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什么时候成为世界三大都市圈之一了

如题所述

没珠江三角洲什么事,国际公认的六大城市群只有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英国伦敦为中心的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13
都市圈?国际上正确的讲法应该是城市群。国际上有专业衡量城市群的标准,从没听说过有衡量都市圈的标准。如今国际公认的六大城市群只有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2、北美五大湖城市群。3、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4、欧洲西北部城市群。5、英国伦敦为中心的城市群。6、我国长三角城市群
第2个回答  2017-10-14
时至今日,珠三角都市圈在中国乃至世界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包括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仅次于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的世界第三大都市圈。
事实上,在这个所谓的第三大都市圈内部,整合11个城市的资源需要大量的成本;在外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赋予了这个区域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但对比长三角、环渤海,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日前省委书记汪洋谈及珠三角一体化时有感而发,要求广州要有大哥意识。所谓的都市圈,必须有更紧密的经济联系与资源整合。
光荣与梦想:世界第三大都市圈
经过了长达30年的高速发展,金融海啸之后大珠三角“前店后厂”的经济增长模式日渐式微。
历史上,对于这个都市圈有过不同的概括,狭义的珠三角指广州、深圳等广东9个主要城市;大珠三角则在此基础上添加了香港、澳门;泛珠三角则是广东与周边8个省份加上香港、澳门,俗称“9+2”。
将大珠三角视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大珠三角的确有其光荣与梦想。日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公布,将珠三角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在介绍规划纲要情况时表示,如果把粤港澳三地作为一个经济体,它的经济总量在亚洲地区排在日本、韩国和印度之后,是第四大经济体。
这也是中央高层明确用区域经济体概念观察大珠三角,预示未来该区域将加快融合。农历新年刚过,杜鹰就贯彻落实《纲要》,在广州向珠三角地区干部作专题报告时表示,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加上香港和澳门,其规模超过了伦敦都市圈,在世界上仅次于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
与纽约、东京、伦敦都市圈相比,大珠三角在经济总量、经济功能和经济效率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和内部的不平衡,但是在地域面积、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等硬指针方面,大珠三角与三大国际都会区已经不相上下。
纽约都市圈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和华盛顿四大城市群,圈内包括40个城市,总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占美国面积的1.5%,人口约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
东京都市圈主要指日本东海岸太平洋沿岸城市带,从东京湾的鹿岛开始经千叶、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大阪、神户和长崎,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在东京都市圈内,又包括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城市圈。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聚集体之一。
按照现汇折算,保守估计,2010珠三角GDP将突破7000亿美元,经济规模达到伦敦都市圈2006年的水平。如果按照购买力测算,2010年保守估计,珠三角都市圈GDP将达到1.3万亿美元,经济规模与纽约都市圈1997年的水平相当,远远超过目前都伦敦都市圈。
保守估计,到2038年,按照现汇折算,珠三角GDP将超过2.7万亿美元,与纽约都市圈的经济规模相当。
江湖与大哥:“9+2”的融合挑战
“欧盟各国之间的利益涉及货币等复杂因素,都能协调好,作为一个省的若干个市,不可能协调不好!”近日省委书记汪洋在谈及珠三角一体化时有感而发。
汪洋表示,广州作为省会城市,是珠三角城市中的“大哥”。“大哥”意识不是以老大自居。大哥对弟弟、妹妹就是要礼让、憨厚,不能斤斤计较。
但龙头之争暗流潜伏。珠三角有9个城市,加上不同政治体制的香港、澳门,内部怎样融合是个大问题。在区域内和各主要城市之间,竞争和利益冲突是永远存在的。这些竞争和利益冲突包括城市的功能定位问题、产业的衔接和协作问题、港口和机场的分工配合问题、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问题。
纽约、东京、伦敦都市圈的发展和形成,均是以单一核心城市为主的自然有机发展。而大珠三角都市圈则以香港和广州为“双核心”。更为困难的是,纽约、东京、伦敦都市圈的发展和形成尽管存在行政管辖区域的不同,但是市场力量是都市圈发展和形成的主导力量。而在大珠三角内部,有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有作为广东省省会城市的广州,有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区。错综复杂的利益考虑增加了区域协作的复杂性,加大了协作的成本。
协同与收益:合作红利270亿美元
对此《纲要》指出,珠三角9市要打破行政体制障碍,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要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提出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整体竞争力。到2012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到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知易行难,区域内部的竞争有时甚于合作。
如果真的做到协同发展,对大珠三角的11个城市有多大的好处呢?大珠三角都市圈的构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区域一体化启动之后,人才、资金、物流、信息流大大加快,都市圈内部融合开始多方位展开。
智经研究中心测算,到2038年,大珠三角都市圈的构建给港澳地区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预计可以超过300亿港元;对珠三角经济增长的好处更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两者共计约合270亿美元,拉动大珠三角都市圈的GDP增长超过0.6%.
地理纵深
珠三角的下一步
珠三角内部有9个城市,广州、深圳谁是老大?区域内不少城市产业结构同质化严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究其原因,与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以国际垂直分工为主导的港澳与珠三角“前店后厂”合作模式有一定的关系。目前看来,要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使珠三角各个城市与港澳由垂直分工向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从简单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形成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
1990年代中国开始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开始全面建设,这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被称为未来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表明亚洲尤其是东亚将出现经济新格局。智经研究中心认为,大珠三角都市圈在东亚经济新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一是大珠三角与东南亚各国和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二是大珠三角是连接东南亚和东北亚地理上和经济上的重要节点。大珠三角处于CAFTA的中心区位,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实力最强劲的桥头堡,将在推动CAFTA合作中发挥重要功能。通过发展重化工业,可以增加大珠三角都市圈的产业分量,向东着眼于台湾海峡和东北亚,向西着眼于北部湾和东南亚,从而在确保国家和区域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中发挥关键作用。
从更大的范围看,以中国目前高速增长的经济总量,对全球要素市场的依赖将更强,需要一个在全球资本市场、要素市场、商品市场拥有重要的地位,能代表中国的利益参与全球资源的调配营运,并能够吸引各种国际资源的世界级都市圈,而大珠三角最有条件成为这样的世界级都市圈。
针对“2008年人均年薪百万”的争议,国泰君安证券新闻发言人正式表示,2008年公司工资薪酬实际发放额为8亿元,同比下降44%。 公司总裁助理以上高管2008年度平均岗位工资57万元,董事长薪酬实发83万元。
该位发言人表示,2008年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在册正式员工3554人,外包服务及经纪人近2000人,这些人的工资薪酬都要从公司薪酬总额中支出。去年公司工资薪酬计划发放10.5亿元,实际发放额为8亿元,同比下降44%。
发言人还称,国泰君安公司总裁助理以上高管2008年度只发放了岗位工资,平均岗位工资额为人民币57万元,其中公司董事长薪酬实发83万元,总裁实发80万元。公司董事长、总裁在近期召开的董事会薪酬委员会上表示,2008年度他们个人薪酬发放总收入将各不超过100万元。
国泰君安新闻发言人还表示,公司2008年薪酬总额为32亿元,其中含补提2007年6亿元及其他福利费用。32亿元中并非全部当年发放,其中计提总额的65%用于当年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绩效奖金;30%为以丰补歉和长期激励;5%为住房补贴。并且,32亿元这一未经审计的数字属于“内部预安排”,仍然存在变数。按董事会既定的规则要经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年度审计,经公司董事会薪酬委员会讨论通过,提交公司年度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才能执行。
国务院拟管控金融国企高管薪酬
相关文件有望在两个月内出台
一直备受关注且缺乏监管的国有金融企业高管天价薪酬问题将受到进一步管控。
记者2月6日获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一项旨在进一步规范所有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问题的政策文件已基本完成,现处于征求相关部委意见阶段。
该文件特别将国有金融企业纳入管理范围,近日财政部下发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即是该文件的一个重要部分。
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文件最终可能以国务院名义下发,如果进展顺利,有望在两个月内出台。
-高于央企均值27倍!金融高管限薪呼声再起
记者获知,这份文件的全称是《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相关制定工作始于2008年5月。该文件出台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和国资委将各司其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也将参与管理。
国企高管薪酬问题向来是敏感话题。2004年6月,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规范高管薪酬,而对于在此之外的国有金融企业的监管办法则处于相对空白状态,相关管理很不到位。近年来,接连爆出国企负责人薪酬过高的情况,大部分都属于银行、证券、保险等国有金融企业。据2007年的公开数据测算,金融国企高管年薪高出央企同行均值27倍。因此,不少专家表示,管控金融国企负责人的薪酬势在必行。
据了解,2008年3月份平安高管马明哲被爆出年薪6600万的天价薪酬,虽然平安不属于国企,但平安作为国有参股企业使得社会对于国企高管薪酬的热议进一步激化。中央领导再次指示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
-财政部发文征意见,基本年薪取决于两个因素
财政部下发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是《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征求意见稿建议金融国企负责人年薪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组成。
这份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负责人基本年薪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公司的职位等级(企业资产、业务范围、业务领域广度等决定);第二,所在企业、所在行业、所在地区的在职职工工资水平加权平均后乘以5。
此外,征求意见稿中建议,份额更大的绩效年薪主要取决于财政部对企业考核的结果,还有净利润的变动情况。其中三分之二的绩效年薪以现金的形式发,三分之一是中长期股权激励,而股权激励的细则将另行制定。
对于国有企业当中的非金融企业,即由国资委管控的央企,参与制定《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的官员表示:“变动不是很大。”
-危机当头重塑形象,修补薪酬制度很有必要
对于办法实施的效果,有业内专家表示:“文件只是提供了一项政策依据,具体的实施效果还要看各部门执行的情况。”
2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教研室主任文跃然向记者表示:“由于金融国企的特殊性,管理金融高管‘乌纱帽’的一方与管理其收入的不是同一方,如果相关部门权力分散,就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文跃然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能够通过立法将管控办法固定下来。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则表示:“金融国企高管的平均工资比非金融国企的高管工资要高,这一现象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因为从整体效益方面来看,金融国企的效益确实比非金融国企要好。”郭田勇同样认为,《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实施的效果可能不大好,因为高管薪酬始终得与公司的绩效挂钩。
另一不愿具名的专家则表示,国有金融企业确实具有特殊性,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身份”,即企业负责人是选择公务员的身份,还是选择职业经理人的身份。不能既享受高薪,又不对企业的盈亏负责,在这个前提下来探讨高管薪酬和业绩增长才具有合理性。
上述专家还提出,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对现有薪酬制度进行修补极为必要,薪酬过高的金融国企高管们出于社会责任,主动降薪会成为树立形象、提升社会影响的好机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