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对联题答题技巧

如题所述

  再好的技巧也需要多加练习,为你奉上:
  中考中对联题命题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常见的有四种命题形式:①对联链接;②对联配对;③对联撰写;④对联赏析。下面我们结合例题来谈谈这四类试题的实战技巧。
  一、对联链接。
  试题给出一副对联,让考生回答与此对联相关联的内容,比如对联所涉及到的典故,对联让你想到的名人或名句等。
  【例1】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会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____,____。
  【分析】此对联事实上就是根据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内容而撰写的,也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对联的上联写了洞庭湖的山水景物,下联则写了赏景人的情感。由对联中的“忧乐”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例2】《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是中学课本中的名篇,请同学们回顾这两篇课文的内容,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陶渊明志寄世外桃源;欧阳修情醉____。
  【分析】此题是一则补充对联的试题,对联的内容范围都已经给出,让同学们根据《桃花源记》、《醉翁亭记》的内容来写,这需要同学们对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有较深的了解。试题的上联已经给出,根据对联的特点,我们知道补写部分须是一个表示处所的偏正式四字词语,上联内容已经用了《桃花源记》,那么下联这个四字词语一定是《醉翁亭记》文中所提到的地址,经过推敲琢磨“滁西琅琊”较为合理。
  【答案】滁西琅琊。
  二、对联匹配。
  试题把相对的事物全部给出来,让考生把这些事物按照对联的格式相互配对。
  【例3】中国不少地名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石头城对燕子矶,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对____,莫愁湖对____,总统府对____。
  【分析】此类根据上联找下联的匹配题,难度不大。它考查的是学生对句子节奏的把握,以及对词语性质的了解。
  【答案】乌龙潭对白马湖,莫愁湖对无想寺,总统府对状元楼。
  三、对联撰写。
  要求考生直接撰写对联,或者给出上联让写下联。此类试题难度较大,命题者一般选择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人、事、物要求考生撰写。
  【例4】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____
  【分析】此题结合同学们熟悉的名著来考查对联知识。这需要同学们对《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故事有所了解。上联是根据《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故事来写的,对联先给出一个评价人物的四字词语,然后给出这样评价人物的证据,那么,下联的内容也需根据名著中的一个人物事迹来写。同学们可以根据参考人物来选择人物故事,这样分析之后,就可以得出相应的对联。
  【参考答案】①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②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③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④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四、对联赏析。
  对某一副对联从某一方面进行赏析,这个要求有相当难度,牵涉知识很广,因此一般试题只要求考生从一两个方面做简单赏析。
  【例5】下面对联是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一副对联,请你对这副对联进行简单赏析。
  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分析】我们知道,语文学科的考试水平分四个层级:A、识记,B、理解,C、应用,D、欣赏评价。这道题属于D级,具有一定的难度。
  赏析时,可从对联的内容上进行赏析,可从对联的句式特点上进行赏析,也可从句子的修辞上进行赏析等,答题时只要能抓住要点,正确赏析就行了。
  【参考答案】在内容上,这幅对联透彻地阐明了读书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道理;在句式上,这幅对联长短句结合,读起来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在修辞上,这幅对联巧用对比修辞,能够警醒人们认识到持之以恒的道理。
  【例6】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于是有人写了以下一副对联:“家运国运奥运努力才能走运;金牌银牌铜牌健康就是好牌。”
  请你仔细品味这副对联,任选一个角度做简单赏析。
  【分析】这是一个对联赏析题,所给对联的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热点,以此告诉人们人生的哲理,所以同学们可以从对联的哲理上进行赏析。另外,同学们还可以从对联的用词上进行赏析,如上联多次重复“运”字,下联多次重复“牌”字,两相对照,相映成趣。
  【参考答案】这个对联蕴含深刻道理,上联解释了“走运”与“努力”的关系,告诫人们“走运”不是随便得到的,而是努力的结果;下联则告诫人们不可一味地追求名利,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例如有一些运动员为了获得奖牌使用兴奋剂而损害自己的身体。)
  【实战提醒】
  做对联题,要明确试题的相关要求,要掌握大量的文学常识,要能够熟练地运用词汇,还要灵活地利用已知条件。了解对联的一般规则:
  (1)要字数相等。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2)要平仄相合。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讲究“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27
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
副词对副词
形容词对形容词……
如: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

中考语文:对联题答题技巧
赏析时,可从对联的内容上进行赏析,可从对联的句式特点上进行赏析,也可从句子的修辞上进行赏析等,答题时只要能抓住要点,正确赏析就行了。【参考答案】在内容上,这幅对联透彻地阐明了读书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道理;在句式上,这幅对联长短句结合,读起来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在修辞上,这幅对联巧...

认真思考,仔细答题是中考的那一副对联的句子
一、对联链接 试题给出一副对联,让考生回答与此对联相关联的内容,比如对联所涉及的典故,对联让你想到的名人或名句等。例1: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会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___,___。分析:此对联事实上就是根据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内容而撰写的...

中考语文-对联填空1
答案如下:对于中考语文对联填空1的题目,根据所给的选项,合适的填空应该是根据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和意境进行匹配。以下是对各选项的分析及推荐填空:饭店、酒楼:如果上联提及与饮食相关的内容,如下联为“美味招来云外客”,则上联可填“饭店、酒楼迎贵宾”,形成完整的对联,表达饭店或酒楼欢迎客人的意境...

了解对联知识 对联
二、解题技巧 如果是给出上联或下联 要求另写一联的题型 需要从具体的每个字、词上认真推敲。做这类题 一般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句意 据此在头脑中寻找并确定好与之意思连贯、 相对的内容 然后再对所给出的对联细细分析 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 紧接着根...

对联考点的专项讲解和专项训练
5、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2003年山西省中考题) 这类试题答题时要扣住上下两联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的特点。第5题上下联结构不对应,应将下联调整为“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第6题字数不...

2014年中考题语文的对联题目
最后,了解对对子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切实可行的技巧.如“拆分法”,即把一联分成若干个词组一一作对,再合起来,就是非常实用的方法. 【试题演练】 1.(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将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忠厚传家久. 下联:诗书继世 . 2.(2014年内蒙古包头市)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

吉林省中考语文对联试题特点与教学对策
反之,对联创作也能促进诗文的积累和运用。那么平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对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完成这类试题呢?不妨勤积累、巧训练。一、勤积累 多积累诗文。诗文特别是诗词中的对仗的句子,在形式上大多符合汉语文的规律和特点,把词类、词组、句式、声调、逻辑和修辞几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联知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诵读的例联来推荐背诵。这是学习对联知识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材料,才能进而进行知识的学习。比如,七年级可选一些五言及五言以下的,八年级可选一些与教材要求配套的,九年级可选一些与中考紧密相连的。或者低年级选一些描写 自然景物的,如“冬去山明...

2014年中考复习之对联专题
一、题目: 2014年中考复习之对联专题精选(答案);1、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文学社开展以“我爱校;所给上联,对出下联;上联:四季美景养灵性,;下联:;【答案】示例1:满园书香育英才;2、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上联: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下联:;【答案】示例:播种知识,享受智慧人生;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人教版)如何解答中考对联题
笔者认为,要想准确作答对联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简单了解对联常识理论指导实践 对联,又称对子,极讲究对偶,上下两句,字数相同,长短相当,形式整齐,节奏和谐。对偶,要做到词性相对,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如虚词...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