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佛经应该看注解吗,应该刻意用意识心思量吗?

如题所述

如果只是持诵,不需要看注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诵经过程中不知不觉豁然领悟,效果最好;
如果是想了解或理解,看看注解有助于更深刻的体悟。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注解也会掺入注解者这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体悟,如何分辨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是佛弟子,那么还有更有效的办法解决,那就是三法印四依止十不盲信:
佛弟子,当牢牢把握“三法印”、“四依止”、“十不盲信”。
佛陀在世时,早已预见末法时代邪师邪法如恒河沙,故曾经教会佛弟子三种工具,分别叫做“三法印”、“四依止”、“十不盲信”。有了这三样工具,哪怕高僧大德讲错了,你都能分辨出来。这样就不会被邪师邪法误导,确保自己走上正确学佛的道路。

小链接——:
一、三法印(由于佛弟子结集的不同,也有“四法印”一说,但原理皆相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因为三法印是“印”证佛法真伪的标准,如同世间的公文,凭借印监可以确认公文的真假,因此称为“三法印”。

二、四依止
“四依止”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是学佛者应该依循的四个准则。
一、依法不依人:依止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不依靠有生灭现象的某一个人。譬如李宇春说:“信春哥,得永生”,但是李宇春本人就是众生之一,有生有死,显然这句话就违背了“依法不依人”的准则,是不值得去信的。
二、依义不依语:从义理本身去把握真理的内涵,而不执着戏论,满足于语言文字的游戏。
三、依智不依识:以般若智慧为人生行为的规范,而不依顺一般的俗知俗见。简而言之,凡是佛经上提到的,都值得去相信,否则就要去质疑它。譬如“男戴观音女戴佛”这句话,与平等、慈悲的佛教义理完全违背的,佛弟子修的就是摈弃分别心、执著心和妄想心,显然,这是民间根据“阴阳调和”原理发明出来的所谓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俗语的“神圣升级版”(观音在民间视为女性,所以和男子搭配是“男+女”的标配;反之,民间视佛为“男性”,故与女子搭配为“女+男”的标配),故不值得相信。
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持究竟的宇宙真理,而不盲从方便邪说。
四依法是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指南。能够依止四依法,得其门而入,才能探骊得珠,登入真理堂奥。

三、十不盲信:
(一)不可盲信耳闻目睹;
(二)不可盲信经典上的文字;
(三)不可盲信感觉;
(四)不可盲信报道;
(五)不可盲目信任特殊的原因;
(六)不可盲信传统;
(七)不可盲信看起来合理的事物;
(八)不可盲信逻辑;
(九)不可盲目信任所谓的学问、能力;
(十)不可盲目信任某某,尽管他的老师是一位有修行的圣者。

——小结:三法印类似于“法则”,是佛教的“最高宪法”;“四依止”是手术刀,用以剖析;“十不盲从”则是“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30
你不思考,不去体悟,你怎么能了知?
我们只可能用意识心,你不用意识心的话,你有本事直接用真心?那你还修什么?直接就成道了。
学习经典,一定要用心,而且要去体悟,根据经典所教的去悟。如果看不懂,可以参考注解,但也不过是帮你体会,你应该要自己去悟入,而不是只是鹦鹉学舌,转述别人的话。所以,看不懂,反复看,反复思维,体会,自然就能有悟处。那个才能做为你修学的指引。
第2个回答  2016-11-30
必须的,有意轻慢就造下孽啦!切记,要莫不看要莫认真看。
第3个回答  2016-11-30
要看注解,或者听法师讲经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