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和番薯是一样的吗??

如题所述

番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大多数地区普遍栽培。

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 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 

一般普遍认为,番薯的在明代时期引入中国,中国引进番薯第一人是陈益,据史料记载,陈益是广东东莞虎门北栅人,明万历八年(1580年),他身着布衣,肩搭包裹,搭乘友人的商船从虎门出发前往安南(今越南)。

到达安南后,当地酋长接待他们时摆出一道官菜,这道菜香甜软滑,除了非常可口外,还能充饥,这便是番薯。

陈益此后便特别留心番薯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两年之后的1582年,他冒着杀身的危险,收买酋卒,将薯种藏匿于铜鼓中,想偷偷带回国。陈益在其祖父位于虎门金洲小捷山山腰的坟墓前购置了35亩地,开始大面积种植番薯。

成功收获后,他决意要把这种食物广为传播,并将自己的寿穴也选在薯田边,要与番薯长相厮守。陈益作为“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为我国开辟粮源,贡献重大。

明时,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

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之称为“番薯”。陈氏引进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番薯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故能很快向内地传播。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

彼时,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

陈振龙的五世孙陈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种到浙江,他的儿子陈世元带着几位晚辈远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广泛宣传,劝种番薯。据记述,陈世元在山东胶州古镇传授种植番薯的时候,亲自整地育秧,剪蔓扦插,到秋天收获,得薯尤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竞相种植。番薯在华北地区便很快推广开来。

清乾隆时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种。在直隶、更由皇上“敕直省广劝栽植”。由于朝野上下积极推广,番薯很快在全国广为传种,并成为中国仅次于稻米、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1733年,番薯传到四川,1735年传至云南,1752年传至贵州。此后,番薯踪迹遍布西南。

营养

有观点提倡番薯应连皮吃,因番薯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多酚。烹煮前应彻底将皮洗净,连皮煮熟食用最能吸收营养;且因番薯较少加农药,可购买品质较好的番薯,带皮烹煮食用,更能吸收到完整营养。地瓜皮含丰富的黏液蛋白等多糖类物质,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保持血管弹性,预防血管硬化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橙黄色的番薯是因为当中的β-胡萝卜素,但不是所有的番薯都是橙黄色的。除了有紫心番薯之外,在乌干达的番薯却是白心的,因为当地的气候令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物种无法成长,但可以生长的物种却只会制造大量碳水化合物。

红薯含有众多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增强肠道蠕动,另有一种氧化酶物质,这种酶容易在人的胃肠道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如红薯吃得过多,会使人腹胀、打嗝、放屁。

红薯是β-胡萝卜素最丰富的天然来源之一,到达人体内会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对人体免疫系统和至关重要,而且也可以保持眼睛健康。

食用

在东亚,烤红薯是流行的街头食品。在中国,红薯,通常是黄色品种,在冬天用大铁桶烘烤,作为街头食品出售。

冬日供应的红薯汤,将红薯加冰糖和姜在水中煮沸。在闽菜和台湾菜中,红薯常与米饭一起煮成粥。红薯蒸干是连城县的一道名菜。红薯青菜是台湾菜中常见的配菜,通常煮熟或炒熟后与大蒜和酱油混合食用,或在食用前简单地加盐调味。

它们以及以红薯根为特色的菜肴,常见于便当 餐厅。在中国东北菜,红薯通常被切成块并油炸,然后浸入一锅沸腾的糖浆中。

在印度的一些地区,红薯晚上在厨房的煤上慢慢烤熟,然后配上调料食用,而在南方,更简单的方法是在去皮、切块和调味蔬菜菜肴之前简单地煮沸或加压烹饪,作为膳食的一部分。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它被称为“Sakkara valli Kilangu”。

它被煮沸并作为晚间小吃食用。在印度的一些地方,新鲜的红薯被切成薄片,晒干,然后磨成面粉;然后将其与小麦粉混合并烘烤成薄饼(面包)。一些印度社区将 15% 到 20% 的红薯收成转化为泡菜和小吃片。部分块茎收获在印度用作牛饲料。

在巴基斯坦,红薯被称为shakarqandi,可作为蔬菜菜肴和肉类菜肴(鸡肉、羊肉或牛肉)烹制。灰烤红薯在巴基斯坦集市上作为小吃和街头食品出售,尤其是在冬季。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番薯

 24   

 评论 

分享

 举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08

土豆和番薯不是一样的。

土豆又名马铃薯,是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番薯,又名红薯,是旋花科虎掌藤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红薯种植技巧

一、横栽红薯,竖栽葱

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说的就是红薯苗不要像大葱一样竖着栽,要横着栽,这样红薯的产量高。

由于红薯的每个茎节都能生根结红薯,横着栽的红薯苗会明显比竖着栽或者斜着栽的薯苗长,因此红薯苗横着栽可以明显的增加结薯的数量,红薯的产量会更加高。

横着栽红薯苗时,我们把红薯苗剪成20至25公分长,入土的茎节以4至5个最好(入土的茎节过多,结薯的数量多,但是薯块的个头会比较小;入土的茎节过少,薯块的个头大,但是结薯的数量少),埋土的深度控制在5至7公分,顶部的三叶展开露出地面。

红薯苗可以竖着栽,可以斜着栽,还可以横着栽。红薯苗采用“船底型插秧法”不仅可以让红薯结得多,而且还可以让红薯个头大。“船底型插秧法”也就是把红薯苗呈“U字形”放入土中,相比红薯苗横着栽,红薯苗的抗旱性会更加强,“船底型插秧法”可以让红薯分层结薯,红薯的块根会呈现出立体分布,红薯的单位面积产量会大大提高。采用“船底型插秧法”栽培的红薯,红薯苗的长度一般在25至30公分左右。

二、高垄结大薯

红薯是一种耐旱不耐涝的植物,土壤湿度大不仅容易导致植株徒长(红薯植株徒长会出现不结薯、薯块小的现象),而且还容易导致红薯烂根,因此红薯易采用高垄栽培。

此外,红薯高垄栽还能提高土壤昼夜温度差(白天土壤升温快,夜晚土壤降温快),昼夜温差越大越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对红薯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改翻藤为提蔓

红薯藤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长出很多“不定根”,这些不定根会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用来长茎叶,很容易导致薯藤旺长。破坏红薯的不定根有利于养分集中供应给主根,有利于红薯块茎充分膨大。

为了破坏红薯藤上的不定根,很多人会给红薯“翻藤”,但是翻藤容易导致红薯叶片翻转,不利于植株进行光合作。每次翻藤植株要4至5天才会恢复,如果翻藤2至3次,那就相当于让红薯10至15天处于间歇状态,红薯地下块茎的膨大势必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改“翻藤”为“提蔓”,提蔓时只需要把薯藤轻轻提起再放下即可,不容易损伤红薯的茎和叶,且操作简单,更加有利于红薯高产。

四、忌偏施氮肥、忌施用含“氯”肥料

红薯是一种喜钾作物,钾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物的合成和运输,能促进薯块的膨大,因此红薯施肥应以钾肥为主,忌偏施氮肥。偏施氮肥会导致植株旺长,会严重降低红薯的产量。老话说“一把红薯一把灰,红薯结成一大堆”,草木灰不仅能疏松土壤,而且还含有丰富的钾,因此我们可以用草木灰做底肥,在土壤出现裂缝时,可以用草木灰浸出液进行灌根,可以促进薯块膨大。

此外,红薯忌施含“氯”的肥料,氯会抑制淀粉的合成和运输,土壤中氯离子浓度过高会严重降低红薯的产量和口感,因此我们不要给红薯施氯化钾,可以施硫酸钾。

五、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

红薯是一种生长周期很长的作物,如果采挖得过早,薯块还未充分膨大,会导致红薯的产量变低;如果采挖得过晚,那么红薯可能会遭受冻害。

老话说“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说的就是霜降节气是采挖红薯的的最佳时机。红薯怕冷喜温,当气温低于8℃时植株就会经霜干死,而霜降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至15℃,此时采挖红薯可以确保薯块充分膨大,而如果到了立冬节气才采挖红薯,那么地下薯块就容易受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