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的俑字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古代陪葬用的偶人,一般为木制或陶制。因象人。故从人。

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

俑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宋代以后纸明器开始流行,陶、木、石质的俑开始渐渐减少。

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胜的神物。

俑大多真实地模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各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

扩展资料:

“俑”字考证:

“始作俑者,其无後乎”,出自《孟子》。一般将“俑”理解成人形的木俑或陶俑。读罢《秦风黄鸟》和《左氏传鲁文公六年》相关段落,可知“俑”字,不是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木俑或陶俑。

此俑字是“用人殉葬“的意思,类似的字还有“玟”(文王)、“珷”(武王)。即:由於(秦德公)始用人殉葬(此处的人指贤人),则後来的国君(秦穆公)。

不会再成霸主了(由於贤人都被殉葬了,故无贤人辅佐国君了),是以《左氏》说得明白:“知秦之不复东征也”。

秦兵马俑: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

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

正因为如此,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陶人在神情上的区别和脸型上的差异。军吏一般表情严肃,年纪也大一些,有的额头上还塑有皱纹。武士的表情相当个性化,不但表现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

甚至可以体会到明显的地域性——很多秦俑的相貌特征与现代的陕西人十分接近。兵俑们个个凝目聆听、镇静机智,且仪态英武,有一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灭六国,天下一”的雄壮军容。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

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0

所谓俑,是以陶、木、青铜等材料制作的小型人像,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目的在于代替活人随葬。

俑大约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出现,它的前身是殉葬的活人。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这是奴隶制社会的一个特征。后来进入封建社会,以俑代之,可视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俑系陪葬的偶人,或由木、或由石、或由陶、或由铜等不同材料制成。

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胜的神物。俑大多真实地模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各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

扩展资料:

兵马俑于1974年3月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秦子婴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难。

据史籍记载,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兵马俑在这场浩劫中也损毁严重。考古发掘情况表明,一号俑坑和二号俑坑有黑色木炭遗迹,说明一、二号俑坑的塌陷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造成的。

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

1974年7月,考古工作者开始对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的秦代兵马俑坑进行发掘工作。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9年6月13日,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开始第三次大规模发掘。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佣’是指陪葬用的偶人

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这是奴隶制社会的一个特征。后来进入封建社会,以俑代之,可视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俑系陪葬的偶人,由木、石、陶、铜等不同材料制成。《孟子.梁惠王》:“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赵岐注:“俑,偶人也,用之送死”。郑玄释为“与生人相对偶,有似于人”。古俑以楚国为代表,多木制,较简单。秦代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形体比人略高,陶制,是已知最大的俑;另外还有铜俑等。汉俑种类比以前增多,有兵士、女侍、仆役及乐舞俑。南方以木俑为多,有的彩绘着衣。其他地方多陶、石、木、金属等多种材质的俑,注重传神。两晋南北朝制作多样,南方承中原传统并有了瓷俑;北方出了少数民族形象的陶俑。隋唐俑型大而精美,三彩俑为盛唐时的制作高峰。现在能见到的,是保存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杰作,有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出土的、三彩纹胎骑马狩猎俑,和西安市中堡村唐墓出土的唐三彩骆驼戴乐舞俑。这些俑的特点,普遍是形象高大雄健,神态生动富有传神,可谓形神俱佳的作品。并反映了盛唐时期,中华民族富有创造性和豪迈自信的民族性格。五代以后,以俑殉葬的风气开始低落,金元墓葬中出现了陶塑、砖雕表演杂剧的俑,往往成组塑造,还有舞台背景,较为生动,是制作俑的最后一个高潮,以山西出土为多。明清墓葬中俑的出现渐少。在高官王侯墓中出土有木俑和石俑,多以成群人物或辅以仪仗、侍从的庞大场面,用来炫耀死者地位为主,但作为雕塑制品已失去了艺术感染力。追问

秦兵马俑是什么做的?
为什么要做?
做来有什么用?
是什么时候做的?
和我们现在做的一样吗?
我们现在可以克隆秦兵马俑吗?

秦兵马俑是什么做的?
为什么要做?
做来有什么用?
是什么时候做的?
和我们现在做的一样吗?
我们现在可以克隆秦兵马俑吗?

追答

古代的俑有各种的。能够流传到今天的,我们常见的是秦兵马俑,是陶勇,是特殊泥土制成的。
秦始皇为什么要做秦兵马俑,中国在古代曾有过人殉的制度,但从西周后期开始,这种制度因不人道而渐渐被废掉.到春秋时期,实行人殉的只有秦国一个了,所以东方储国认为秦国是蛮夷之邦的主要原因.后来,秦国也废止人殉,而改用陶俑代替活人.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汉代.汉代的兵马俑也很有特色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14
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士兵的模拟品。
第4个回答  2018-01-08
刚刚 v 完好无缺与他爷爷爷爷巨蟹很想一生一世更新换代工序技术开展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