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匡超人被黑化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我觉得黑化这个词用在匡超人身上并不合适。毕竟匡超人算是在《儒林外史》中是属于那种逆袭成功的人,而且他成功的方式是通过跟别人打交道,并不是通过科举的方式。黑化这个词是说好的本质变成了坏的本质,但是匡超人在书中的性格实际上是那种能够顺应环境的,他骨子应该是属于比较情感冷漠的人,从他的为人处世当中就能看得出来,匡超人的底线是根据当时的环境改变的,他不像书中其他人那样是被条条框框所限制住的那种。

说一下匡超人性格特点,他是一个比较随和的人,善于与人打交道。当初跟马纯认识的时候,马纯耽误匡超人做生意,但是匡超人对待马纯的态度还是不错的,这也是马纯愿意在后期资助匡超人读书,并且马纯给匡超人提出的意见匡超人都能够接受。另外,匡超人是一直很努力的在学习,遇到欣赏他的人都是欣赏他学习,马纯是因为他读科考文献才关注他的,李本瑛欣赏他一直在努力学习,潘三高是觉得他是秀才才跟他接触。整本书中,匡超人都在坚持学习。

整本书中,匡超人的境遇也是不一样的,他应该是处于一个不断地变化中。马纯跟李本瑛是信奉那些旧思想的,为了能够跟他们接触,他就会让自己去跟他们有一样的信念。后面潘三是那种江湖气息的状态,也是为了跟潘三交流更好,所以他也选择顺应当时的潮流。包括后面进入到官场,又摒弃潘三的那套道理转成了官场的思维模式

我觉得整本书看下来,匡超人其实不是被黑化了,而是他懂得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会根据当时的环境去调整自己。他不是一个特别有原则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3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匡超人被黑化主要是因为他本身就有这很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中,他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第2个回答  2020-05-13
在传统传记叙述的框架中,很难想象人物性格如此丰富的复杂性和易变性。也许有人会说,匡超人的性格变化实际上承担了小说叙述的功能,而不只是在具体展示个人历史的不同阶段。吴敬梓在描述派系林立的杭州文人世界时,显然十分需要这么一个人物,能够像匡超人那样出入不同的文人和文人之外的圈子,并且在他们之间穿梭往返,以便在这些圈子里的个人之间建立起关联和对比。
第3个回答  2020-05-13
在我看来是因为他个人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所致,原本是一位大好人的他在当官之后就忘了本,贪图富贵,攀高结贵 成为一个恶人。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