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公路的修建背景

如题所述

1950年代初,遵循毛主席的指示,进藏部队在完成祖国大陆统一任务的同时,开始了川藏公路的建设。11万官兵、工程技术人员和各族民工,以革命热情和战斗意志,使用简单的工具,开山凿壁,克服重重困难。
在4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穿越了横断山脉的多座大山,如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和色季拉山等14座;跨越了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等多条江河;还穿越了龙门山、青尼洞、澜沧江和通麦等8条大断裂带。这一工程难度,在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极为罕见。
在修建过程中,有3000多名干部、战士和工人英勇牺牲,他们的业绩和牺牲被永远铭记。特别是建设川藏北线时,就有2000多名军民献出了生命。
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川藏公路建设初期标准较低,施工简陋,主要作为军用急造公路。加上沿线复杂的水文气象和地形地质条件,山地灾害频发,导致公路经常受损,交通受阻。
1977年以前,四川和西藏的施工部队,以及852大队,对一些路段进行了改建,并将部分临时性建筑改为永久性或半永久性。但1978年后,国家对川藏公路的整治改造投资中断,公路状况恶化,灾害频发。
1979年至1984年间,全线平均每年断通164天以上,1985年达270天,1992年,全年平均断通180天左右,川藏公路几近瘫痪。
1984年,为纪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车30周年,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在拉萨建立,以纪念那些为公路建设献身的人们。
从1985年起,国家再次对川藏公路进行修复和整治。1991年,国家制定了“分区段合理整治”的原则,并建立了机械化养护保通队伍等措施。
1996年,武警交通川藏公路机械化养护支队成立,负责最复杂、自然灾害最多的路段的养护保通任务。
养护经费长期不足,1996年前每公里养护经费仅3000元左右,难以进行有效的修复和整治。2012年,102滑坡群和通麦至105道班段改建工程启动。
2014年,两次山体塌方事件严重影响了川藏公路的交通。第一次塌方发生在通麦大桥附近的“一线天”,第二次在昌都境内的然乌段,造成了道路阻断。
川藏公路的通车极大地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缩短了与内地的交通时间。通车60周年的纪念,专题片《新华社五问青藏高速公路修建:何时能通拉萨》反映了这一重要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