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仁为什么能守住四平,因为有三个军拼死相救,军长都是谁 ?

如题所述

在1947年的6月份,第三次的四平战役开始打响,经过了长时间的拼死搏斗,最终战胜了林彪大军,那么你们知道守卫四平的是谁吗?

他就是陈明仁将军。

那么,陈明仁将军为什么能够守住四平,其中的原因,想必大家应该都清楚吧,这些功劳离不开陈明仁的三个大将,如果没有他们的拼死抵抗,估计四平战役也不会胜利。

那么,你们知道是哪三个大将吗?下面我就给大家一一介绍一下吧。

杜聿明

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字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黄埔军校毕业,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机械化部队任职,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百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1939年率部参加桂南会战,取得昆仑关大捷。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

郑洞国

郑洞国,字桂庭,汉族,1903年出生于湖南石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古北口抗战,七七事变”后,相继率部参加保定保卫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昆仑关大捷、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

1943年调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率部会同盟军收复缅北。1945年回国,历任第三方面军副司令、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等职,1948年脱离国民党阵营。

建国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第五、六、七届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同学会副会长。1991年1月27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

廖耀湘

廖耀湘(1906年5月-1968年12月2日),别号建楚,湖南邵阳人,国民党将领,爱国民主人士,曾任蒋介石“五大王牌军”之一的新编第六军军长。

他于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留学法国,回国后参加南京保卫战。1940年,同杜聿明率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中,战败被俘,后于1961年12月作为特赦战犯被释放。1968年12月2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于北京。

陈明仁

陈明仁真的是一个特别执拗的人,就是说一不二的性格,自己做的决定,别人怎么劝阻都没有用,谁的面子都不会给,在四平战役的时候,陈明仁的亲弟弟都被林彪当俘虏,但是对于陈明仁来说这并没有什么,还是要继续守城的,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而坏了大事,也正是有这种性格,才会成功的守住四平。

你认识他们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6

国民党的军政系统是一个派系林立、勾心斗角的体系,内部遵守着一套表面亲近、内心疏远的潜规则。他们的各个山头都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胜利的时候全力增援,攫取战果,失败的时候则好比光杆司令,难免落个四面楚歌的下场。前有张灵甫命丧孟良崮而李天霞作壁上观,后有范汉杰锦州苦战而四周部队无一增援。

这样看来,国军将领只要遇到战败,最终只有战死和被俘两种结局,支援的兄弟部队只是永远不会到达的“空头支票”。但万事不是绝对的,就有这么一场战役,我军经历血战,久攻不下,那就是三战四平。下面来看一看当时的守将陈明仁是怎么防御的,又有哪些其他的军队增援了他。

原因分析

首先就陈明仁本身和他率领的军队来说。陈明仁是一代名将,擅长打硬仗,面对持久战有充分的耐力,他能够整合所有能使用的资源,不到迫不得已决不投降。他率领的军队也属于国军中一支比较精锐的队伍,战斗力较强,在战争中也有很好的表现。

本身实力过硬是陈明仁能够成功镇守四平的决定性原因,当然另一方面外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陈明仁在被围困的时候全力作战不敢懈怠,同时也向身处沈阳的长官杜聿明屡次求救。杜聿明也正火烧眉毛,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处理,陈明仁又直接向蒋委员长求救,这下终于奏效了。

急令增援

蒋介石得到了这个消息大为吃惊,没有想到事态发展得这么遭,连忙急电杜聿明,命令他把华北战场的五十三军调到东北作战。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杜聿明屡次请示蒋,想把五十三军调过去,蒋都没有同意,这一次蒋竟然主动提出来,并且是紧急命令,不允许耽延,否则一律送交军事法庭。

杜聿明焦头烂额,一阵急火攻心就病倒在床上。他连忙叫来自己的副将,忠实的属下,也是当年同窗的郑洞国,把这些事全权交给他负责,委托他代替自己去指挥五十三军,火速增援四平。

支援部队

第五十三军原来是驻守东北的老部队,比较熟悉东北的情况,当时周福成任军长。周福成在郑洞国的授意下,攻取本溪,又立马向四平进军。郑洞国的个人军事统帅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胆大心细,做了另一手准备,把五十三军放在其他部队的后面,随时准备插进战场,其他两个军先行进击,以防我军围城的同时伏击他们。

另外两支军队分别是新六军和九十三军。新六军是这次增援计划中比较卖力的军队,它的军长是鼎鼎大名的廖耀湘。廖耀湘很有冲劲,倚靠着精良的装备和人数之众,大胆地向前冲杀。我打援部队奋力阻击,在四平南面的八棵树给新六军造成重大损失。

梁耀湘不是等闲之辈,命令师长郑庭笈火速再次占领阵地。他们在陆空两方面的配合攻击下,逐渐占据优势,我打援部队只能被迫先撤退。

九十三军的进展就没有这么顺利。九十三军的军长是滇军将领卢浚泉,他本意也是尽快到达四平增援,无奈我打援部队坚决阻击,不让他们前行一步,所以基本没有前进。在陈明仁的不断求救下,杜聿明根本无心养病,只能一再敦促郑洞国,要求他直接督战九十三军,务必及时到达四平。

最终战果

郑洞国亲临九十三军战场,命令部队倾巢出动,辅助火力进攻,让我军阵地十分吃紧。国军三剑齐发,林总看情况逐渐不利于我军,就宣布了撤退。陈明仁看到了城外的援军,意识到他终于脱困了。

为了表彰这三个全力增援四平的军长,委员长升格他们为兵团的司令员。当然,他们最后的结局并不怎么好。周福成上任第八军团司令官之后,仍然兼任五十三军军长,镇守沈阳的时候被俘虏。廖耀湘上任了第四兵团、第九兵团的司令官,最后在辽宁西部兵败被俘。卢浚泉升任第六兵团司令官,在锦州最终被俘虏。这几个将领在增援四平的时候都十分卖力,但是轮到他们自己面对大军的时候竟然无人增援,只能面对战败的现实,不禁令人唏嘘。

结语

人心是战争能否胜利的重要因素。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各怀鬼胎,人心本来就不齐整,即使占有精良的装备和人数更多的军队,面对一致对敌的我军,也只能是闻风丧胆,难逃失败的结局了。由此可见,战争想要胜利,内部

第2个回答  2021-03-30
陈明仁为什么能守住四平,因为有三个军拼死相救,这三个军团是第五十三军,军长周福成,新六军,军长廖耀湘,第六十三军,军长卢浚泉
第3个回答  2021-03-31
陈明仁为什么能守住四平,因为有三个军拼死相救,而这三军的是五十三军东北军将领周福成 ,新六军大名鼎鼎的廖耀湘,还有就是九十三军的滇军将领卢浚泉。
第4个回答  2021-03-31
第五十三军军长周福成,攻占本溪后迅速北上,救援四平。廖耀湘率领的新六军凭借优良的装备强大的兵力,奋力救援四平。还有九十三军军长卢浚全。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