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寄相思天涯远,书托鸿雁两地传是什么诗?

如题所述

《寄远》
朝代:唐bai 作者:杜牧
前山极远碧云合,清夜一声du《白雪》微zhi。
欲寄相思千里月,溪dao边残照雨霏霏。
此诗看似纯然写景,其实是寓情于景的佳作,「欲寄相思千里月」正好透露了诗人的心情。
诗人描绘了一幅清静幽远的风景画。极目之处,碧云遮蔽着远山,清寂的夜里,响起一声微微的《白雪》古调,也不免令人怀想,彷佛夜里北方一场微微的白雪飘落的情景。想要将我的相思寄托予明月,但见溪边残照,正好映照着霏霏细雨。
此情此景,悠然令人神往。
诗人杜牧,为人刚直有奇节,诗风遒劲,多切经世之务,是晚唐成就极高的代表性诗人。
但杜牧平素也以风流才子闻名,一大部分诗作也忠实地呈露了这种纵情声色的浪漫生涯。然而,杜牧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在晚唐已趋华靡的诗风当中另辟一境。
可见,〈寄远〉这首诗中的写景、抒情,即明显的表现了这种「高绝」的意境。
全诗不沾一丝尘俗之气,并且声色组合亦毫无激越之处,但诗人的情感与无奈却在字里行间弥漫着,教人无法忽视。
诗人似乎只专注于描绘景物和情态,不事生发「多情却似总无情」、「无情不似多情苦」或是「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之类的感触。
然而,那云遮远山的清幽意境,以及溶溶月色与密密溪雨所形成的独特氛围,使整首诗充分传达了「神韵」二字,馀韵不绝。
但凡男女情爱中的离别便是相思的开始,南朝江淹便有「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别赋〉)这样的千古慨叹。
相思是一种企盼,一种可望不可及的追求。相思往往伴随着苦痛,一种无人能分忧解劳之苦,所以,离别之后的孤夜里,常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李清照〈声声慢〉)的伤痛。
因此,孤单伤怀之时,便只有夜空中的明月能够作为我寄托相思之物。
是以,相思千里唯有明月知晓,这一诗歌中常见的托喻手法,道尽天下男女的无限衷情,「千里共婵娟」遂成为有情人共同的心愿。也因此才有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没有这诗句,仿写的,佚名!网上没信息!
有点仿写苏轼的《江城子·别徐州》。
江城子·别徐州
作者: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翻译
  流落在滚滚红尘中,人在天涯,思绪无穷!已经相逢了,可在一起时候的欢乐却是那么短暂。在我临行之时,握着佳人纤细的玉手,欲语还休,只得流泪对着漫天飘零的落花。想要问温暖的东风还留下多少?春天纵使还在,与谁共赏呢?

  隋堤在阳春三月里的时候,水面上波光粼粼。我却要在此时和向北归家的鸿鹄背道而驰,远去南方的吴中,回头远望这第二故乡般的徐州,我心潮澎湃。清澈的泗水和徐州的淮河相通,我想要把相思离别的眼泪寄给徐州,却是流不到楚江的东面啊!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第2个回答  2022-06-16
此诗看似纯然写景,其实是寓情于景的佳作,「欲寄相思千里月」正好透露了诗人的心情。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