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府,就是后来的内蒙古正蓝旗东部。1264年,元世祖诏令以燕京作为中都,旧址就是后来的北京城西南部的莲花池以东一带,

1272年他又改中都为元大都,并从1267年开始兴建元大都,历时18年之久,直至1285年才全部建成。

元大都当时的整体布局呈长方形,南墙位置在后来北京长安街南侧,北墙位置在后来的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的北三环路附近,那里后来遗存有断断续续的、被称为土城子土丘,就是元大都当时最早的北城墙。

元大都从里至外分别是宫城、皇城和大城.大城周长60华里,有11个门。南面三门:正中为丽正门,就是后来的正阳门、东为文明门,西为顺承门;东面自南而北是齐化门、崇仁门和光熙门;西边自南而北依次是平则门、和义门和肃清门;北面只有两座城门,东为安贞门,西为德胜门。

元大都皇城的南门叫灵星门,在后来的午门一带。灵星门与丽正门之间,曾有一个“T”形的半封闭式宫廷广场,后来明清两代的宫廷广场就基本沿用其旧址,并在中间建造了天安门。元大都城墙四隅均有角楼,城外设有墩台,城内宫殿在前,坊市在后,50个街坊星罗棋布。

紫禁城城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7

金朝在北京建都60余年。金贞佑三年(1215年),蒙古骑兵突破南口天险,攻占中都,全城毁于一片火海之中。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初,采取两都制度,以开平(今蒙古多伦西北)为主要都城,称为“上都”,以中都为陪都。

1267年,忽必烈决定建设中都新城,并立即征集工匠,组建工程指挥机构,任命曾主持上都城建设的汉人刘秉忠负责规划营建。

刘秉忠首先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地形测量,然后制定了总体建设规划。在修建房屋和街道之前,先埋设了全城的下水道,再逐步按规划好的城市蓝图修建。

1271年,忽必烈公开废除“蒙古”国号,按照《易经》中“大哉乾元”

之意,改国号为“大元”。第二年,忽必烈又命名正在营建的中都新城为“大都”,宣布建都于此,而以上都开平为夏都(陪都),蒙古人则称大都为“汗八里克”,意即汗城。迁都于此,意味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忽必烈决心灭南宋,做统治全国的皇帝。

元大都城在地址的选择上,有意避开了金中都的废墟。但又把未遭破坏的、风景优美的大宁宫及附近的大片湖面(当时称为“海子”)包括了进去,作为城市的中心部分。元大都在城市的设计布局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建都原则:三重城垣,中轴对称,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第一重城墙为外城,即整个城市的外轮廓。外城长约28公里,平面略呈南北向长方形。城墙全部用土夯成,外面是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城四角建有巨大的角楼,如现在北京建国门外的古观象台,就是当时的东南角楼。

外城共有11座城门,很别致。据说,设计者刘秉忠以此象征神话传说中三头六臂的哪吒:南面三座门象征他的三头,东西两边各三座门象征他的六臂,北面的两座门则是他的双足。

第二重城墙为皇城,周长约10公里,位于全城南部的中央地区。皇城的中部是太液池,即后来的北海与中南海;东部即宫城,西部有兴圣宫和隆福宫。皇城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即为“前朝”;皇城后面的海子(今什刹海)是商船云集的地方,这一带是商业中心,即为“后市”。

皇城的东部(左方)建有太庙,是皇帝祭祖先的地方;西部(右方)建有社稷坛,是皇帝祭土地的地方。人们称之为“左祖右社”。

最里面一重是宫城,即紫禁城。宫城的中心线向南北两端延伸,也就是整个大都的南北中轴线。这样的设计十分鲜明地突出了宫城的位置,显示了这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心至高无上的地位。

大都城的干道系统基本上是整齐方正的方格网状。全城被干道划分成50个街坊,坊内有数条平行的小巷,称为“胡同”。胡同多为东西向,宽约五到七米;两条胡同之间相隔约70米,由一些四合院式住宅并联而成。这种东西向胡同的布局方式很适合满足北方住宅对光照、通风和交通的需要。城内的居民约有10万户、四五十万人。

元大都的兴建,是中国建筑史上光辉的一页:它继承、总结和发展了古代都城规划、建设的优秀传统,并为以后明、清北京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规模宏大,宫殿壮丽,人口众多,商业发达,是自隋、唐长安以后,新建的最大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城市之一。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