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定要专业的哦

2010年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二)

十一、文言文阅读,完成1-4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谷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经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且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进行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注]。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实,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注]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涛领选,启武帝 启:禀告。
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 堪:能够。
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 器:看重。
D.时人许以远致 许:答应。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是(3分)
①时人许以致远,绍以为必不成器
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
③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
④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⑤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⑥若释公服从私宴,的不敢辞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更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嵇绍是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山海选拔官员时间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前。

B.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
C.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惭。
D.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事件平定后,有人欲为皇帝洗衣,皇帝说,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2)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诺驰诣行在所。

十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龙渊义塾记
[明]宋 濂
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一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后敝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都然云。
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日用有籍,月考盈亏,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也。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
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围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已以自私,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果如是,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 (选自《文宪集》)
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卜地官山之阴 卜地:选择地点
B.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 受业:传授学业
C.俾无有所与 俾:使
D.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 植:培植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章君办学之义举的一组是
①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 ②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
③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④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
⑤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 ⑥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君秉承先辈遗志,设法筹资,在陈京兄弟的帮助下创办了龙渊义塾。
B.章君订立了义塾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财务,一年结算两次。
C.章君担心来义塾读书的人不能坚持到底,因此派使者请宋濂作这篇记。
D.章君的办学举动得到了官府的支持,本文作者也希望义塾能一直办下去。
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3分)

(2)石华、象溪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3分)

(3)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4)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欧阳)公讳颍,字孝叔。成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万州,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谓继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以治闻。由万州相次九颅州而治之。一再至日鄂州。二辞不行: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其尤甚日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公日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③之。州之吏民皆日“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莱所,皆是,然后欢日:“公,神明也。”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公刚果有气,外严内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初,皇考侍郎为许田令,时丁晋公尚少,客其县。皇考识之,曰贵人也,使与之游,待之极厚。及公佐峡州,晋公荐之,遂拜著作。其后,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郎中,皆以岁月考课,次第升,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州,皆所当得。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
明道二年,以老乞分司,有田荆南,递归焉。以景祜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终于家,年七十有三。
(选自《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有删节)
【注】①狴(bì):监狱。②簧(zé):竹席。③鞫(jū):审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世指为难治者 指:指称,称
B.州之吏民皆日“是素良子也” 素:一向,平素
C.公坚不回 回:返回
D.亦以是持其身 持:约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B.①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①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D.①使与之游,待之极厚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颜之所以推荐欧阳颍自建宁县往万州代职,是因为他认为万州难治理,需任 用非常善于治理的人的缘故。
B.歙州民风不正,人们好打官司,不畏牢狱。入狱之时,尚穿戴整齐,且自带凉席,以便在牢中过得安然舒适。
C.欧阳颍认为富家失盗是富家二子所为,将其抓获,严加审问,二子供认不讳,后又起获了赃物,百姓叹服。
D.欧阳颍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才干,经丁晋公推荐拜著作佐郎,其后多次任知州之职,景祜元年在家去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译文:
(2)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
译文:
(3)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译文:
5.文中说“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请根据文章,说明“惟公不及”的原 因。(3分)
答:

参考答案

十一、
1 (3分)D 2 (3分)D 3(3分)C
4(10分)
(1)(4分)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
译出大意给2分:“所以”、“大名”两外,每译对一外给1分。
(2)(6分)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举,征召嵇绍。嵇绍因为天子流亡在外,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
译出大意给3分:“寻而”、“蒙尘”、“承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十二、
1、B 2、D 3、C
4.(10分)
⑴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3分)
⑵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3分)
⑶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4分

十三、
1.C 2.C 3.B
4.(1)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感到苦恼。
(2)然而官吏百姓还是怀疑他们(是因为)经受不住(审讯之苦)而自己承认强加给他们的罪名。
(3)他治理最难治理的地方(都能)像这样,那些容易的(就)可以知道了。
5.①欧阳颍品行端正,持身谨严。②丁晋公居高位时,欧阳颖有意同他保质了距离。③欧阳颖升迁主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政绩,而不是丁晋公的提携。

这三篇文言文练习是我从中学语文作者圈中复制过来的。你看看,好的话。我再发过来。

参考资料:中学语文作者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7-26
2010年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二)

十一、文言文阅读,完成1-4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谷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经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且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进行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注]。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实,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注]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涛领选,启武帝 启:禀告。
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 堪:能够。
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 器:看重。
D.时人许以远致 许:答应。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是(3分)
①时人许以致远,绍以为必不成器
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
③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
④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⑤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⑥若释公服从私宴,的不敢辞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更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嵇绍是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山海选拔官员时间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前。

B.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
C.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惭。
D.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事件平定后,有人欲为皇帝洗衣,皇帝说,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2)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诺驰诣行在所。

十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龙渊义塾记
[明]宋 濂
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一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后敝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都然云。
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日用有籍,月考盈亏,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也。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
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围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已以自私,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果如是,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 (选自《文宪集》)
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卜地官山之阴 卜地:选择地点
B.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 受业:传授学业
C.俾无有所与 俾:使
D.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 植:培植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章君办学之义举的一组是
①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 ②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
③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④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
⑤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 ⑥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君秉承先辈遗志,设法筹资,在陈京兄弟的帮助下创办了龙渊义塾。
B.章君订立了义塾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财务,一年结算两次。
C.章君担心来义塾读书的人不能坚持到底,因此派使者请宋濂作这篇记。
D.章君的办学举动得到了官府的支持,本文作者也希望义塾能一直办下去。
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3分)

(2)石华、象溪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3分)

(3)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4)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欧阳)公讳颍,字孝叔。成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万州,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谓继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以治闻。由万州相次九颅州而治之。一再至日鄂州。二辞不行: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其尤甚日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公日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③之。州之吏民皆日“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莱所,皆是,然后欢日:“公,神明也。”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公刚果有气,外严内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初,皇考侍郎为许田令,时丁晋公尚少,客其县。皇考识之,曰贵人也,使与之游,待之极厚。及公佐峡州,晋公荐之,遂拜著作。其后,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郎中,皆以岁月考课,次第升,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州,皆所当得。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
明道二年,以老乞分司,有田荆南,递归焉。以景祜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终于家,年七十有三。
(选自《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有删节)
【注】①狴(bì):监狱。②簧(zé):竹席。③鞫(jū):审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世指为难治者 指:指称,称
B.州之吏民皆日“是素良子也” 素:一向,平素
C.公坚不回 回:返回
D.亦以是持其身 持:约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B.①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①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D.①使与之游,待之极厚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颜之所以推荐欧阳颍自建宁县往万州代职,是因为他认为万州难治理,需任 用非常善于治理的人的缘故。
B.歙州民风不正,人们好打官司,不畏牢狱。入狱之时,尚穿戴整齐,且自带凉席,以便在牢中过得安然舒适。
C.欧阳颍认为富家失盗是富家二子所为,将其抓获,严加审问,二子供认不讳,后又起获了赃物,百姓叹服。
D.欧阳颍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才干,经丁晋公推荐拜著作佐郎,其后多次任知州之职,景祜元年在家去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译文:
(2)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
译文:
(3)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译文:
5.文中说“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请根据文章,说明“惟公不及”的原 因。(3分)
答:

参考答案

十一、
1 (3分)D 2 (3分)D 3(3分)C
4(10分)
(1)(4分)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
译出大意给2分:“所以”、“大名”两外,每译对一外给1分。
(2)(6分)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举,征召嵇绍。嵇绍因为天子流亡在外,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
译出大意给3分:“寻而”、“蒙尘”、“承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十二、
1、B 2、D 3、C
4.(10分)
⑴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3分)
⑵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3分)
⑶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4分

十三、
1.C 2.C 3.B
4.(1)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感到苦恼。
(2)然而官吏百姓还是怀疑他们(是因为)经受不住(审讯之苦)而自己承认强加给他们的罪名。
(3)他治理最难治理的地方(都能)像这样,那些容易的(就)可以知道了。
5.①欧阳颍品行端正,持身谨严。②丁晋公居高位时,欧阳颖有意同他保质了距离。③欧阳颖升迁主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政绩,而不是丁晋公的提携。

参考资料: 中学语文作者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25
建议你买一本三阶搞定文言文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