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以火德自居,为何皇袍却是以代表水德的黑色为主?

如题所述

这个也是以前我关心的问题,看完这文章就知道了:
是秦始皇。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辽阔,名族众多的封建统一国家。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便着手推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书同文,度同制,车同轨,行同伦等,其中“行同伦”就包括对衣冠服饰的统一。不过由于秦朝短命,服饰制度仅属初创,并不完备,只在服装的颜色上做了统一。
近代美术学上,把以大地黄为基调延伸出来的颜色称为暖色,例如土黄,橙等;把以天空蓝为基调延伸出来的颜色称为冷色,如紫色等。另外还有三种中性色:灰、白和黑。暖色给人以温暖、灿烂、尊贵、和智慧的感觉,而冷色则给人以寂静、沉默、空虚和压抑的感觉。中性色给人的是深沉、庄严、神秘的感觉,它象征着集中、重心和权威。秦朝时尚不知后人的冷暖色系,但中性色黑色给人的感觉却是亘古不变的,这是秦始皇选择黑色的原因吗?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传:次序),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意谓秦王朝以水德为幸,周不胜于秦)。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号,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锦旗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记,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从以上这段话不难看出秦始皇选择黑色的理由。
战国时阴阳家邹衍提出“五德(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终始说”,认为凡是新朝代即将出现,上天必然会显示出某一种德盛的现象,即所谓“符应”。比如夏禹时先出现了草木秋冬不枯黄的木气盛的现象,这是“以木德王”的“符应”,预示着夏代的兴起。邹衍又根据某一朝代由某一种德支配,制定了相应崇尚的颜色。夏代属木德,木色青,故尚青色。商代属金德,金色白,故尚白色。周代属火德,火色赤,故尚赤色。夏商周三朝的更替正印证了五德终始说,即金德克木德,故商代夏;火德克金德,故周代商。而秦王朝以水德兴,水德克火德,故秦代周是顺从了天意。传说秦文公时,一次出猎,捕获了一条黑龙。此被视为水德之瑞,昭示着秦王朝的必然兴起。据此,秦王朝以黑色为正色,衣服等的颜色都尚黑。并将黄河改称为“德水”。这才是秦始皇选择黑色的正真原因所在。不过,既然龙袍是黑色的,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的龙袍却是黄色的呢?
按照五德终始说,汉朝取代秦朝,应属土德,因为土德克水德。而且土色黄,故汉朝应尚黄色。而实际上到汉文帝刘恒时,汉朝皇帝的龙袍才正式使用黄色。其后黄色长期为最尊贵的颜色,经汉朝四百年江山铅祥的奠定,加上五德终始学说的衰没,这种风气一直沿用下来,直到明清。黄色在古代五方(东、南、中、西、北)当中属于“中”,象征中央,为汉及以后皇帝所喜欢。
在唐以前,黄色上下可以通服,例如“隋朝士卒服黄”。唐代认为赤黄(赭黄)近似日头之色,日是皇帝尊位的象征,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故赤黄处皇帝外,臣民不得僭用,把赭黄规定为皇帝常服专用的颜色。唐高宗中期总章元年,唯恐黄色与赭黄相混,官民一律禁止穿黄。从此,黄色就一直成为皇帝的象征,皇帝垄断黄色一直到清朝。《宋史·太祖本纪》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便是“黄袍加身(比喻政变成功,黄袍即为龙袍)”的典故。
黄色作为中央正色之所以能够经汉朝而得以巩固,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我认为还与中国古代的“尚黄传统”有关,或可称之为“黄渊源”、“黄文化”等。班固《白虎通义》中记载:“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古不易。”在《淮南子》《山海经》《太平御览》等文献中都记载了女娲抟黄土造人的传说。从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到中国人民千百年来耕种的黄土地,中华儿女的黄肤色,这些都有“黄”的印记。从某种角度来说,古人的尚黄实质是对中华民族自身智慧和文明的一种崇拜,是民族自信心的体现。黄色还是金子和泥土的颜色,而金子代表了尊贵与经济槐消搏力量;泥土则象征着耕地、地盘和权利,并孕育了繁衍不息的桥戚生命。而这两者正是封建统治者倾心竭力所追求的东西。
综上所述,龙袍颜色经历了由黑到黄的变化过程,秦始皇受阴阳家五德终始学说的影响而尚黑,故龙袍为黑色;到汉文帝时龙袍第一次使用黄色;唐以前,黄色可以上下通服,到唐高宗中期官民禁止穿黄,这样黄色成为皇帝常服专用的颜色,为皇权的象征,一直到清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