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闰月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公式吗?

如题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 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03
农历闰月是3年润一次,5年闰两次,19年闰七次!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而决定那一个月做闰月,则依廿四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秋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多加一个月以作为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正好是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闰七月来作调整误差。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也就是说,哪个月没有中气就闰那个月,所以具体要闰哪个月并没有固定规律。你想知道哪个月润的次数最多的话,只有自己去数咯!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哪个月闰的次数最少:那就是腊月,这个月还没出现过闰月。不过据推算,3358年将会首次出现史无前例的闰腊月!也就是说那年会过两次年啊!不过也跟我们没关系...呵呵...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19617.htm
第2个回答  2014-02-06
我国的农历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采用天文定气定朔的方式编历,所谓的五年二闰、七年三闰、十九年七闰早已经弃之不用。在东经120度观测到月球与太阳处于同一经线上时,称为朔日,定为每月的初一,两次朔日之间的时间为一个月,29或30天。每年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刻定为冬至,冬至所在月份定为子月(现行农历为十一月)。每两个子月之间一般为11个月,若有12个月则需要置闰。将一个回归年从冬至日按照地球公转经过的角度划分24等分,称为24节气,其中冬至以及每相隔一个节气称为中气,相对应每一个月份,如:冬至在子月(十一月),大寒在丑月(十二月),雨水在寅月(正月)等等。在需要置闰的区间里,出现的未包含本月中气的月份,称为前一个月的闰月。比如:2013年(癸巳)十一月与2014年(甲午)十一月之间有十二个月,需要置闰,甲午年九月之后的一个月不包含十月的中气小雪,所以置闰九月。农历中常见的闰月一般在夏季,不过也有可能出现在冬季,甚至十一月、十二月、正月都是可能置闰的,只是几率渺茫而已。这三个闰月最近将出现在:2033年闰十一月,3358年闰十二月,2262年闰正月。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