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对唐宋以来中央政府的演变的认识

如题所述

从中央和地方来看:唐朝实行的地方节度使制度首先有点像西周的分封制,但是唐的节度使是由中央任命,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央的关系比较稳固,不容易发生地方叛变的情况,但是由于边境的藩镇多年来收少数民族的侵扰,所以唐帝不得不把藩镇的权力扩大,而且军事行动也让不少节度使战死沙场,为了军事行动的成功新的节度使只能在战场上由部下拥立,中央只能事后认事,而且有的地方藩镇离中央较远,正所谓:山高皇帝远。藩镇随着实力的增长逐渐萌生谋反之心,到了唐朝的中期,安史之乱也就是差不多这个样子出来了。唐朝灭亡后,林立的藩镇在中华大陆上形成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后来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建立了宋朝。然而宋朝吸收唐灭亡的原因:从钱 兵 权 下手:钱:把地方多余的钱上交国家,留足自己用的。兵:把军队的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开来。权:剥离或者削弱武将的权力,并且规定武将不得到地方担任地方一把手,以免武将拥兵自重。
然而到了宋朝: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基本上以中央占据优势结束了。
接下来是唐宋以后的中央内部的解决(就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首先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分解了相权,但是由于唐的衰弱皇权明显的收到相权的挑战,丞相(或者是宦官们)尝试架空皇权,然而他们成功了。到宋朝是,宋太祖为了解决三省的权力过大,设立了二府三司制度,完成中枢权力机构的转移。到了元朝,蒙古的元太祖又认为三省六部和二府三司太麻烦于是只设立中书省统领六部。但这也有它的局限性:中书省的权力疾速膨胀,成为了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设立内阁大学士,用于辅助皇帝处理政事,而且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自己直接统领六部。(明朝还可以制度治国,皇帝可以几十年不上朝,国家大事什么的就交给内阁大学士搞定。)到了大清,清皇帝为了解决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了军机处,辅助皇帝下旨。后来军机处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处理军国大事,外交内政等国家大事。但是由于军机处的官员只能收皇帝接见,不能与其他官员交流,所以他们的忠诚还是可以的。同时军机处的设立也标志着专制皇权到了顶峰。(丞相在明朝是就落败于皇帝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