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王侯将相,文武双全的宰相有哪些?

如题所述

赵普作为有名的军事家以及政治家,在民间一直广受好评,他也是赵匡胤幕僚中第一个荣登宰相之位的人,在他之后,沈伦则是第二个。

沈伦原名叫沈义伦,后来因为宋太祖叫赵光义,所以他就改名为了沈伦,以此避讳。这种事,其实赵光义也干过,因为他刚开始叫赵匡义,等到其兄长赵匡胤登基后,便改名为了赵光义。 沈伦出生于公元909年,他幼时的事情由于史书记载并不全面,所以暂时不可考究。

可以得知的是,公元956年时沈伦几乎跟赵普同时成为了赵匡胤的幕僚,赵匡胤很赏识他,放心的将财政交给他管理。 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沈伦的身份也水涨船高,他凭借着“佐命功”立下大功,并在赵匡胤所有幕僚当中名列第四。

之后赵匡胤便封沈伦为户部郎中,并在次年,让沈伦作为使者,出使吴越。沈伦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之后开始返程,途中他得知了淮南等地发生了饥荒。等到沈伦回京后,便立刻上书给赵匡胤,希望赵匡胤能够将各郡储存的军粮借贷给百姓,好让他们渡过眼前的困难,待到他们秋收之时,再让他们把粮食归还。 

当时朝中有不少人反对此事,并说:“若是又遭遇了水旱,那百姓还不上粮食怎么办。”其实能说出这种话的大臣,除了极少数是深思熟虑之辈,别的都是跟晋惠帝一样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毕竟即使民间再疾苦,他们身为一朝官员,也照样衣食无忧。可沈伦却并不是这样想,他冒着得罪同僚的风险,坚持己见。

最终赵匡胤听从了他的建议,开仓放粮,帮百姓们渡过了这次灾难,沈伦也因此在民间有了不错的口碑。 同年十一月,沈伦因为此事以及出使立下的功劳,升任为给事中,次年,成为陕西转运使。

公元963年,赵匡胤派兵进攻后蜀,并让沈伦随军出征,担任转运使。等到后蜀被灭后,出征的将士均私吞了无数钱财,可谓满载而归,只有曹彬以及沈伦依旧坚守本心,没有偷拿一针一线,将出征所得全数上报,曹彬也是对沈伦所作所为赞不绝口,归来后对赵匡胤说:“唯荐义伦可任。”

 公元967年,赵匡胤升任沈伦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并更加器重沈伦。

公元969年时,赵匡胤御驾亲征,让赵光义留守在东京,并让沈伦辅佐赵光义,负责皇宫的安全以及处理朝廷一些财政事物。沈伦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令赵匡胤没有后顾之忧,打了不少胜仗。 沈伦身为朝中重臣,所居住的房屋却是破烂不堪,甚至还不如一些平民。

所以公元973年时,赵匡胤有些看不下去,便下令让人为沈伦建造房屋,一切钱财由国库来出。按正常人的思维,此时都会选择建造一个豪宅,但沈伦却依旧要求建造一个狭小的房屋,他表示房子够住就行了,不用太奢华。赵匡胤得知此事后,也是感慨万千。

 同年八月,赵普被罢相,沈伦继任,成为了赵匡胤幕僚中第二个升任宰相之人。后来赵光义登基,沈伦依旧被重用,并在赵光义出征北汉时,继续留守东京,干起了跟昔日赵匡胤出征时差不多的事,表现依旧出色。

后来赵普因金匮之盟一事被赵光义重新启用,并准备对秦王赵廷美动手。同年八月,赵普被罢相,沈伦继任,成为了赵匡胤幕僚中第二个升任宰相之人。后来赵光义登基,沈伦依旧被重用,并在赵光义出征北汉时,继续留守东京,干起了跟昔日赵匡胤出征时差不多的事,表现依旧出色。后来赵普因金匮之盟一事被赵光义重新启用,并准备对秦王赵廷美动手。

赵廷美察觉到了赵普的预谋,于是他连同宰相卢多逊,想对此进行反击,期间也曾前来拉拢过沈伦。不过沈伦却不想掺和到此事之中,于是他就上书请求致仕,却遭到了赵光义的拒绝。后来赵廷美谋反失败,沈伦也受到了一些牵连,被罢相,他再次上书请求致仕,这次赵光义没有难为他,同意了他的请求。

公元987年,沈伦病逝。 沈伦的一生无比勤廉,他一生都在跟钱粮打交道,他若是想贪污,恐怕会比《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贪污的还要多,可他却抵制住了金钱的诱惑,几十年不为之所动,赵光义在他晚年时没有过分为难他,多半也与他的勤廉有关。只可惜,并不是每一个宰相都如沈伦一样,否则宋朝也不会落个国破家亡的结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6
文彦博因为一句“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而名垂千古。作为宋朝优秀士大夫的代表,他与范仲淹一样,也是出将入相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