主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有意来考验枳松的。经过这一番现场考察,证明枳松是虔诚的弟子,观世音用一朵祥云接他上西天极乐世界去了。枳松跳下去的悬崖便是名符其实的“舍身崖”。它给剑门山增添了一个出色的景点。

绰约风姿剑溪桥

剑门关前两公里多的大剑溪上,有一座历经500多年迷离风尘至今风姿绰约的明代老桥。
深褐色斑驳陆离的色泽,粗砺厚重的石砌墩柱,琴键一样棱角磨得光亮的层叠石条,残缺奇异的动物装饰……这便是剑溪桥给人的第一印象。剑溪桥是川北唯一仅存的明代石拱桥,是当年剑门蜀道上的必由之路,长18米多,宽4米,高7米。《剑州志》记载,此桥建于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距今超过500年了。桥下的四个桥墩结构坚实,三拱完整无损,桥面镶嵌的石板损坏极少,两侧的十四根石柱和石栏板,只存石柱五根,其余仅留依稀痕迹。

剑溪桥边放牛的董姓老人介绍说,当地人对剑溪桥存有敬畏之心。相传,剑溪桥制造时里面藏有法术,剑门山区虽时有山洪暴涨,但从未有水胆敢逾越桥面,毁桥阻路。他童年五六岁在此放牛的时候,老桥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当时桥栏两端的柱上各置有一条蛤蟆造型石刻,现在头尾细部虽有损坏,但其体态尚存。上桥的引导,每段铺有十二级石踏道,其损坏亦不大。

一座石拱桥走到今天其实已不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负载在它上面的人文已然很多,山水自然沉淀到历史的最后便是文化。这也许是看惯了名山大川的游客们突然对一座遗忘很久的小桥突然倍加关注的原因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17
巍峨剑门,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 地。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 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 美女,运金牛,才开通了这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 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 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 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 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 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 万兵马退守剑门 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第2个回答  2010-08-18
详寻 中国区县联盟-剑阁网
第3个回答  2010-08-16
剑门关与三国文化

剑门关的修建和剑阁县的设立就与三国有关。据《寰宇记》记载:“诸葛亮相蜀,凿石驾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于此立剑门关。”
《舆地广记》也记载:“蜀汉丞相亮……以阁道三十里至险,复设尉守之。”刘备在成都定都以后,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设立了剑阁县,隶属于剑门关,加强了对剑阁的防守,不仅如此,还以剑阁为中心,将汉中到成都的一千多里连成了一个整体。保证了从成都至梓潼,穿剑阁过葭萌、白水,到陕西勉县阳安关、汉中这条剑阁道的安全和畅通,为以后诸葛亮出歧山、姜伯约伐中原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据有关资料记载,刘备在称帝之前,曾四次往来于剑门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