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周瑜的文章 急!!!

有关于周瑜的文章 要写他的好 现代文 文章最好是自己写的,或是偏僻一点的文章

周郎已去,何人顾曲

叹一声"苍天妒志后人伤."
那天当我看到"行云流水音犹在,从此曲误无周郎."
这句话的时候.就有了一种莫名的伤感.
这泪满的双眸 望不穿的 是那千载春去
这锁固的眉头 思不尽的 是那断肠愁绪
英年早逝的周瑜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当赤壁大胜.即将进兵巴蜀从而二分天下的时候.他居然倒下了.
和当年那个一统江东,雄心勃勃的孙策一样.
命运和这对连襟开了同一个玩笑.
在周瑜死之前,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除了感叹天妒英才的无奈.
除了壮志未酬的遗憾,
也许还会有一丝淡淡的欣慰吧.
为了孙家,周瑜可以说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回溯记忆
当平定了华北的曹操兵锋直指江南的时候.
周瑜未曾彷徨.他是如此的坚定.因为他知道.他不能将孙策托付给他的江山供手送于他人.
"士为知己者死".
我们仿佛又能听到他那句:“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
是他力排众议撑起了抗击曹操的大旗.
也是他使得曹操的数十万樯橹在谈笑之间.灰飞烟灭.
但为了孙家的鸿图霸业,周瑜并没有时间去品尝胜利带来的喜悦.
而是毅然率军攻打南郡,导致自己中箭负伤.
也为将来自己的殒命埋下了伏笔.
也许是为了早日完成孙策未完成的事业,在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后.
周瑜开始规划起了一张宏伟的蓝图.
"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
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二分天下的伟大构想也就那在一刻诞生.
正是因为他与孙策的目光曾经注视过同一个地方,
所以当他梦想着孙家的旗帜飘扬于中原各处时候,
他相信孙策也一定看得到.
当年和孙策一起凭借千人横扫江东的一幕幕又再次浮现在周瑜的眼前.
但是就在这时,成功与周瑜擦身而过.
上天没有给他再一次璀璨的机会.箭伤的未愈.繁琐的军务.终于使得周瑜因为积劳成疾而倒下.
他这一睡便再也没有醒来.历史也在那一刹那被完全的改写.
烟花如扣 月掩铜雀楼上楼 露浸霜流 寒梅滴血昙花愁
赤壁炎舟 潇洒抚琴风满袖 巴陵遗憾 曲尽悲鸿壮志酬
这一声声的哀怨,恐怕也只有到了九泉之下找孙策诉说了.
虽然有着太多的无奈和惋惜,可至始至终周瑜都对的起孙策了.他没有辜负孙策的临终托付.
对于周瑜来说.
即便是那二分天下的梦想成为了镜花水月.
即便那个在他梦想中 孙家旗帜飘扬于中原各处的情景成为了泡影.
我想他也可以为自己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一生都为孙家鞠躬尽瘁的周瑜也终于可以安祥的睡一觉了.或许这是上天对这位英雄的另一种仁慈.
只是他又可曾想为他那家中的骄妻着想过,他的这一生,唯一对不起的可能就只有小乔一人.
自古美人如名将 不教世人见白头
也许正是因为那种残缺不全的美丽,才给了我们这些后人一种憧憬和追逐的理由.
回溯一生
在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三十六年间 周瑜给了人们太多的传奇故事和动人的片段.
与孙策肝胆相照的豪情壮志.
与小乔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
与鲁肃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他以他的雅量高质使得擅长辩才的蒋干无言以对.
他以他的谦让宽容使得东吴的三代老臣发出了:"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的感慨.
他以他非凡的胆识和超出常人的睿智使得不可一视的曹操兵败赤壁.从此不敢染指江东.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被传为佳话,为后世所津津乐道.
难怪当周瑜辞世时.
孙权会潸然泪下的说出了:"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这样悲伤和惋惜的话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时侯孙权的眼泪是真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惋惜和悲伤也是真的.
直到多年以后,孙权称帝之时.还念念不忘周瑜. 对众大臣说:"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周瑜用他短暂的一生写下了三国时期不朽的诗篇.供我们后人歌颂和赞扬.
"弦声凄迷,谁人复共醉时舞,一曲阳关唱倾,无人和.声声怨,向谁诉? "
南朝的文仕为周瑜所作的<凝筝>是如此的凄惋和惆怅.音犹在耳.我却早已黯然神伤.
未来的某一天,我们都会随着时间而枯萎.那年少时激情澎湃也会消失殆尽.
但在记忆的深处.周瑜曾给我们的那份感动和钦佩.我却会牢牢记住.
而我也始终坚信.不管那历史长河是如何的川流不息.
也永远淹没不了这样一位羽扇纶巾.儒雅翩翩的一代名将.

舞尽人生

周公瑾三十三岁。
壶中有酒,肩头倚剑,白衣胜雪。
周公瑾半躺在野花丛中,背靠杨柳,一口口的品着杜康美酒。幽香的是花,醉人的是酒,但花与酒相遇便成了另一种气息。
酒不醉人人自醉。
公瑾微醉,双眼朦胧,望向天际,一片蔚蓝。

他才俊风流,他风华绝代。
他潇洒倜傥,他白衣如画。
遥想当年,锦帽轻裘,马踏江东。亦是在此地,她轻罗小扇,秀美无双,丽质清雅绝俗,宛若天间的仙女,共春而来。
她微笑,天地同笑;她蹙眉,万物皆忧。
男人吸引女人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他是周公瑾,风流,但不失风度,一曲《凤求凰》从他手中的长笛传出。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张弦代语系,欲诉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原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寄情于曲,曲声果然不同凡响。
她望了望他,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小乔。

至此,周郎曲艺,名遍江东。
那日,他立于长亭,感受着江东的烟雨,不知是谁家名媛焚香抚琴,但又频频出错。然,每错一次,他便回头而顾。
曲有误,周郎顾。从此,很多名媛佳丽,均以错曲来吸引他,但他是周郎,风流,但不轻浮,何况,他已有小乔,夫复何求?

然,周郎绝不是一个儒雅书生的代名词。
他精于剑技,他韬略无双。
他生逢乱世,山河动荡,烽火连延,战端四起。
他与孙策是刎颈之交,江东二乔,各占其一。
孙策勇武,周郎谨慎。
周郎助其扫平江东,傲视群雄。然,人命终有尽时,孙策殒命,孙仲谋继其兄之位。

后八年,曹贼率师百万,南下亲征,江东满朝震惊,更有怯而主降者,人心惶惶。
他临危受命,官拜都督;他羽扇纶巾,谈笑自若;东风一场,火舟数艘。便使得樯橹灰飞烟灭,但没想到一场大火却成就了诸葛孔明。
他嘴角上浮,那人,是个不世出的奇才。
天涯路远,人生路更远,路上瞬息万变。一子错,满盘输,却又要如何绚丽的舞尽人生?
是醉?是梦?是迷?是茫?
公瑾已如那梦蝶的庄生,分不清自己是周庄还是蝴蝶,自己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
毕竟,人生如梦,梦若人生。

周公瑾半醉,壶中有酒,剑倚肩头,背靠杨柳,空中弥散着花香与酒香。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郁郁葱葱的草木散发着似曾相识的悠远清芳,仿佛古老的琴瑟那千年不绝的沉吟……
凝翠的叶子交织成碧幽幽的云彩,悄悄地将阳光也染成了绿色。
我踏着一块又一块湿润的方形石块,清澈明净的流水萦绕着古老的石块,淡淡的清凉由脚底弥漫至我的全身,悄悄地唤醒了沉睡在我心灵深处的浓浓的感思。
曼回的石径上,游走着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
沿着着美丽而幽深的路,我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一片空旷的土地。
一只蝴蝶,扇动着白色的双翼,在我的眼前曼舞。
他,愈飞愈高,在近乎透明的半空中溶入了一群灵动的白蝴蝶中。
灿烂的阳光为舞者们镶上了华丽的金色,漫天似乎开满了绚烂的夏花,迷离了天与地。
忽然——
他,宛如一片秋叶,在半空中打着旋,轻盈得如同风神唇边的轻羽。
静静地,静静地,落在了地面上。
时间在风的沉默中凝固。
美丽的舞者,永远地停止了舞动。
他的翅膀,轻轻地贴着大地,美丽如昔。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的眼前,赫然出现了一座高大的墓碑——
“东吴大都督周瑜字公瑾之墓”——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生命的短暂,注定了周郎的完美。
周郎,犹如夏日里的白莲花,清清净净,婷婷楚楚。
多少女子,为博回眸一顾,错拨琴弦。
虽然驰骋沙场,却依旧潇洒儒雅。
十指纤纤,宛如玉笋,轻拨琴弦,《长河吟》音,飘越千年……
想起一位叫作“大宛良猪”的网友所写的那篇婉约凄美的《雪慕瑜》——
千古魂思,原本无题,
但恨朝夕,不见残吟。
桃红柳绿,尽碎我心,
落花幻境,流水声息。
清风朗月,夜夜摇裙,
江水奔流,尽皆东去。
吴侬软语,妄自唏嘘,
寒光点点,映雪慕瑜!

为什么要这般忧伤?人生,只要灿烂过就没有遗憾。
在漫长曲折的历史之路上,有谁似周郎一般完美?有谁能与周郎媲美?
时间的沙漠,湮没了古今多少英雄,而周郎,却是远方永恒的绿洲,一道绿影,一碧千年。
我很庆幸,千年之后,我生长在了东吴的土地上。
梦里的绿树青茵,依然摇曳在风中。

永恒的周郎

一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那一江风火楼船,在晚潮中灰飞烟灭.
他临风而坐,长剑如霜,指点江山,傲视残阳,眸目流光,神采飞扬,将一曲[长河吟]弹得雄盖天地,如长河奔腾势不可当!
火光在他的琴声与剑锋中缠绕,赤壁的火光映着他自信的微笑.
银枪,银甲,银剑流晖;
白袍,白缨,白马长嘶------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不尽的,是英雄。
两千年来,没有谁会忘记赤壁,没有谁会忘记周郎。苏东坡不能,杜牧不能,李太白不能,我们更不能。
长剑一指,天地失色。他,是永远的周郎.
二 .曲有误,周郎顾
他是江东第一美男子,面如冠玉,谦和文雅,才华横溢.
他善操琴,也善听琴.
“曲有误,周郎顾”只为这一句,让多少美人误拂琴弦,或者紧张,或者爱慕,或者试探,或者------或者只为搏他的一回顾.
诸葛亮是大众偶像,是鞠躬尽瘁的蜀军师;周郎是少女情人,是风流俊赏的顾曲郎.喜欢诸葛亮可以说出千百条理由,而喜欢周郎则不需要任何理由.
风流倜傥,转眄含情.他,是永远的周郎.
三 .美人如玉剑如虹
三国争霸男儿事.好男儿志在四方,理应驰骋沙场,救国危亡,哪还顾得上儿女情长?但英雄美人自古就是人们的向往,于是便有了小乔配周郎,将硝烟三国点缀的无限风光.
一个貌若天仙,一个才比子建;一个色艺俱佳,一个文武双全,
我们在感叹诸葛亮 “糟糠之妻不下榻”的高风亮节的同时,也不得不称羡周瑜 “美人如玉剑如虹”的完美人生.
周郎是幸福的,征战归来,他的身畔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小乔.
文韬武略,江山美人.他,是永远的周郎.
周瑜,你也许不知道你的那把火,不单单燃烧了整个江东的天空,而是燃烧了一千八百年。在这一千八百年的岁月里,周瑜这个名字带着他的精神闪烁在那段历史中。
赤壁的烽火已经不再燃烧,留下的是勇气和歌颂。在那场战役中,当时没有任何人相信你会赢,只有那个脸上带着轻松和惬意的书生,他叫诸葛。
曹操的大军虎视着江东,那个“宁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男人带着轻蔑笑看着江东,他骄傲的认为那是他的囊中之物。
而你,儒雅的都督,却用一把火打败了他的骄傲,这时,江东的百姓、官员包括孙权,这才知道,原来东吴也可以并列三国,也可以逐鹿中原,也可以称为一个国家。
我相信你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不是那个念着“既生瑜,何生亮”的愤愤不平之人,因为那个和孙策满怀着理想的少年,也许在他骑上马的那一刻,他已经有了鼎立三国的抱负。
长江水奔腾了几千年,带着人们对你英年早逝的叹息,对你满腹才华的敬仰流向大海。

江河永驻,周郎华采

题记——江河奔流,日月更替,总有这么一些人永不磨灭,总会深深勾起我们的追思和怀念,谨以此献给心中永不褪色的周公谨。

懵懂少年时,以为人生是一种享受,生命的悠远就意味着幸福的绵长。所以,一直以为周郎是天下间最不幸的人:

空有满腔才学可惜天不与寿,

空怀豪情壮志却抱憾终身,

空有一身乐感音灵却只留下轻轻《长河吟》,

空有英发雄姿却让小乔独对明月瑶琴、泪长流

空有乱世风云,豪强环伺却没能统一天下笑傲江湖。

他一切的一切都是空的,而这些,都是因为他的生命——永远只定格在了36上。人活五十而不夭,不幸,公瑾是夭折的,他的生命之花、艺术之花、军事之花,仅仅绽放了36个春秋,就在他最接近鼎盛时无声的消逝了。生命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当然也就无所谓幸福。

天空没有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不知不觉间在长大,在承受属于自己的痛苦与欢乐。岁月流转,当我开始习惯性的哼起《YESTERDAYONCEMORE》的旋律,开始回翔生命的天空时,这么一段话给了我几乎揪心的痛——“当朋友,恋人,敌人都已离我而去的时候,唯一永恒的只有自己。然而,这是真的永恒吗?当所有承载过去记忆的人碎裂时,永恒也会朽萎,剩下的惟有这千年的孤独与恒久的寂寞凄凉。”——是啊,越是长久的生命,就要面对越多的生离死别。沧海桑田,物是人非,这些词真的好残忍,每次读来都令人垂泪不已。当我还无法看淡这一切云卷云舒时,我宁愿将冗长的生命幻化为那短短的瞬间:如同闪电刺破长空,短暂而耀眼;像流星划过天际,短暂而美好。

直到这一刻,重回首,才发现公谨原来是世间最最幸福的人。

风华绝代!他的英姿,不知羡煞多少豪杰。那份从容镇定,那一股诗书华气,依稀的白盔白甲,依稀的白马,为他赢得了儒帅的美誉,也为他赢得了名动天下的江东美人。手中握着兵符宝剑,身旁依着红颜知己,英雄佳人,不枉此生矣。

才华横溢!胸怀十万甲兵,腹有千机良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智计卓绝,腾巨焰于大江之上。弱冠之年,便追随小霸王孙策平定江东。看一柄龙吟剑,追忆当年孙伯符,剑气如霜时,是二人携手纵横的一声长啸。抚那一张断弓,是伯符离去时的声声叮咛:“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郎。焚起一支短香,烟雾中,看到的是赤壁的火光冲天,和那张意气风发的笑脸。操起那张瑶琴,流泻出那奔涌的旋律,是它,就是那首熟悉的《长河吟》。江水不绝,情思不泯,丘壑不平,才气不息。奈何天不与寿,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生不逢时,是一种残酷:有家难回,有国难报,空有一身本事却碌碌终生,这是英雄最大的悲哀。他们不害怕对手,害怕没有对手。然而这种独孤求败的滋味,公谨永远也不会懂。因为上天不仅给了他一腔才华,还给了他一个施展才华的绝佳舞台——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究竟谁才是真的英雄。会猎天下,终成就孟德的半世英明。孟德的雄心壮志又在赤壁的大火中付诸东流。于是前半部三国史读来两人耳——孟德、公谨,南北对峙。

英雄迟暮,是另一种残酷,就如同垂垂老去的美人,只能顾镜自怜,追忆曾经的年华,转眼已成明日黄花。昨天的功业,如今的衰竭,相信每个英雄都不愿意接受,才有那老廉颇的愤愤,勇黄忠的恨恨。诸葛孔明也是少年得志,曾经儒雅风流,但人们的记忆中除了轻摇羽扇,弹琴退仲达,摇舌战群儒之外,总难免这样的一笔:五丈原,中军帐内,昏黄的油灯下,一个力衰发苍的老人佝偻着审阅地图。相比之下,周郎要幸运的多。36岁,英气勃发的岁月,既留存有少年的壮志豪情,又染上了而立的成熟稳重,在这个人生最光辉的时刻,静静的离去,只留给人们最美好的回忆。

他的生,带着令人艳羡的才华、恋人、知己和对手。

他的逝,带走了他人承载的记忆,将回忆留给深爱着他的人,将永恒的空虚与失落留给了他的恋人和对手。只有他留下的长河吟,静静的流淌,拨动每个人的心弦。

江河永驻,周郎华采。

周郎顾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唐 李端《听筝》

小时候,尚未完整读过任何一部与三国那个时代有关的书,就敢在满屋大人面前鼓着腮喊:“我就喜欢周瑜!”一时语惊四座。大人们总抱有一种类似于“抓周”的心态,认定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认定这样的一种喜好会直接影响到我一生的境遇,仿佛说喜欢诸葛亮的,必是既聪明又将仕途顺利甚至流芳百世;说喜欢关公的,必是有情有义而名扬天下;哪怕说喜欢刘备的呢,起码也有用人之材,恐怕将来不必用功也能成个管事的,落得个垂袖而治。每到这时他们就会很不屑地一缩下巴,表示不满意我的答案:“周瑜是被气死的,有什么好喜欢?”我站在他们面前,颇有要舌战群儒的架式,无奈大人们已经将话题转到巴以局势上了,完全放弃了眼前这个已然不可教也的刚满一米高的儒子。
到了始展眉的年纪,同桌那个总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色运动衫的男孩悄悄对我说:“《三国演义》里最帅的是赵云,其次是马超,再次是吕布,轮不上周瑜。”我略微侧过头去,看那张英俊而又稚嫩的脸上满是诸葛孔明式的睿智,清澈得如同江水一样的眼睛里写着大大的令人信服的“真的”两个字,在旁边那张发了黄掉了皮还被用刀刻用笔画到惨不忍睹的课桌上像扑克牌一样摆满了干脆面里送的三国英豪的小画片。
也许就是由于这些历史,如今课上讲到“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我还是能得到无数回望微笑的目光。她们总笑我前世应是那个贪看周郎眉目的笨拙而又花痴的琴娘,当初害得年轻的将军一杯庆功酒总沾不到唇边便要频频回首,而如今必要穿透一千八百年厚重的历史的铅尘回望那个铁索横江的时代船头上雄姿英发的古人。

我们的文化,是一种极其严谨的文化,百家争鸣,争的不过也只是别家对自己所提的观点所下的定义的一种认同。因而以意逆志成了本身崇尚含蓄隐约之美的中华古文明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正如提到李贺,往往只得到一个“怪”字,却不知杜樊川所提到的其佳处九则中,“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过是其中之一,那些“云烟绵联,风樯阵马”统统被划出定义之外,而不得见了。我们的思想往往像简化字一样被简化到只剩下一些最原始最浅显最表层的定义,总觉得那就像委屈了造字的古人一样委屈了那些存在于复杂的人性当中的不能触及的千变万化的思想。
于是,我常常想,周瑜本身应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个眉如远山眼如江水的人,一个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人,一个同智慧的代名词诸葛孔明一样临危受命的人,一个为一句夺妻之辞而拍案而起的人,他应该是怎么样的?我想,至少他不会如诗词中那样有着“细尘障路起,惊花乱眼飘”的太过潇洒太过快乐。他该是一个心事重重的人,一个无力于坚持人定胜天的人,一个只是传奇而非传说的人。他是一片江山无数城邦的依靠,他是那个桃花颜色好如马的温润的国度中被构建成的一个偶像,他是守护着一川烟草满城飞絮一个不容推卸的温柔的神。水是眼波横,山是峰眉聚,那半爿烟水空蒙的江山,全都是他的小乔。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当他被戴上将才的冠冕披上责任的金身,他就势必不再属于一个人。
所以民间有了“曲有误,周郎顾”的笑谈,仿佛是为这位生命效率太高而时间太少的年轻人做一个美丽的补偿。从来故事中都很喜欢将一段欲罢不能而又欲说还休的凄艳的爱情加在那双弹琴的素手上面,只因了周郎已拥有的,是名噪一时的小乔。我总是认定除了孔明智激周瑜时赞美过二乔以外,从没有人对这两个女子的美做出反应,那么小乔的美,便在于了周郎的珍视——或者说,是对男性尊严与荣誉的珍视。于是我总愿意相信,那双素手哪怕是爱,也是爱得很快乐,爱得很感恩的,那必是有一次偶然的差错开始,在一片仓惶错愕之中,那一顾必然是一种心照不宣的了然与宽容;而那受了一顾的恩宠的女子,如同发现了一座绚烂的宝库或是一片奇幻的花园般不自觉地欣喜起来,因了他与她共同守住了一个秘密,那是他们之间特有的信号,在那频频举酒而又频频喝不到口中的将军回首时茫然迷惑的目光里她轻快清爽而又狡黠地存在着。

其实对于一片江山,气量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而对于一个女子,不过是一个懵懂的回眸。很喜欢看过的一篇文章里的一个片段:一个洗衣服的妇女红着眼睛对另一个说,他婶,周郎没了。然后全东吴大恸。那弹着曲子的女子应也在其中吧。在吴人心中,周郎应是他们的天堑、他们的王气,他们坚固的墙;除此之外,他还是他们的希望、他们的理想,是他们共同的至高的审美追求。他是特洛伊的赫克托耳,以一种无力挽救生命的状态微笑着风流地接受着强者赐与的死亡,然后作为对手的功勋被记入历史,成为另一个人的反衬。这是小说家创作的高妙之处,同时也是他们上挑的嘴角边溢出的一抹冷冷的残忍。

“既生瑜,何生亮。”我始终坚持相信这话是小说家的杜撰。一个年轻而骄傲的灵魂,死亡应是他最后的一道光辉,而这一道微弱的光芒也被剥夺了。他的对手,史学家与小说家、名誉之神与智慧之神共同的宠儿诸葛孔明,他的身死五丈原叫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种死亡,要令江山为之震撼。而周瑜的死只被塑造成了一场闹剧。后人有多事者,说周瑜是诈死,赚诸葛亮来吊唁,在灵堂埋伏上武士行刺,却被诸葛亮看破,哭丧时哭一声拍一下棺材,用藏在手里的蜡丸将棺材上的气孔堵死,把周瑜活活憋死在棺材里。这样说未免太小看了周郎,也太小看了孔明。本身《三国演义》中的诸葛武侯形象就因太过光彩夺目而太缺乏人性的闪光点,这就像绝对的光明就是黑暗一样,他是一个被发现藏匿于人世的神。既然风流无限的诸葛亮能和《水浒传》中不读诗书的三阮兄弟说一样的“准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以钓鳖鱼”,既然武侯给自己对手的评价竟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那么未免觉得小说家对于历史上万人景仰的诸葛亮也是不公平的。在谋略与风骨之间,他太难以做一个平衡,那种曾在水泊中感动我们的草莽精魂,此时却黯然失色。
周瑜是不曾败的。武侯赢得了万世的景仰,而周郎赢得的是千年的眼泪。人的眼泪如松枝滴落的油脂,如果只是一瞬间的事便罢了;一旦被赋予了时间的概念,那么,一滴永恒的眼泪就可以是一粒价值连城的琥珀了,而且必然要在其中蕴涵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故事,在千年的变迁之中执着地传承。

公元279年,吴天纪三年,王浚楼船下益州。吴歌断弦,当一片降幡出石头时,吴人的泪眼中,是否能映起赤壁当年的火光接天?千寻铁锁沉江底像是一种因果报应最终回到了他们这里,而那托体山阿的人呢,盖棺定论之后的周郎,是否做鬼也没做出“气量”,仍要放不下舍不开地回首一顾?不过看吴山青了越山青,赢得生前身后名。

决不后悔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如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题记
广漠沙场,你跨下白驹,披坚持锐,挥剑如虹,令对手望而生畏,溃不成军! 花前月下,你英姿勃发,佳配小乔,弹指之间,音律自成。悠悠《长河吟》,道尽天下英雄河山梦! 仕途人生,你年少有为,且勇且智。大江畔前,与“小霸王”义结金兰,从此东征西战,最后官拜都督,统领三军,名扬天下! 一代风雅儒将周公瑾,血酒疆场而气宇依旧,壮哉! 你的一生更如一曲悲壮的英雄挽歌。 三军帐前,你怒责公覆,那一百杖责,丈丈责于黄老将军皮肉,更棍棍刺向你的心房,最锋利的武器竟是悠悠众口,有谁能看到,将军今日之痛乃是为了以 后赤壁河上的烽火辉煌!长河啸,丈夫心,你那坚毅的双目,分明闪着带血的泪光! 刘备骗走了荆州,诸葛亮夺走了三郡,你几次力讨不成,最后气急攻心,当年的赤壁河,今天的英雄墓!从此,“狭隘、忌妒、小人”等骂声伴你走过了千年岁月。吕布为美色而弑君,是忌妒;庞统为邀功而丧命,是狭隘;刘备满口仁义而与同宗兄兵戎相见,是小人。而你,公瑾,为国家存亡而生,为民族利益而死,何罪之有!刹时山河失色,怒水咆哮,英雄之心何人知,丈夫之行何人明? 一个声音高喊着,你后悔了吗?给你名声,让你名垂青史! 决不后悔。
泱泱中华,多少英雄伟人,为了民族存亡,国家兴衰而牺牲自己,牺牲自己的利益,生命,包括世人最为看重的名誉。此皆真豪杰,真丈夫!
英雄无悔,大江奔腾依旧。
看淡了生前事,何计生后评?
——后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24
提到周瑜,往往都是“三气周瑜”的故事,是“既生瑜,何生亮”,以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等等。只可惜那不是历史,是小说。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气过周瑜!就算是气过周瑜,恐怕也气不死。因为周瑜的气量是很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也就是说性格开朗,气度宽宏。同代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比如说刘备就曾说他“器量颇大”。周瑜又是一个漂亮之极的英雄,《三国志》就说他“长壮有姿貌”,还说“吴中皆唤为周郎”这个“郎”便是那时对英俊男子的称呼。这都足以说明周瑜是一个气质高贵、气度恢宏的人。他人品好,修养高,会打仗,懂艺术,尤其精通音律。

周瑜的仗打得也确实漂亮。赤壁之战中,他是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苏轼的《赤壁怀古》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何等的惊心动魄!这个时候的周瑜,这可谓是少年英雄,意气风发,光彩照人。

周瑜24岁就被任命为建威中郎将,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同年迎娶了江东名嫒小乔。赤壁之战又建奇功。这样的人怎么会嫉妒别人?《三国演义》的写法,无非是扬诸葛而抑周瑜罢了。

一)周瑜的风度

“既生瑜,何生亮”已经不知误导了多少代人。这句话会在稍后周瑜与诸葛亮的关系中会说到,这里只谈气量。演义里周瑜气量狭小,不能容物。他妒忌诸葛亮的才能而长叹,老天爷既然你生了周瑜,为什么还要再生一个诸葛亮呀!?于是,周瑜就拼命想杀了诸葛亮,诸葛亮自然没杀成,而自己给诸葛亮气了三次,居然气死了。

周瑜真会这么小气吗?纵观整个三国史传,论气量,周瑜就象弥勒佛。“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物,开口大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句话好像又是记错了,不过还算顺口,将就着啦)我是喜欢周瑜,这个不假,但是这个并非我的溢美之辞。本来想写个《青梅煮酒评三国之十大魅士》,个人兴趣。只是这篇写完累了,还是算了,这里就大略说一下周瑜的风度吧。

(1)周瑜是江南著名的美男子,《三国演义》这里说了真话,称他“姿质风流,仪容秀丽”。当时江南人多呼孙策为孙郞,呼周瑜为周郞,甚至称“美周郎”。

呵呵。请容许我说几句不关主题的话,就是孙策的魅力。史载孙策“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士兵和民众看到孙策后,“莫不尽心,乐为致死”,甚至“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哈哈,以前只听说“倩女幽魂”,现在才知俊男也能勾魂。

但一个人如此受欢迎,绝非长得俊俏,人性上的伟大力量,也就是风度以及流于形色的气质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视。

(2)周瑜精通音乐,有“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周瑜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在忙什么事,不管弹琴的人是谁,如果听到有人弹琴弹错了,就一定会找到弹琴的人,教他怎么弹才对。不知小乔MM是不是这样给周郎泡到的。哈哈,缇坦写到这里又想起了周郎的娇妻小乔MM。如果是小乔弹琴,就算不误我也会顾的。打光荣出的游戏《三国志8》的时候,缇坦的第一目标不是王霸,不是权谋(讨厌当君主),就是娶了小乔,哈哈,老天不负有心人,成功了耶!~~

(3)周瑜的雅量。这里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雅量高致”,一个是“若饮醇醪”。

雅量高致也就是蒋干见周瑜。不过演义这里大大丑化了蒋干,整个事件和史传中说的也完全不同。这件事并非在赤壁之战期间,史载:曹操听说周瑜“年少有美才”,便密下扬州,派辩才“独步江淮”的蒋干去说服周瑜投降。蒋干一见周瑜,周瑜就说自己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蒋干来的目的。而蒋干被周瑜的气质所折服,陪周瑜四处走走,喝喝酒,一边听着周瑜说话,一边笑,劝降的话一句也没说出口。回去见曹操后,蒋干对曹操说:“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周瑜的雅量一时在江北成为美谈。“中州之士,亦以此多之”。

周瑜自从跟随孙策转战江东,战功彪柄,地位一直在老将程普、黄盖、韩当等之上,孙策死时更成为托孤的重臣。“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而这句话又有“专意属周郎”之意。程普自恃三朝元老的身份,心里闹别扭,处处与周瑜作对,经常凌侮周瑜。而周瑜“折节容下,终不与较”,最终周瑜化开程普的心结。程普没有学廉颇负荆请罪,但从此“敬服而亲重之”,还和别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演义中狂傲的周瑜原来是一个谦谦君子。只可惜缇坦晚生近两千年,不能和周瑜相交,只能去喝陈年的美酒,体会一下酒中知己相通的感觉。也是没喝两杯就不知不觉醉了,但感觉却总不太一样。。。。呜呜~~

(二)天妒英才

周瑜气度非凡,当然不是给诸葛亮气死的,瑜亮的关系,在下面将说到。这里简单说一下周瑜的死。。。只可叹天妒英才,周瑜远征西蜀,病死巴丘,时年36(这是虚岁,实岁的话是35岁)。

(三)赤壁之战与东风

史传本没有借东风的记载,而诗人杜牧写了一首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本来是说周瑜的,但罗贯中老先生从中得到启发,于是有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诸葛亮摆神坛借东风的故事。

赤壁之战是周瑜的杰作,跟诸葛亮关系不大,诸葛亮在其间的主要作用类似于一个说客,就像一个外交官和孙权办完结盟的手续吧。以后说诸葛亮的时候还会再说一下,这里不提了。至于东风,我不太懂气候,有两种说法,一是冬天我们喝的都是西北风,没有东南风,一是什么什么原因的,我忘了,总之就叫做“冬天时有东南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2-26
是我自己写的= =。

情倾周瑜
曾经,零零碎碎写过不少篇关于周瑜的文章。
那个少年得志的将军成了我无数次午夜梦回的对象。依稀还是梦中,那些骑在白马之上,一身戎装,俊朗不凡的影子统统成了他。
每一次停笔,再翻一遍《三国》,又会觉得对他有了新的认识,那薄薄的几张纸,竟是永远也写不尽他的好与坏,高明与失策。
于是,仿佛是注定了的,每一次停笔,都会再次留下遗憾。他的身影,在想象中愈加高洁。
我这个人有一种偏执。一旦认定了一个人,无论什么事,都再无法改变他在我心中的形象。
就好像那个“金屋藏娇”的故事。不记得从哪里看来,觉得阿娇很可怜,此后,无论多少个电视版的阿娇多么刁蛮,多少个小说版的阿娇多么无理取闹,我一直认为,是那表面光鲜的金屋葬送了曾经的红颜似水,并怨刘彻寡幸,恨卫子夫狐媚,厌刘陵负义至今。
我很清楚诸葛亮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也看见了周瑜的心胸狭窄,暗中冷箭。可是,无论做多少次选择,我的答案还是不还改变。在他的大仁大义,至情至性中,那多数人都会有的通病简直已渺小到足以让我忽视的地步。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东坡的赤壁怀古成就了我的共鸣。
出于朋友之义,孙策死后,东吴风雨飘摇之际,他第一个站出来,尊孙权为主上,帮其稳定人心。
如果他有私心,大可以自己登上那个宝座,携兵符以令诸侯……
但是他没有。
出于夫妻之情,在曹操强大之时,他大可以投靠曹家大树……只要献出小乔。
但是他没有。
宁愿在沙场上死得重于泰山,也不愿靠出卖妻子活得轻于鸿毛。
他嫉妒诸葛亮,想方设法和其作对,但是关键时刻,他还是能以大局为重,压下个人情绪,共同对敌。
我敬佩、倾慕他的一切一切。然而,老天只给了他太少的时间,36年,仅此而已。
在狭窄的时间与空间内,他的才情永远被诸葛亮的光环所掩盖……
既生瑜,何生亮?
终究是意难平!
他的一腔抱负并未实现,却早早离开了人世,在历史长河中,就如一滴小水珠般,没有泛起一丝涟漪。
小乔的周瑜,孙策的周瑜,东吴的周瑜,或许都不完美,但我心中的周瑜,却是天下无双。
那样的一个英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