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字的笔顺

如题所述

塘字的笔顺是横、竖、提、点、横、撇、横折、横、横、竖、竖、横折、横。

塘字读音为:táng,笔画一共13画;部首为土;结构为左右结构。塘字基本释义有:堤岸、堤防、水池、、浴池、室内生火取暖用的坑。

塘字的基本词义:

1、形声。从土,唐声。本义:堤岸。

2、同本义。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登池上楼》

3、又如:塘岸(堤岸);塘埝,塘埭(塘坝);塘堰(小型蓄水工程。现指塘坝);塘坟(近海盐区无山地,盐民死后在海堤下掘一缺口将棺材埋入);塘丁税(水利税)。

4、方形水池。中古时圆的叫池,方的叫塘。下者飘转沉塘坳。-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如:塘池(池塘);泥塘(烂泥淤积的洼地);苇塘;塘坳(池塘;低洼地);塘泥。

6、小坑。如:火塘。又特指点播旱地作物的窝子。如:打塘点播;包谷一塘也没有点下去。

7、驿站关卡。明、清驻军警备的较小辖地,比“汛地”小。如:塘报(紧急情报;清代的邸报。由驻京堤塘武官抄录上谕送往本省的通报);塘卒(驿站兵);塘汛(关卡)。

塘字的历史演变过程

1、篆书阶段(公元前221年-公元1世纪):塘字在篆书中的写法是类似于(堂)的形状,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半部分类似于一个房屋的形状,表示房屋的意象,下半部分则是一个口字底,表示水流集聚的地方。

2、隶书阶段(公元1世纪-公元3世纪):在隶书中,塘字的形态有所变化。它的上半部分逐渐变得更加简化,变成了一个(⺍)字形,代表房屋的屋顶。下半部分仍保留了口字底的形状。

3、魏晋隶书至楷书阶段(公元6世纪至今):塘字的上半部分进一步简化,变成了一个(⺆)字形,表示屋顶的梁架。在楷书中,塘字的形态基本固定下来。它的上半部分仍为(⺆)字形,下半部分则为(汤)字的底部,表示水流的意象。整个字形相对稳定,与现代常见的塘字形态基本一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