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句鲁迅的名言的出处和背景。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

上面这句。鲁迅先生是什么时候说的这句话?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写论文要用所以麻烦各位了。

可能比较难。我尽量多悬赏一些...麻烦了。
答LIQIAN1977同学:就是因为网上只有这一句话。破折号后面写的是鲁迅名言,其他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才来问的嘛。

为了查找鲁迅的提法,翻阅了《鲁迅书信集》,从1933-1934年有关评论木刻创作、结集出版给木刻作者等人的书信中,谈到了不少近似的论述,略引几段,稍加说明,以便比较。

《致何白涛》(1933年12月19日)

"我以为中国新的木刻可以采用外国的构图和刻法,但也应该参考中国旧木刻的构图模样,一面使人特显出中国特点来,使观者一看便知道这是中国人中国事,在现在,艺术上是要地方色彩的。"这说明鲁迅强调艺术上应有"中国的特色"和"地方色彩",以免在世界上不同环境中雷同。现代国际式建筑,就是这样千篇一律。

鲁迅从1934年2-6月给陈烟桥写了10封有关木刻的创作、出版和发展的信,阐明其见解,如:"我的主张杂入静物,风景,各地方的风俗,街头风景,就是为此。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

前面鲁迅强调"中国特点",又把"中国的特色"与"地方色彩"并提,也可理解为:"有中国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至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提法,如查不到出处,有可能是鲁迅上述提法的演变和发挥。

鲁迅要求"打出世界上去",并曾将木刻寄到国外展出。在6月20日《致陈烟桥》信中提到:我们的绘画(这是北京的作家的出口)及木刻,在巴黎展览很成功;……这些作品又在莫斯科展览,评论很好云云。"

参考资料:http://www.abbs.com.cn/bbs/post/view?bid=1&id=5435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4
此句出自:鲁迅《致陈烟桥》,是鲁迅写给陈烟桥的一封信

原文如下

鲁迅《致陈烟桥》:

雾城先生:

昨天才寄一函,今日即收到十六日来信,备悉种种。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我曾经看过MK社的展览会,新近又见了无名木刻社[1]的《木刻集》(那书上有我的序,不过给我看的画,和现在所印者不同),觉得有一种共通的毛病,就是并非因为有了木刻,所以来开会,出书,倒是因为要开会,出书,所以赶紧大家来刻木刻,所以草率,幼稚的作品,也难免都拿来充数。非有耐心,是克服不了这缺点的。

木刻还未大发展,所以我的意见,现在首先是在引起一般读书界的注意,看重,于是得到赏鉴,采用,就是将那条路开拓起来,路开拓了,那活动力也就增大;如果一下子即将它拉到地底下去,只有几个人来称赞阅看,这实在是自杀政策。我的主张杂入静物,风景,各地方的风俗,街头风景,就是为此。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可惜中国的青年艺术家,大抵不以为然。

况且,单是题材好,是没有用的,还是要技术;更不好的是内容并不怎样有力,却只有一个可怕的外表,先将普通的读者吓退。例如这回无名木刻社的画集,封面上是一张马克思像,有些人就不敢买了。

前回说过的印本[2],或者再由我想一想,印一回试试看,可选之作不多,也许只能作为“年刊”或不定期刊,数目恐怕也不会在三十幅以上。不过罗君[3]自说要出专集,克白[4]的住址我不知道,能否收集,是一个疑问,那么,一本也只有二十余幅了。

此复即颂
时绥
迅上四月十九日

鲁迅先生这句话意味深长,他认为中国艺术只有不断创新,努力进取,才能光大中国的民族艺术。
第2个回答  2009-09-24
这是鲁迅先生1934年在一封致陈烟桥的信中说的
原文是:“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
第3个回答  2009-09-24
鲁迅在1934年致陈桥烟的信中所有,他的意思是说明,文学创造要有特色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