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

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欢迎大家讨论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因素,外在因素,雇主因素。
一:个人因素:择业之所以会选择适合与否的判断,就是源于个性化的人,所以个人因素是影响择业成功的首要,具体分为四个方面:
1、职业理想。职业理想决定的是这个职业对实现职业理想是否有最大的支持。如果理想,可以明确为职业理想的话,那么择业时就要依据于职业理想。
2、职业兴趣。职业兴趣决定的是这个职业你是否喜欢。理想在客观上确定了你要做什么(因为你要实现理想),而兴趣是在主观上确定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也就是理想和兴趣天生不是一致的,当理想和兴趣发生冲突时,要么你依兴趣而调整理想,要么依理想而培养兴趣。兴趣是影响人择业最主观的因素,也是判别一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的关键因素,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
3、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影响的是这个职业你是否能够做好。能力包括职业能力和非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特指影响你做好一份职业、影响你在职业上发展的能力,而非指个人的所有能力。
4、职业经历。职业经历的影响是这个职业你是否做过。人是经验的动物,所以大学生作过那些职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选择职业。因为做过、体验过,一方面他会通过实际体验来确定自己是否喜欢、是否能胜任,一方面他会产生路径依赖,他会因为熟悉而选择。
二:外在因素:外在的环境因素影响了职业的发展趋势,影响了家庭和谐,也会影响你个人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这些因素具体是:
1,政府导向。执政党的社会政策会影响一个行业的兴衰。党在国内的力量是有目共睹的,那了解党提倡、优先发展什么产业、行业是很有必要的,很多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政府导向是密切相关的。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每个部委的文件,行业协会所倡导的等等都是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途径。尤其要注意政府所支持、倡导的民生、大众产业,在大势所趋的东风下,是会有政策支持的。
2,社会需求。大众需求是促进一个行业蓬勃发展的持久动力。一般来说,社会的大众需求是促进行业发展的长远动力,是大学生择业时要考虑的重要外在因素。大众的才能长远,才有发展。所以择业时,多分析一下,这个职业(行业)在社会中的作用怎样,对大众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要注意的是,社会需求总是先于政府导向的,因为总是需求先产生,而后才是政府的倡导。如果一个行业(职业)既有政府的支持,又是社会大众的需求所在,那么这个行业(职业)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很好的。
3,家庭爱人。爱人和家庭的意见将影响到生活的舒适和情感的和谐。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表现在,一是父母的职业对其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毕业时也会选择或不选择与父母相同的职业,如你的父母都是医生,那么在上学时就很可能选择医学专业,那毕业时所从事的职业也就是医生;反之亦然。
4,城市环境。城市环境及城市的生活环境将影响到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处于不同区域的城市其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是不一样的,这对大学生的影响直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你所选择的行业,二是你的生活。
三:雇主因素:虽然企业给了你工作机会并让你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但你也要考虑企业的具体因素,因为这些直接影响了你能在这个公司干多久,你能和公司一起走多远。
1,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及所决定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将决定你是否能和企业走得更久。一个企业怎样对待新员工,有怎样的工作文化、怎样的思维方式,是否要经常加班,是否干涉你的生活,是否给你培训和成长机会等等,都影响了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2,收入空间。薪资福利及职业的潜在收入空间将影响你是否进行职业转换和生活满意度。毕竟,大学生的生活是基本完全依靠工作所带来的收入的,所以薪资收入空间也是一个大学生择业务必要考虑的因素。这里要说明的是,大学生要以岗位的收入空间为择业依据,而不能仅仅以岗位工资作为标准。一个岗位的收入具体来源于岗位本身的工资,公司的福利,岗位的补贴,岗位的灰色收入,岗位在公司的上升空间等,这些因素的综合才是收入空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1
1 家庭因素——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么对于就业也是有影响的,那就是家庭环境影响。

父母的背景,亲人的背景以及父母亲人的发展前途和社会关系都会影响学生就业的方向,有些家长就会利用自己的关系给安排工作,但是并不是所有安排的工作都是学生自己喜欢的,这就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2 生活环境因素——大学生在某一个城市生活习惯了,或者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都会影响就业的选择,当大学生出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别人做的事,别人的选择多少都会影响就业的决心方向目标等等。

3 外在和他人因素——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前一定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要对外在环境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在生活中,在某些群体中,大学生身边的其他人尤其是一起生活的身边的人的影响对自己很大,他们的选择只能作为参考。

4 个人特质——大学生在就业前都会有充分的准备,在考虑了环境和他人的选择之后,就会考虑自己的,自己的选择对自己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最后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自己的选择。
第2个回答  2010-01-11
我同意上面说的,大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再有就是对自己的评价偏高,总感觉自己上了大学就要如何如何,舒适的工作,高额的待遇,名门的企业谁都想去,但是你们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可能吗,我的一个朋友就职于共青团中央,主要的工作就是主抓大学生在就业,他说现在的学生存在的就是太理想化的思维方式,现在每年有近30%的毕业生没有工作,农村的不愿在回去,城市的想找到待遇好的,大城市的家庭条件好的就更不用说了,其实我认为并不是供给超量,很多行业他们是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员的,但是你们不爱去,简单说吧,要摆正心态,给大学生一个建议,你们最好去读一本《青年人如何面对社会》这本书会告诉你们从学校走出校门应该如何去做
第3个回答  2010-01-11
610万高校应届毕业生,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100多万毕业生,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
近几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迅猛增长,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2009年的610万。中国社科院就业问题专家陈光金分析,历年约有150万大学生未实现就业,将对今年的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
在大学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的同时,就业环境也空前复杂。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上一年年中,已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倒闭。那些正在严冬中挣扎的企业也纷纷减少了雇员计划,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失业问题。
国家宣布大规模扩招,建议扩招者声称将以此拉动内需,从此中国高校走入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之路,几年间便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上个世纪末,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不到100万人,由而目前已经达到610万人。
“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幅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时,原来的一个岗位,现在有两个、三个人来竞争,短时间内造成毕业生就业紧张的问题,这是客观原因之一

一些大学毕业生也不把自己当普通的劳动者来看,不愿放下身段来主动适应社会分工对不同岗位职位的需要。

一些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对于就业却还保持着过去那样的期望值,就难免造成很大的反差。

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技能型、专业性、职业化)
只不过从前少数人上大学获得发展,现在上的人多了,大家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竞争。
第4个回答  2010-01-11
老实引导不够,对社会的现实用工问题经验拿不足,激进的话说的太多,经济社会就要现实,以经济效益为基础,只有教育学生掌握好技能,务实,坚持,而且要踏实诚信努力工作,有效益才有饭吃的理念,才会有前途1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