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北锦州的战略地位及东北作战问题

1.明朝与满清的松锦战役与解放战争的辽沈战役有点相似之处,都是以锦州失守而失败告终的,是不是东北与北京的来往(进军路线)必须经过锦州,失锦州必失东北,甚至威胁北京?2.松锦战役与辽沈战役都是东北方面围城打援而成功,而蓟辽方面却是固守待援失败了,东北作战的胜负是否在于野战能力?3.袁崇焕的“辽土养辽人”、“筑城大凌河”的以坚城防守为主的平辽策是否正确,游击战是否适用于当时国情
(大凌河战役和松锦战役的祖大寿好像是被困死的,松锦战役的洪承畴好像是被劫粮而败)
4.宁远与锦州,哪个地方的战略地位重要
5.东北和锦宁、燕云是否产马之地?东北马强还是锦宁、燕云的马强?

我知道的也不多,咱们就算是探讨探讨吧。
1、辽宁有一个说法叫做辽西走廊,说的是从山海关开始沿海形成的一条经济相对富裕的地区。这同样也是一个地理说法,因为要知道只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才有便捷的交通给军事调动使用。不管是明清也好,还是国共也好,大兵团机动在从辽宁与河北之间锦州确实可以算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但要说东北势力入中原一定要经过锦州,却也不尽然。你的两个例子其实都是有特殊的历史条件的。先说明清,首先是战略明朝掌握锦州那就是前进基地,把防御造到了满清的家门口,如鲠在喉啊!自然欲除之而后快,到不一定是想要走这条路去北京。
要知道吴三桂叛变之前,满清从来没有从山海关进入过中原,走的都是蓟门、蒙古。所以说拿下锦州和要打北京并不是必须的。但明朝失去东北,确实标志着对东北的控制力彻底失去。当然失去东北的另一主要原因是东江镇的破灭。
所以争锦州,和威胁北京没有必然关系,山海关才是关键。
而辽沈战役时期之所以锦州成了关门的关键,也是因为共军是从西北而来,内蒙古、蓟门不可走,海路、空军不足用,只有辽西走廊能够为国军提供足够的运力,所以锦州陷落才标志着国军南撤企图成为泡影----另一条路早就已经在共军手里了。所以共军占据了东北,平津战役时候东北的兵力也并非都是走的锦州、山海关,经过热河的东北兵力还要多了辽西一路。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对关内势力来说锦州是个跳板,战略位置虽然重要但并非不可放弃。对关外势力来说,锦州却是攸关生死之地,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若被关内势力占有绝对是会狗急跳墙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只能说山海关天下第一关之名实非浪得虚名。但是明末满清几次三番的入关也说明了,袁崇焕执着于宁锦,守辽不守蓟是多么愚蠢。
结论:关内势力失去锦州,确实就等于失去了东北。但关外势力以为这就可以威胁北京?那不过是长征第一步罢了。
2、东北也仅是世界一角,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性。对于世界所有军队来说,野战能力都是胜负关键。具体来说,东北作战关键在于辽西走廊的切断能力。即使占有城市、堡垒,却不敢出城与敌野战,那么无法切断辽西走廊,就无法对作战产生影响,不敢出城与敌野战,自然就只能坐看友军困守危城,也只能坐看敌军想自己的纵深方向进攻。围点打援一方自然就是看中了敌人对锦州切断辽西走廊功能上的期望,太过于迷信锦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发挥人的主观性,来达到对敌人打击的突然性。
野战能力任何时候,都是胜负的关键。因为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可以自给自足。
3、从现在马后炮的角度来看,袁崇焕执着于关外开拓完全是脱裤子放*,多此一举。明末正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地球小冰河时期,北方粮食产量常年收获的甚至没有种下去得多。以当时的情况,真正是守好蓟辽,收拾了晋商那帮吃里爬外的汉奸,就可观敌自败。
当然,袁崇焕是不知道的。但我认为他的坚城防守策略依然让我无法苟同。
原因是要防守,山海关、宁远足以。如果想要平辽,非野战不能成!
有钱修城,不如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如果拼着死人,锻炼出一支可堪一战的军队,才是真正值得依赖的力量,比修百八十个堡垒都要有效得多。
4、对关内来说,宁远重要。
对关外来说,锦州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