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2、人物评价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孙权:“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司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苏轼:“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康熙帝:“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孙中山:“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
毛泽东:”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3、人物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作为一位杰出人物,后代很多诗人、文学家都对他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解题过程]
首先看杜甫,杜诗中有二十多首诗咏或提到诸葛亮.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鱼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慢寂寥”.”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纤军务劳.”
杜甫碰到安史之乱,心中无时不思念故土,唐玄宗又逃到蜀川,所以他自然怀念起三国以蜀川为基地,五次北伐,里图恢复汉室的诸葛亮.”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杂耕心未已,呕血事酸辛.”
杜甫也希望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能碰到一个明主,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建功立业.
后来杜甫流浪到蜀中,参观了一些关于诸葛亮的遗迹,听闻了一些诸葛亮的事迹,心中更是把诸葛亮视为楷模了.
杜甫做为唐代的著名诗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接而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对诸葛亮的推崇和热爱.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也多引用杜甫的诗来称赞诸葛亮.
而三苏(苏洵,苏轼,苏撤)对诸葛亮就褒贬都有,不过贬的色彩多一些.苏洵在<权书,强弱篇>中说:”管仲曰:攻坚则瑕者坚,攻瑕者则坚者瑕.”呜呼!不从瑕而攻之,天下皆强敌也.汉高帝所忧在项籍,而取九江,取魏,取汉,取赵,取齐,然后取籍.秦之忧在六国,界最小,最僻,最先取,楚最强,最后取.诸葛孔明一出其兵,乃与魏氏角,其亡宜也.”是批评诸葛亮一意孤行,与曹魏决战,必定失败.不懂得先制服弱敌.苏洵又接着批评说:”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图所守,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取西蜀,吾知其无能也”(呵呵这个很郁闷,苏洵纯粹在胡扯).
在<赤壁怀古>里,苏轼对周郎是褒扬至极(我也最欣赏周郎),对诸葛亮是不太仰慕.他在一篇论文里写到: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取取之,以周之所守守之,汉也,仁义诈力杂用取天下者,孔明之所以失也.孔明之所以胜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刘表之丧,先主在荆州,孔明欲袭杀其孤,先主不忍也.其后,刘章以好逆之至蜀,不数月,扼其吭,跗其背而夺其国,以其与曹操异者唏矣!乃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长驱东乡,而欲天下响应,盖亦难矣”.苏轼的意思就是说诸葛亮和奸诈的曹操差不多,指责诸葛亮在刘表新丧时,要杀其子夺其地,刘章收纳自己,却反咬一口.这和传统的仁义忠信相背驰.(苏轼比他老子说的有道理多了,我也深有同感,诸葛亮老实说手段有些时候很无赖,不过像荆,益两州的处理我认为诸葛亮也是没的选者,当时的天下其他地方都被人抢光了,就这两个地方是块肥肉,并且取之容易多了,要想成就霸业,必然取之,若己不取,人必取之.)
苏撤在一篇论文中写到:刘备并荆州而入蜀,则非其地.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纷之冲,则非其将.不忍忿忿之气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苏撤的意思就是认为诸葛亮的工作方法不可取,什么事都要管,事必躬亲,说白了就是嫌自己力气多,活的不是很耐烦.
个人认为,就苏洵说的很烂,其他三人都比较有道理.诸葛亮第一成就就是他的忠心,其他的像军事能力,政治能力,智谋等等方面都有好的一面,坏的一面(世间万物肯定是这样的,不可能十全十美).
历史上各种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评价一: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战略家。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战略而著称于世。历史名人对其评价多有赞誉。如明代学者茅坤所言:“诸葛孔明真济世之才也。”他通过一系列政治措施,成功稳固了蜀汉政权,并改善了与民众的关系。在军事上,诸葛亮的北伐战略显示了他高超的战略眼光和指挥才能...
历史上各种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4. 司马懿: 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对手,虽在战争中屡次受挫,但亦佩服诸葛亮的智谋和战略布局,曾评价“诸葛亮真乃神人”。5. 后世史家: 历代史学家对诸葛亮多有赞誉。如东晋的习凿齿称其“诸葛公诚为两世之懿臣”,明代李贽则称其为“古今来贤相中第一”。这些史学家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对诸葛...
评价历史人物 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2、人物评价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刘备:“...
诸葛亮的人物评价。
诸葛亮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不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空城计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而他当年那篇肝胆照人、令人读后感觉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更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流传至今.他也是一个很神的人,他虽身在草庐之中 ,但却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对外界的形式了如指掌,且在...
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位具有卓越才华与深远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其评价应客观全面:卓越的才智和战略眼光:诸葛亮早年隐居耕读,结交贤士,展现出领袖潜质和远大抱负。他以深厚的内心世界和卓越的战略眼光,预见了未来的三分天下格局。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作为刘备的战略伙伴,诸葛亮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成功促成孙刘...
对诸葛亮的简短评价
诸葛亮,被后人誉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备受瞩目的人物。他的智慧、坚韧和矢志不渝的精神使他在众多历史人物中脱颖而出,超越了时空和阶级的界限,成为全球公认的传奇。他的影响力源自于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特别是赤壁之战,他的智谋粉碎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野心,奠定...
诸葛亮的人物评价。
被后人誉为“诸葛孔明之笔墨,冠绝当时”。综上所述,诸葛亮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智慧和才能为蜀汉政权的稳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政治智慧、军事韬略和文化成就,使他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事迹和成就,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传颂。
怎样客观的评价诸葛亮这一人物?
综上所述,诸葛亮这一人物,无论是在政治、军事、科技,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与深远的影响。他的创新精神、卓越的领导力以及对国家发展的远见卓识,使他成为了后世敬仰的伟人。客观评价诸葛亮,无疑需要从多维度审视其卓越的贡献,以及他对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如何评价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
诸葛亮的优秀品质如下: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这些称号都是诸葛亮的才能的展现。在书法上,有出色的《远涉帖》为代表,另后世能够好好研究;在文学上,诸葛亮是“出师两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可谓是文学上的经典之作,不仅采用议论抒情...
如何评价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
1、博学多思。当年躬耕南阳,闭门十年精读经典,因而成为饱学之士;2、找老婆不以外貌为依据。年轻潇洒的诸葛亮,偏找了个其丑无比的黄阿丑。认才学不认相貌,天下男子有几人做得到?3、一个战略理论家,一篇《隆中对》,分析天下大势,非常透彻。4、勇于承担责任,如失街亭后,自贬三级。5、重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