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

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扩展资料: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用“道”来表示宇宙大自然、人生的真理实相。这些实相本来没有名字,只是一个实体的存在,人们为了沟通的方便,也是由于2500年前人们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当时世界相对封闭没有通讯往来。

所以,佛陀用“空”,耶稣用“上帝”,穆罕默德用“真主”来分别表示宇宙大自然、人生的真理实相。我们用“道”来描述、诠释宇宙大自然、人生的真理实相,这只是语言文字、理解想象、思维推理,它与我们实际体证到的宇宙大自然、人生真理实相的那个“道”,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因此,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例如,就以新疆的哈密瓜为例说明这个道理,现在要做一个买哈密瓜的视频,视频上面有人在卖哈密瓜,其中有人在买来吃哈密瓜,并竖起大拇指称赞哈密瓜怎么香!怎么甜!吃到嘴里怎么美妙等等。

而只看视频的人,如果当下没有吃到哈密瓜的话,也只能是饱饱眼福、耳福罢了,这就是语言文字、理解想象,而没有实际体证的意思,只有当我们真正亲自吃到哈密瓜,亲自品尝到了哈密瓜的香、甜、美味时,才是真正的亲证。

我们修行解脱就是要透过这些语言、文字、经典,这些指月的手指、工具,去看到、亲自求真求证到宇宙大自然、人生的真理实相。“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用“名”来表示宇宙大自然现象界的一切人、事、物。

人们为了沟通的方便,对现象界的一切人、事、物,进行了命名、分类、注册,并且写入百科全书中去。但是,写在百科全书、经典中的名相,与现象界人、事、物的实际存在,有很大的不同。

就像百科全书中记载的哈密瓜再怎么好,你却吃不到它的味道,而实际长熟的哈密瓜,我们就可以品尝到它的美味一样,这就是老子所讲的“名可名,非常名”的真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可道,非常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所谓道,可以说得出口的就不是真正的道;所谓名,可以说得出口的名也不是真正的名。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可以说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恒常的,可以用名去称谓,就不是恒常的名称。照这样解释,道和名都是指称谓、言说或指称。这是道、名的第一层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哥名,非常名。”这十二个字,是老子《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的第一章的开头句,也是道经的总纲。它的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述的“道”,它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的“名”,它就不是永恒的名。也可以更进一步理解为,道路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
“道”,是老子首创的含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万物运动变化所依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除此以外,老子“道”的哲学概念还有以下内容:一、道体,即“道之为物”,是只有心灵才可以认识的客观实在,标志着宇宙万物的本原。道体的本质是“小”,是可以为心灵所认识的,其前提条件是修德,即必须使自我意识合乎自然法则。二、道性,即由道体所体现出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标志着世界万物之所以发生、发展、转化、灭亡的根本法则。道性是客观的,其客观性是由道体的物质性所决定的。对道性的把握,决定于修道者的悟性也即理性思维。道的境界越深,悟性越高;悟性越高,识道的能力越强。所谓修德悟道,就是强调“修”、“悟”二字,修是修正,是要不断地扬弃自我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思想意识;悟是体悟,是要把直觉思维寓于理性思维之中,只有理性思维或者只有直觉思维都不可能获得真理。宗教源于直觉思维,唯物论源于理性思维,而老子的道德论是直觉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识道是直觉思维,修德是理性思维。三、道境,即识道者通过反思默修所进入的忘却自我、没有烦恼、逍遥无碍的灵明境界。
“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都是名词“道路”的意思,但前一个“道”特指圣人之道。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动词,为“行走”的意思。“常道”,指没有体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也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前一个“名”是指沿圣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也即“朴”之名(二十五章);中间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即“求得”、“占有”的意思;后面的“名”,指功利之名。“常名”,指常人所追求的名也即功利之名。圣人内求,所得之名,虽虚而实;常人外求,所得之名,虽实而虚。首章开宗明义,确立了道的哲学概念,并向世人说明:人类的康庄大道不是常人之道而是圣人之道,人生的意义也不应是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追求内在的真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0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

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真正的名与利是可以求到的,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                         

“道”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

“名”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道”是内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虚的东西,即平常所说的“虚名”。

道可道,非常(恒)道。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第4个回答  2019-12-23
看似深奥莫测的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我们先看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简单来说:这句话中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某种不可以描述的宇宙万物之间的本源的本源,一切都有这种“道”演化出来。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说道、表述的意思。再往后“非”是“不是”得意思,常指“正常”,道指的还是那个宇宙万物的那个道。连起来说的意思就是道这种东西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述的,如果能用语言表述出来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同理我们看第二句话“名可名,非常名”中第一个名指的是名词,即指代“道的名字”,第二个名是动词,指代“命名”。后面的“非常”同上段分别指“不是”、“正常”的意思,最后一个名代指“道的名字”。连贯起来的意思就是如果道这种东西要是可以命名的话,那么他也就不是最初的道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