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演变的特点和趋势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国官制发展史上的一条基本的规律,也就是离皇帝越近的,往往权力越高。比如说,中国历史上许多尊贵的官名,其实本来并不是很尊贵的意思。百官当中,处于“总统”地位的,原来多是君王的亲近私臣。后来宰辅职务名称的变化,以及其他位高权重的官职,大多如此。所谓“盖皇帝私人也”就是这个意思。另外的一条普遍的规律就是决策过程中的人治主义原则。这在整个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地发展过程中表现的非常的充分。至于其造成的影响,将在后面详述。
一、秦汉的中央官制。
首先,是秦汉时期中央官制的整体情况。秦汉时期,皇朝中央的决策机构是皇帝主持或命令召集的御前会议、宰辅会议、百官会议等,其中重要的是朝议。外朝朝议由丞相主持,内朝朝议由领尚书事的大将军主持。这些朝议对军国大事进行讨论决策,然后经皇帝裁决后,以诏、制等形式交有关机关和官吏执行实施。
秦汉时期皇帝从得到信息到做出决策,一般经过这样一些程序:皇帝将问题交给有关机构和臣下讨论,提出方案,由皇帝批准,交御史府拟定诏、制、敕、令,经丞相副署后交有关方面执行。这就是在《本纪》中经常出现的从“有司提议”到皇帝“制曰可”的过程。
秦汉时期,中央的决策建立在对不同的渠道反馈的各种信息的掌握上。主要的有:郡国的上计制度。定期了解郡国的人口,垦田和税收状况。各级官吏的奏章,随时了解各地区各部门发生的情况。监察系统的官员御史、刺史等也及时把自己监察范围内的情况汇报。这些奏报,一般通过遍布全国的亭组织组成的信息网络汇报。除了这些主要的信息渠道,皇帝和丞相还不时的派出大员有目的有计划的到全国各地进行巡视,以着重了解某些地区和某些方面的专门情况。
在秦汉中央决策机制的运行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皇帝有拥有最终的决策权,这是一个不受限制的权力;二是决策的人治主义原则,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的情况比比皆是,三是决策的随意性,缺乏科学的论证体制。
然后再详细的介绍一下秦汉时期各个中央部门的状况。首先是秦汉时期的三公制度。事实上秦朝并没有实行三公制度,御史大夫虽然是副丞相,但比丞相的地位相差甚远。但是对于御史大夫,有将其称作“三公”的说法,大约是因其“宰相之副,百卿之右”(《通典》《职官一》)的地位。御史大夫真正的位列三公,三公成为正式的法定官名,那是成帝以后的事。《汉书??百官公卿表》写道:“成帝绥和元年,(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这样,丞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一人单独的责任制,改为三人共同的责任制。这是汉武帝裁抑丞相职权的进一步发展,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尊地位,被三人的平起平坐取代了。
在三公之上,还有所谓的“上公”。
也就是太师、太傅、太保等官。这样尊崇的官职,在汉代的政治生活中其实没有发生过什么实际的作用。盖虚职也。如太傅一官,吕后的时候曾有王陵和申食其二人担任过,但他二人为太傅不过是权宜之计,《汉书??王陵传》记载:“吕太后欲废陵,乃阳迁陵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阳同佯。也就是明升暗降的一种政治策略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1
总体的趋势就是皇权的不断的强化,相权的不断弱化。
象在秦朝的时候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推行,就相当与有了三个宰相,互相牵制;而到了清朝就相当与没有宰相了,所有的事都是皇帝老儿一人说了算,其余的都是奴才,就比如说上朝或见皇帝的时候就就像一条狗一样爬在地上。到此为止已是皇权的空前强化,行政机构不过是皇帝的工具而已。
自己的话组织了一下,具体的上面的老兄一说的很详细了,呵呵。
第2个回答  2013-09-21
权力的集中
主要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到明朝时,皇权战胜相权,权利掌握在皇帝手中
第3个回答  2013-09-21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来看,中央集权
皇权和相权来看,皇权高度集中
第4个回答  2013-09-21
1、皇帝制度的特征:皇权独尊、皇帝至上、皇位世袭
2、中国古代政治定律
回顾前节内容: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打开秦王朝政治组织图,引导学生回答皇帝在金字塔中的地位,从而引导出中国古代政治定律: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
3、官僚体制的基本原则
皇帝制度的特点,决定了官僚体制的变化原则: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
二、君权和相权
1汉代:“中朝”与“外朝”、
(1)汉初,任命功臣为相,丞相作为皇帝的高级助手,丞相掌握行政实权;
(2)汉武帝时,频繁任相,设立“中朝”(中朝的概念:由随侍皇帝左右的、出身低微的、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近臣亲信和将领组成,是决策机构)对抗“外朝”(外朝: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朝廷官僚组)形成“中外朝”汉武帝故意提拔布衣亲信组成“中朝”,并有中朝对国家政事先做出决策,将原属丞相的决策权分割给了中朝,“中朝”拥有决策权,“外朝”变为执行机构。由此达到了削弱相权、强化军权的作用。
概括汉朝政治特征:汉武帝用内朝官来压抑外朝官以侵夺相权,是汉代中央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
2、唐朝时期的相权:三省六部制
出示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解释三省的职责,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决策、执行,以前都是丞相的职责。唐朝将其分开,同时增加了审核部门,即门下省,进一步分化相权。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相互配合,首长均为丞相。同时,唐朝还设置政事堂,参政议政。各省长官和被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的官员,即可进入政事堂议事。凡进入参政堂议政的都是丞相。这些被冠以头衔的官员,由于本官品位都不高,因而进退较易,在使用上显得便利。这既有利于发挥臣下才智,又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3、宋朝:“二府”
统治者鉴于唐朝后期割据混乱局面教训,不断削弱和分割相权,以进一步加强皇权。三省六部有名无实,设中书门下、参知政事。宋朝从三大方面来削弱相权:设副宰相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引导学生总结君权和相权互动的趋势:皇帝制度不断加强,在君权与相权这对矛盾中,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相权却处在不断被削弱的过程中。
三、中国监察体制的变化
引导学生回顾秦时期的监察部门:御史大夫。
西汉:刺史,十三州,六百石制约二千石,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体现,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州从临时性转变地方行政单位。东汉末年,地方三级行政机构:州-郡-县。
东汉-元,御史台;明,都察院。
皇帝设置监察机构的目的:官员之间相互监督,以便于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但是皇权却没有人监督和控制,因此,专制制度的存在势必影响监察的效能。
结合当代中国领导人加强自我监督,真正推行依法治国。
四、选官制度的变化
过渡:皇帝要维护专制政权,必须要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为其服务。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建立了哪些变化?
世官制度、察举制度、科举制度。
1、世官制
以天子-三公九卿-郡县制立体图,说明世官制度的运行情况。世官制不等于分封制:一无土地,二官职不能世袭。
分析世官制的弊端:政权为世家大族控制,底层优秀人才无法进入政权参政。
2、察举制
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即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是看德行和才能。
(1)汉武帝征召
解决世官制的弊端,向底层征召优秀人才。张謇的故事。
征召的弊端,插入东汉时期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清素清白浊如泥,高门良将怯如鸡。说明征召制度到了后期,弊端丛生,征召权利被世家大族控制,形成了士族。寒族人士很难跻身上层,不利于统治。
(2)曹魏九品中正制
建立上中下三等九品制度。考核有了一定的参考标准。如,才学、相貌等等。比征召制要公正客观一些。但后期还是显露出一系列弊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