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寺 旧址

太常寺在北京的旧址
地址具体一点
北京市内的旧址
别乱七八糟的瞎回答
答得好的多给分50、100随便

找到一个拓片,可以证实明代太常寺在今天的天安门西侧。具体见下面及网页:
拓片题名 太常寺正官题名记
客观题名 额题:“太常寺正官题名碑”
责任者 (明)于慎行撰
年代 明万历十九年(1591)正月立石
地点 原在天安门广场西侧

参考资料:http://www.bjmem.com/bjm/yjjs/gs/200711/t20071113_2914.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28
这些机构很多不是同一个时代的,有的先出现有的后出现,职能上有替代和交叉,因为是前代有的机构所以都保存下来,但到后来实际已经没有什么权力可言,有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是秦汉时代的九卿系统的机关,而礼部是隋唐后的六部系统的机关,但是隋唐政治机构大改革后,原来的九卿系统并没有完全废除,所以有个就作为旧制度的残余留存下来,但是其大部分权力已经被六部代替,权限大副缩小,变成闲职,有的朝代则将其归口到各部管理,有点类似于现在我国那些归各部委对口管理的“总局”。
--------------------------------------------------------------------
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四司之外,清设有铸印局,掌铸造皇帝宝印及内外官员印信。会同四译馆,掌接待各藩属、外国贡使及翻译等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将原设之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礼部。礼部内部机构中添设承政、参议二厅,仪制、太常、光禄三司及礼器库、礼学馆。宣统三年(1911),将礼部改为典礼院,成为清政府专管朝廷坛庙、陵寝之礼乐及制造典守事宜,并掌修明礼乐、更定章制的机关。
-----------------------------------------------------------------------
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秦时称奉常。汉景帝六年 (公元前151年)改称太常(《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以后改称太常寺、太常礼乐官等。《隋书·百官志》:“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历代大体相同。太常的主管官员称太常卿。太常卿下属职官与音乐密切相关的为太常博士,协律都尉(校尉),太乐署的令、丞,以及汉以后建置的鼓吹署令、丞,清商署(部)的令或丞等。与礼乐仪制有关的官员为太常博士,或称太乐祭酒、太乐博士。兼及乐制和历算的官员。视地位高低称协律都尉(校尉)、协律中郎将、协律郎、雅乐部、钟律令、钟律郎等。其中的协律都尉、钟律令常常就是太乐令。太常所属个署、局、部的分并关系,因朝代和主管 。
太常寺 卿 少卿 丞各一人 博士四人 主簿、协律郎、奉礼郎、太祝各一人卿掌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礼之名有五:曰吉礼,曰宾礼,曰军礼,曰嘉礼,曰凶礼。皆掌其制度仪式。祭祀有大祠,有小祠。其牺牲、币玉、酒醴、荐献、器服各辨其等;掌乐律、乐舞、乐章以定宫架、特架之制,祭祀享则分乐而序之。凡亲祠及四孟月朝献景灵宫、郊祀告享太庙,掌赞相礼仪升降之节。岁时朝拜陵寝,则视法式辨具以授祠官。凡祠事,差官、卜日、斋戒皆检举以闻。初献用执政官,则卿为终献用卿,则少卿为亚献;博士为终献;阙则以次互摄。郊祀已,颁御札则撰仪以进。宫架、鼓吹、警场,率前期按阅即习。馀祀及朝会、宴享、上寿、封册之仪物亦如之。若礼乐有所损益,及祀典、神祀、爵号与封袭、继嗣之事当考定者,拟上于礼部。凡太医之政令,以时颁行。
太常寺一般设有: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上。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总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诸祠庙等署,少卿为之贰。凡大礼,则赞引;有司摄事,则为亚献;三公行园陵,则为副;大祭祀,省牲、器,则谒者为之导;小祀及公卿嘉礼,命谒者赞相。凡巡幸、出师、克获,皆择日告太庙。凡藏大享之器服,有四院:一曰天府院,藏瑞应及伐国所获之宝,禘祫则陈于庙庭;二曰御衣院,藏天子祭服;三曰乐县院,藏六乐之器;四曰神厨院,藏御廪及诸器官奴婢。初,有衣冠署,令,正八品上;贞观元年,署废。高宗即位,改治礼郎曰奉礼郎,以避帝名;龙朔二年,改太常寺曰奉常寺,九寺卿皆曰正卿,少卿曰大夫。武后光宅元年,复改太常寺曰司常寺。
----------------------------------------------------------------
第2个回答  2010-01-04
明朝,天安门广场西侧墙外前一列是全国最高军事机关——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向北依次为通政使司、太常寺、旗房。
清定鼎北京后,太常寺仍在明址.
至北平解放前,原太常寺为北平地方法院.
西交民巷 ,位于西城区东南部。东起天安门广场,面对东交民巷,西至北新华街。早年在西交民巷内还有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太常寺、銮仪卫等衙门.
第3个回答  2009-12-29
在天安门广场西部。现在不是拆了就是改成西交民巷的住房。
应该在西交民巷,现在应该改成其他的了。

参考资料:

第4个回答  2009-12-27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管马
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太常寺

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二人主簿二人录事二人府十二人史二十三人博士四人谒者十人赞引二十人太祝三人祝史六人奉礼郎二人赞者十六人协律郎二人亭长八人掌固十二人太庙斋郎京都各一百三十人太庙门仆京都各三十二人

两京郊社署

令各一人丞一人府二人史四人典事三人掌固五人门仆八人斋郎一百一十人百度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