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斯”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文言指示代词。这;这个;这里。也指文言连词。于是;就。还指上古汉语指劈、砍。
斯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sī,左右结构,部首为斤,总笔画数为12,有“这”,“尽”,“乃”等含义。还有斯姓。可作动词、代词、助词、形容词。
斯古文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0

“斯”的意思有如下几种:

1、文言指示代词。这;这个;这里。

2、文言连词。于是;就。

3、上古汉语指劈、砍。

4、 古同“厮”,卑贱。

5、姓。

组词:斯文,斯文扫地。

“斯”这个字在古文中的用作指示代词时候比较多,比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而在现代汉语中,“斯”一般需要组词才可表达意义,而极少单独使用。比如常见的“斯文”一词,就是组合词。还有就是,“斯”字如今用在名字上比较多,特别是外国的名称翻译,比如“斯奈克”等等。

扩展资料

相关古文推荐:

《陋室铭》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它单纯、简练、清新像一首精粹的诗,充满了哲理和情韵。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3

斯,拼音读:sī ,在古代其意思有:

1、作动词使用,译为是“劈”“砍”的意思。

如《诗经•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译文:墓门旁有荆棘草木,用斧子劈砍。

2、作代词使用时,可译为“此”“这”“这里”。

如:“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后人有观此文者,也会感慨于此文章。

3、作连词使用,表示承接,多用于条件复句的开头,可以译为:“那么”、“就”、“那么......就”;

如:“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君王不怪罪与,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都归附到你这里来了。

4、作助词使用,通“是”,表示结构关系,用在倒装的动宾词组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用 例极少。

如《诗经·幽风·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译文:共饮两尊酒酿,宰杀小羊大羊。

5、作语气词使用,用在句中或句末,跟“兮”差不多,可译为“啊”(用在句中的也可不译)。 多见于。

如: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

译文:于是筹建千座粮仓,于是筹措万辆车,(储藏、装载)谷子、稻米和高粱。

扩展资料:

相关古文推荐:

《刘梦得文集》(唐)字梦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子云亭。云:何陋之有?

意译: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

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论语》

意译: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3

古代“斯”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这,这个,这里:斯人。斯时。以至于斯。

2.乃,就:有备斯可以无患。

3.劈:“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4.古同“厮”,卑贱。

5.古同“澌”,尽。

6.姓。 

古代“斯”常见释义及出处:

    劈;砍

      斯,析也。——《说文》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诗·陈风·墓门》

      有斯明享。——《书·酒诰》。郑注:“析也。”

      厮(斯)舆之卒。——《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

    扯裂

      斯,裂也。——《广雅》。王念孙疏证:“今俗语犹呼手裂为斯。”

    分开

      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庄子》

    距离;离开

      华胥氏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

    “斯”假借为“此”,这,这个

      斯,此也。——《尔雅·释诂》

      斯言之玷。——《诗·大雅·抑》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黄宗羲《原君》

      又如:斯世(此世,今世);斯人(此人);生于斯,长于斯

    则,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

    通“厮”,古时干粗杂活的奴隶或仆役,引申为卑贱

      旅琐琐,斯其所取灾。——《易·旅》

      乡官部吏,职斯禄薄。——《后汉书·左雄传》上疏

      又如:斯役(厮役。指干杂事的劳役);斯养(即厮养。奴仆)

    白色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诗·小雅·瓠叶》

    表示结构,相当于“之”、“的”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小雅·斯干》

    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以确指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是”

      笃公刘,于京斯依。——《诗·大雅·公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