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扩大写作思维?

如题所述

如何扩大自己的写作思维
希望这篇关于话题作文审题训练中培养发散思维的文章能对即将高考和作文水平十分差劲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剖析话题,挖掘话题内涵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由概念或命题构成,包含多个层面。剖析话题,挖掘话题内涵,就是要从分析话题的意义层面人手,分析话题的上一层面是什么,平行层面是什么,话题之下还有多少子话题,以排除话题上一层面或平行层面的内容,保证写作切题。
例如: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文。
据说犹太王大卫的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一个人物的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一哲人曾说:“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天地。”另一位哲人又说:“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
到底什么不该记忆,什么该记忆?请以“忘与不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应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材料可用也可不用。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应以“忘与不忘”为中心,联想以下几个问题:①话题的意义层面是什么?②话题的平行层面是什么?③话题的上一层面是什么?④话题的下一层面是什么?
通过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话题的意义是“忘记与不忘记”,二者在内容上是一一对应的;话题的上一层面是记忆;话题的平行层面是“记与不记”,因为忘与记是对立统一的,且谈“忘”与谈“记”角度不同;话题的下一层面内涵丰富,应引导学生广泛展开联想:

①你爱别人,忘记;别人爱你,不忘。
②你帮助过别人,忘记;别人帮助过你,不忘。
③你对别人有恩,忘记;别人对你有恩,不忘。
④别人对你不好,忘记;你对别人不好,不忘。
⑤现在的成功与荣耀,忘记;过去的失败与教训,不忘。
⑥生活中的烦恼,忘记;生活中的快乐,不忘。
⑦生活中牵挂精力的琐碎小事,忘记;自己的理想、目标,不忘。

这些忘与不忘,或统一到做人必备的道德修养上,或统一到对国家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上,或统一到对国家民族振兴的责任上,或统一到对生活的正确态度上,它们大大丰富了话题的内涵,拓展了写作内容,活跃了写作思路。
分析话题的层面意义,运用的是关系联想。排除与话题关系远的概念,选择与话题近的意义,这就做到了切题;分析话题的子话题,分析话题所涉及到的内容,运用的是相似联想。如此一来,打开了思路,明确了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表现话题。

二、回归课本,利用课本资源
教材是教师“教”的例子,学生“学”的范本。现行语文教材中编选了古今中外大量优秀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深入挖掘课本中的写作资源,就是引导学生重视课本,回归课本,从课本中寻求尽可能多的素材,以利于他们拓展写作思路,寻求最佳的立意角度,写出有创意有见地的文章来。
还以“忘与不忘”这一话题为例。其实这一话题不仅可以体现在人的品质上,还可以体现在某一具体的人物或事件上。例如:杜甫忘掉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床头屋漏”无干处,不忘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海伦�6�1凯勒忘掉的是双目失明的痛苦,不忘的是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史铁生忘掉的是肢体残疾,终生与轮椅为伴的痛苦,不忘的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沉思考。
这些人物中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但无论如何,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忘与不忘的统一。这忘与不忘的统一,不正体现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吗?这忘与不忘的统一,不正是写作需要挖掘的吗?回归课本,主要运用接近联想,联想到古今中外有哪些事例可以表现话题,蕴含在事例背后的深刻道理是什么。这就大大丰富了写作素材。

三、拓展阅读,搜索阅读信息
如前所言,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由话题辐射开去,可以衍生出许多子话题。这些子话题可能是教材已经涉及到的,也可能是教材没有涉及过的。我们要回顾读过的书或文章,从中搜寻有关信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4
多观察生活,学会生活,体会生活!!!
第2个回答  2013-11-24
实践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