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意为重视淡泊朴素的谈话,外表看似平淡无味,但内在却充满了精华和美好。

【出处】

这句话出自苏轼的《评陶韩柳诗》,在评价柳永的诗歌时,他认为柳永的诗歌过于豪放奇险,不如陶渊明和柳子厚那种枯淡中带着内蕴的诗风更为珍贵。

【原文节选】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

【译文】

柳子厚的诗歌在陶渊明之下,高于韦苏州之上。柳永的诗歌虽豪放奇险,但已经过了。相比之下,陶渊明和柳子厚的诗歌则更为珍贵。因为他们注重的是内在的蕴含,即所谓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如果所有的东西都过于平淡,也是不值得一提的。

【赏析】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好的诗歌或文章应该注重内涵和深度,而不是表面上的华丽或奇巧。他以陶渊明、柳宗元、韩愈等诗人为例,分析他们的诗歌为什么深受人们的欣赏和喜爱。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枯谈”之说,即强调文学作品的内在深度和意义,而不是华丽的表面形式。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评陶韩柳诗》写于北宋,当时文坛上存在一些虚浮和浅薄的文学作品,苏轼借此机会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反对和警醒。他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关注内在的深度和意义,而不是表面的华丽和花哨。他用陶渊明、柳宗元、韩愈等经典的文学作品来说明这个观点。

【注释】

    “中膏”是指作品内在的精髓和意义,

    “枯淡”则是指作品表面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实际上内涵丰富。

生活启示】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发现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人和事物,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和价值。就像苏轼在评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和柳永的诗歌时,提到“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即表达了一种欣赏内在深刻、实质重要的品味和态度。

同样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例如,一个平凡的工作、一个平凡的人或者一段平凡的经历,可能隐藏着非常重要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只有真正用心体会,从内心深处去感受和理解,才能发现它们蕴含的美和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珍惜平凡的生活,从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发现它们内在的价值和美好。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更好地理解自己,同时也更好地体验生活的真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9

苏轼推崇似淡而美的诗歌,把陶渊明奉为顶礼膜拜的对象。此意大致是一种精神向往,在极其平淡质朴的意境中所体现出的美,并把这种质朴平淡的美,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苏轼《评陶韩柳诗》原文|赏析|鉴赏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干枯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本文是苏轼十分有名的一篇诗论。标题中的“陶”指陶渊明。陶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大诗人,诗歌的风格平淡自然而又形象鲜明;“韩”指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杰出领导者,其诗气势豪放,力求新奇,但有时流于奇险,有“以文为诗”之称;“柳”是指柳宗元,曾与韩愈共同领导唐代古文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作虽不甚多,但温丽靖深,颇有自己的风格。文中的“韦苏州”指的是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其诗风格恬淡高远。本文通过评论陶渊明、韩愈、柳宗元、韦应物等人的诗风,表达了自己的诗歌主张。具体说来,苏轼是以韩愈、韦应物的诗做陪衬,旨在表现陶渊明、柳宗元诗作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借以传达自己的艺术追求。

陶渊明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这和他表现的内容和手法分不开。他的诗歌主要表现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象是“清水出芙蓉”,没有一点斧凿痕迹。他的诗富有意境,田园诗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强调和表现其中的情趣。往往是平淡无奇的几句诗却写出一片生动的田园生活的声音和气氛。柳子厚的诗风与陶诗相近,从“欸乃一声山水绿”就可以一目了然。苏轼在这里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真是再恰切不过了。

这里苏轼“所贵”的枯淡风格,也是他自己的艺术追求。他的理趣诗就有点象陶诗,要于平淡的事物中表现出奇趣来。他的理趣诗不是用韵语说理谈玄,抽象说教,而是写平常的自然小景,生活片断和具体事物,借平常的细事寓不平凡的道理,其妙处就在于“含蓄无垠,思绪微渺……言在此而意在彼”(《原诗》)。如《题西林壁》写的是看山,却启示人们观察一切事物都要善于“出乎其外”;《琴诗》写的是弹琴,却告诉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主客观条件的谐和。这些理趣诗不故做玄奥,而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外似癯而实腴,寄至味于淡泊,言短趣长,引人入胜。

当然,苏轼认为“枯淡”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只有陶渊明、柳子厚才能当此殊荣。枯淡成为他晚年追求的主要目标,《和陶诗》就是有力的证据。不但能够达到“枯淡”这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者寥寥无几,而且能够欣赏这种境界并从中获得艺术享受的读者也微乎其微,所谓“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在鉴别优劣时比较是一项有效的方法。苏轼这篇诗论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方法。评柳子厚诗不是直接评论其温丽靖深,其枯淡,而先给他的诗一个界限,“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这样,使他的诗的具体地位有高低界定,读过陶渊明、韦应物诗作的读者又马上会想起他们的风格,从而更分明地感受到柳子厚诗的地位和风格。与陶渊明、韦应物诗作比较还嫌不够,苏轼又进一步与韩昌黎的诗风作对比,所谓“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这使我们了解到柳子厚的诗的风格主要是“温丽靖深”,与韩愈的“豪放奇险”不同,如此还嫌不足,苏轼又把柳宗元与陶渊明的共同之处——“枯淡”的风格举出来论说。当然,这“枯淡”不是表里 (中边) 都枯淡,而是象苏轼评陶诗说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经过这样的层层比较,柳子厚诗的风格特点跃然纸上,了然于读者胸中了。

就近取譬,是苏轼散文常用的手法之一。因其近,人皆见之,闻之,感之,触之,烂熟于心矣,拿来做比,如果生动形象,恰如其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苏轼在这么短小的文章中也没有忘记运用这一艺术手段。他把“人食五味”这个日常的活动与艺术欣赏联系起来。用前者陪衬后者。人们吃喝,是最基本的活动,对于苦辣酸甜自然了如指掌,艺术欣赏和食五味相似,但又高于食五味,须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就近取譬,就使得属于艺术领域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通晓易懂了。

本文虽是论诗人的风格,却形象生动,妙喻迭生,是一篇极精当的散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