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表演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1)反程序表演。演员不能像舞台剧的演员那样,从拉幕起,就从头到尾、程序井然地表演下来。拍摄电影往往在一日之内,先演一段老年的戏,再演一段人物的青年时代,接着又要拍一段这个人物在临终前的表演。对一个角色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不但分割得很零碎,而且次序上亦安排得杂乱颠倒。这就要求演员能根据拍摄条件随时“进入情况”。

(2)间断表演。在电影摄制工作中,角色的生活被分割为很短很短的小动作,一般长度也就10~20秒左右。现代电影偏长了些,那也不过1分钟一个小段落的样子。演员不但要及时“进入情况”表演起来,而且要非常凝练。电影表演没有时间让你通过“感觉到,意识到,判断,行动”这些动作的四个环节的普遍规律,而是常常要演员将这四个“环节”在一瞬间同时喷射出来。这一点,对长期习惯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员说来,是要难以适应一些。当然也有例外,不少我国第一流的演员不但能迅速地适应这种创作的特点,而且能表演得光彩照人。

(3)要进行无对象交流。在戏剧中训练演员,最忌演员和空气交流。而在电影中,却常常要求演员和空气交流,其交流对象可能是远方的一株树,也可能是摄影机的某一个部件。人物的近景特写常常如此。还可能要你假定镜头作为你的交流对手,有时镜头就推在你的鼻子前面,只拍你的一对眼睛,而要求在这一对眼睛中看到你和对手交流的“电光”。

(4)要在纷乱的环境中表演。电影演员的表演场地和舞台演员是完全不同的,以环境来说,有时在重峦叠嶂的崇山峻岭之中,使你感到自己非常渺小与孤单;有时在很狭小的监狱与斗室之中,使你动弹不得。一般说,在表演时不像舞台或排练厅中有那种“神圣”的严肃气氛,而是乱糟糟、闹纷纷的。有时各个工作部门还同时发出不同的噪音,即使下达了开拍令之后,也还有摄影机马达的转动声。

(5)这是一个最难克服的困难,即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的完整性是由数以百计的反程序、间断拍摄下来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才能体观出来。面对人物的完整形象和短小镜头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确是很难掌握的,要看到人物形象的“完整性”意味着这个人物在影片中的发展变化都是合乎性格逻辑的。所有已拍摄下来组接好了的镜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