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期为什么无法彻底解决河北几个藩镇割据的问题呢?

如题所述

河北的数家藩镇一直是唐朝后期统治者的心头病,也是国家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数代皇帝,只要国家有余力莫不是希望彻底解决河北藩镇问题。可是,国家糟糕的财政以及朝廷的反复无常。最终导致藩镇问题的不断扩大,成为了唐朝最大的催命符。

具体来说,造成这样局面有以下几点:

1、朝堂内部宦官乱政,党政不断。

宦官乱政造成政治动荡,皇帝自己身家性命尚且无法保证,他又怎么会有意志对抗强藩。朝廷里面牛李党争,造成朝令夕改。即使其他外部的藩镇有为了功名利禄愿意帮助唐中央朝廷征讨北方割据藩镇的。也要当心被朝廷“今天当宝,明天成草。”

2、北方割据藩镇势力最强,兵马最精。

唐玄宗时期,土地兼并严重。依靠均田制建立的府兵制已经失去了经济基础。募兵制应运而生。募兵导致财政支出的加剧,其结果主要表现为两点:

(1)军事总兵力的下降,守外虚内成为必然选择。

(2)也是因为财政的问题。为了减轻中央的财政负担,各地藩镇逐渐获得了财政自主权,出现了“恩威皆自节度使,只知将军不知唐”的结果。反观唐朝中央政府,甚至连可用之兵都没有。唯一一支军队“神策军”也就是仪仗队。打仗只能依靠其他的藩镇,致使藩镇的气焰愈加嚣张。

3、藩镇独立传统已经形成,攻守共进退。

河北的藩镇独立,其实源于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急于求成。贼首安禄山、史思明死后对于他们所立的节度使采取绥靖政策,最终导致藩镇尾大不掉。并且相比于唐朝中央朝廷,独立的藩镇都处于劣势。所以大部分时候河北的藩镇都处于“自己窝里斗,敌人来了就同仇敌忾”。唐朝中央政府对河北用兵取得大的优势都是河北藩镇自己祸起萧墙,失败也是因为这些节度使们回过味来,再次联合在一起。

4、外辱的不断入侵,唐朝权威尽丧。

唐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既有其辉煌,同时也埋下了祸根。唐朝的开发态度,以及好战性令其与周边很多国家都有矛盾与交流。强盛的时候自然是万邦来朝,衰败的时候也是群狼窥伺。安史之乱前,唐朝便于前突厥和后突厥争斗多年。后来又先后有南诏、回纥与吐蕃入寇。惨烈的时候唐朝国都长安都三次陷落。这对于封建时期的中央朝廷影响是致命的。

结语

任何事情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唐朝也重来未曾放弃过重现辉煌。“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唐朝的皇帝总是心急的。各种掣肘的事情太多,稍微有些作为的皇帝都无法享受太久的国祚。后期最有作为的两个皇帝,一个盛年而亡,一个积重难返。终究能做到的仅仅是续命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