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思考勇于创造手抄报的内容

如题所述

本组课文围绕“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及语文园地四组成。这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选编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朴实易懂。选文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都成为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领会编者意图,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在读、悟、做、说中自主感悟科学道理,积淀科学素养。
语文园地四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四个栏目。“口语交际”要求在班上展示自己的小制作,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做的,把制作的过程说详尽。
学习本组教材,目的不是要学生都立志做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可以把课文中的人做过的事再做做,一边做一边想,看看有什么感受或者新的发现。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学会留心身边的事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利用身边的材料做起,经常自己动动手,或者互相协作做做看,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
学情分析:
识字的能力:学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的模式,在合作识字和汇报识字的环节中不需要老师做太多的提示,但是学生大方自信的表达习惯和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培养。在原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步建立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保持学生合作学习中倾听、思考、表达的好习惯。逐步将合作识字的模式运用到合作学文中,讲每课的集中识字发展到一个单元的集中识字,进一步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朗读的能力:朗读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读正确;二读流利;三读出感情。目前二年级学生能够将渴望读正确,即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加字,大部分学生能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通顺、读流利。而读出感情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人与文本交流的一种情感的升华,这是目前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难点,这就必须在让学生在读课文时,培养他们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其思想感情,感悟后再读。
默读的能力: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默读应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用眼读,用心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渐渐提升学生的默读能力,尝试边默读边做标记,边默读边思考问题。
思维的能力(概括故事大意的能力、质疑的能力、理解词语的能力):孩子们阅读文章时,常常只注意故事的情节,对文章的思想和语言却一知半解。
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得来,因而他们很少自己去制作一样东西,哪怕是一件玩具。因而他们往往思想、行为懒惰,不善动手。再加上在一般人眼里,发明创造只能是伟人的事,这些消极、错误的思想都有碍于学生动手、动脑习惯的培养。因此,本组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的好文章。学生已有一定的朗读、默读感悟能力,要让学生自主默读、朗读体验,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 在类结构学习中扩大识字量,会认52个生字,会写33个字,在学习实践中用活汉字,联系语言环境理解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学会边读边做标注的方法。尝试根据提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与默读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从文章中受到启发,懂得多动脑,多观察,多动手。
4. 尝试根据课文内容用说和写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明白。
5. 能用普通话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小制作的制作过程,培养动手和与人交际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1.识字重点落在掌握字形:学生有了熟练拼读音节的能力,有了“二会”字的基础,读准字音不是难点。但是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容易出现字形混淆、写错别字现象。所以,本单元识字教学的重点落在字形把握上。
2.阅读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单元整体构想及教学策略
单元主题的启示是一、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动脑思考、敢于质疑、动手实践,这既是一种科学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精神。二、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日常生活用品需要改进的地方,记录并思考策略。

1.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本组课文对话较多,指导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读好对话。
可以采用添加提示语的方式体会角色。如《动手做做看》,朗志万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不会溢出?”前两个小朋友虽然都有回答,但语气不同,一个是猜测,一个似乎很肯定,与伊琳娜的半信半疑和亲自动手实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尝试加提示语,再朗读,在这样的朗读实践中体会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设计有梯次的默读训练
3.提供学习概括故事内容的工具(提示),初步培养学生按照要素归纳故事大意的能力。
5.将书面表达纳入课堂,将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为将来培养学生边读边批注的习惯打基础。
6.学会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动。
有些文本,简洁的语言背后省略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我们要善于抓住留白处,引导补白,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同时得到训练。
如《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了两个小朋友的回答觉得说的都不对,她是怎么想的?《画风》的三个孩子用具体事物表现风,他们是怎么想的?《充气雨衣》中,小林看到舞蹈小演员的花裙子是怎么想的?围绕主人公怎么想展开,既体会人物心理,也锻炼语言思维。
7.学习复述或转述。
把课文语言作为学生复述或转述的材料,也是训练语言和思维的方法,我们低年级可随文选用一个小片段进行,不宜太长,能提供关键词更好。
8.学习用反问句来表达。
本组课文在展示心理活动和思考时,常常用反问句来表达。
例如:《邮票齿孔的故事》“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充气雨衣》“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这样问中有答的句式不是第一次接触,在探究人物心理时,可以尝试让孩子用这样的句式表达,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形式。这是一种初步的学习,不做达标要求。

9.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朗读利于传递理解,默读利于思考。学生刚学习默读,是一种默朗读状态,不在速度上做硬性要求,但一定要有思考任务,训练学生边读边思考。一些思辨性的题目更有价值。例如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邮票打孔机究竟是谁发明的?”比“阿切尔是怎样发明邮票打孔机的”更有研究价值。前者将思考引向深入,究竟什么才是发明?发明是为了造福大众,发明更是建立在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思考和联想之上。

10.口语交际与写话。
活动:孩子要参与制作的全过程。分组进行,保证作品的多样性。
交际:
一、小组内展示作品,并介绍制作经过,比比谁介绍的最清楚明白。
二、各组推出一名在集体内介绍,要求说清步骤,语言准确流畅,态度自然大方,听得不明白可举手提问,台上台下互动起来。
三、小组内自我完善制作过程。

写话:把自己的制作写过程下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